心存敬畏 行有所止

  國航湖北飛行部 王堯

  去年熱映的電影《中國機長》,是一部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在萬米高空突然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客艙緊急失壓,生死攸關。劉傳健機組,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正確處置,最終成功備降在成都雙流機場,全體乘客安然無恙。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民航史的奇跡。川航3U8633航班機組被授予“中國民航英雄機組”稱號,同時劉傳健機長被授予“中國民航英雄機長”稱號。

  今年4月14日,在民航局召開的4月民航安全運作形勢分析會上,民航局局長馮正霖表示,要大力弘揚和踐行當代民航精神,以“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為內核,切實增強敬畏意識,深入推進作風建設,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全力確保民航安全運作平穩可控,為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終勝利貢獻力量。

  朱熹説:“君子之心,常懷敬畏。”敬畏是什麼?敬畏是人類對待事物的一種態度,這裡的“敬”:除了“彬彬有禮”、“恭恭敬敬”外,還指做事嚴肅認真,免犯錯誤;“畏”:除了“擔心、憂慮”外,還形容“戰戰兢兢”,既敬重又畏懼。敬畏就是對一切神聖事物的態度。自古以來生命便是神聖的代表,讚美她的文人墨客數不勝數。正如馮正霖局長所説的:“敬畏生命體現了民航行業的價值追求,是黨的根本宗旨和民航行業內在要求的高度統一。”每一次的航班飛行,我們承載著家人的期待和乘客的信任,我們有義務有責任保證每一位乘客的安全。敬畏生命就要克服僥倖心理和變通思想,我們只有腳踏實地,認真做好每項工作,才能保證一次次的安全落地。同樣的要做到精飛,就離不開嚴謹的飛行作風。

  各個行業能持續穩定的運作離不開規章。敬畏規章不能僅停留在口號上,規章是紅線也是底線,是確保我們飛行安全的最重要一環。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切安全飛行都應建立規章之內,對於飛行員來説也就是SOP,馮正霖局長提到:要做到敬畏規章,就必須要做到嚴肅懲戒違章和失信行為。懲戒並不是目的,這只是一種行為,通過這樣的行為更能讓人對規章心生敬畏,從而在一開始便讓我們明確民航安全運作規章對民航從業人員來説是剛性約束,是帶電的高壓線,是違反不得的。有時和一些安全飛行數十年的資深機長教員聊天時,我會問他們,能保持安全飛行的秘訣是什麼,他們説“要把你的每次飛行都當成你的首飛,對飛行保持一顆敬畏之心”剛開飛時,我可能對敬畏之心的理解不太透徹,慢慢的,我有點能理解教員們敬畏之心的含義了,就是飛行的態度要嚴謹,對sop要嚴格執行。

  為了保證航班的品質,我們需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飛行技能,和良好的情景意識,所以我們要對得起自己的職業操守,要敬畏職責,落到實處就是認真做好每個簡令,起飛想中斷,落地想復飛,作為此次航班的PF時就要時刻監控飛行的狀態,保持良好的情景意識,PM時,則認真配合好PF的工作,認真完成PF的密碼,並提出自己的質疑。而當今天是觀察員時,並不意味著,今天就是加油填本的工作,觀察員,由於坐在正中間,有良好的視野和全局觀,往往能發現處於忙亂情形下的SOP遺漏,因此更要打起精神,監控飛機,PF和PM和動作程式是否正確是否符合SOP。

  習近平總書記接見川航英雄機組時強調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當險情來臨時,我們的每一個指令,每一個動作,都不是慌亂中隨意做出的,而是無數次嚴格訓練磨煉出來的。我們在模擬機上練習成百上千次的特情並不是為了消除實際飛行中的隱患,而是為了當特情真正來臨時我們能有豐富的經驗支撐我們沉著正確地成功化解每一次特情。

  “業精於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於隨”,業就是指飛行,現在航班少了,我們就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投入到理論學習中來,只有對飛機各個系統怎樣工作了然於心,才能在系統故障時,明確原因,擁有良好的情景意識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

  敬畏生命,遵守民航業的價值追求;敬畏規章,實現安全理論與實踐經驗的高度統一;敬畏職責,是民航人的職業操守。當前疫情防控工作正處於“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關鍵階段,民航在打贏疫情防控的總體戰、狙擊戰中始終處於前沿陣地,關鍵時候一定不能麻痹大意。我一定會將“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銘記於心並且為之付出努力。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每個民航人都是最美逆行者。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只有認真走好每一步,才能實現民航強國和抗疫勝利的雙豐收,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才能實現中國夢。


附件:

  •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西大街155號(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