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心存敬畏

  海南監管局空管處符治浩

  2018年5月,川航3U8633航班在巡航階段擋風玻璃破裂最終備降成功的事跡讓全國人民津津樂道;2019年9月,以川航3U8633航班事件為背景的電影《中國機長》成功上映,再度讓引發了全國人民對川航3U8633航班事件的熱議,同時對中國民航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電影《中國機長》結尾機長用堅定的語氣説出:“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這是我們民航人的心聲,民航人的追求”時讓我熱淚盈眶,作為一個民航人,我倍感驕傲,也深知責任重大,對這份職業更加心存敬畏,同時也讓我對這份敬畏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什麼是敬畏?敬者,是發自內心對某事物的恭敬、尊崇、敬仰;畏者,是指人恐懼、害怕、畏懼的情感;敬畏結合,表達了人類對待外界事物嚴肅、虔誠、恭順的態度。古人有雲,“知敬畏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規,行有所止”。我想,人正是有了敬畏之心,才能行得穩、走得正;正是有了敬畏之意,職業才能成為事業、才能成就實業;正是有了敬畏之德,社會才能廣泛灑滿清風正氣。

  作為民航人,更加要滿懷敬畏。在今年4月,民航局馮正霖局長安全運作形勢分析會上圍繞增強“三個敬畏”、加強作風建設作講話,深刻闡述了“三個敬畏”的內涵、關係和增強“三個敬畏”意識的途徑方法,為每一位民航人指明瞭行動的方向。作為民航人,如何不忘民航初心,心存敬畏的履行崗位職責,用行動踐行“三個敬畏”精神,則是每一位民航人要思考的問題。

  敬畏生命,出自本性,擁抱每一個生命。生命高於一切,民航人是深有體會的。我此前曾是一名空中交通管制員,坐在管制員的指揮席位上,我時常感受到生命的厚重。在管制員的雷達螢幕上,只要一抬頭就是滿屏的飛機,在錯綜複雜的航路航線上、在我們共同的藍天上,成千上萬架次航班搭載著無數條生命在空中穿梭往返各地,而管制員一個錯誤的指令、一次遺漏疏忽有可能就會讓飛機從雷達螢幕上消失、從藍天上飄落。保證每一個航班在空中安全飛行,是管制員本職工作;保護每一位乘客的生命安全、順利抵達目的地,也是民航人的根本底線。只有遵循本性對於生命的敬畏,認真做好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細節,才能讓乘客將生命交于我們手中時,安心的在萬米高空翱翔。

  敬畏規章,化為本能,遵守每一個章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章是民航運作的基石,是一代代民航人不斷探索、從各种經驗教訓總結出來的,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行業規範。遵章守紀是安全運作的先決條件,也是培育優良作風的根本保障,是民航工作的根本準則。作為民航監察員,規章是我的工具,只有用好手中的工具,認真對照每一條規章,才能做到不偏不倚、切實履行民航監管的職責;規章也是我的護身符,按規章行使我的監察員權利和義務才能讓我盡職的同時也能免責。運用規章、遵守規章,更要敬畏規章,任何一個行業中的工作人員亦是如此,只有對規章心存敬畏,內化於心、外化于行,把遵守規章化為本能行為,自覺做到按章操作,按章運作。

  敬畏職責,守住本職,精於每一項工作。在其位就要謀其職,民航的職責就是確保運作安全,每一個人都要尊重自己的職業,做到盡職盡責才能築牢安全底線。敬畏職責充分體現了民航人的職業操守,是崗位責任和專業能力的高度統一。只有對職業的敬畏,才能確保踏踏實實的做好本職工作,主動作為,不尋藉口,不推卸責任,面對問題面對坎坷迎難而上;只有對職業的敬畏,才能時刻心繫著千千萬萬乘客的安全,竭盡全力承擔自己的各項責任;只有對職業的敬畏,才能持續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樹立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去做好每一項工作;只有對職業的敬畏,才能始終堅守民航人的使命和擔當,在行業中取得非凡的成就。

  2020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民航人不忘初心使命,滿懷敬畏、逆行而上,用專業的職業素養,用民航人的奮鬥的姿態,保證了關鍵地區的航班沒有中斷、保證了抗疫物資及時送達全國各地、保證了抗疫逆行者及時抵達最需要他們的地方。疫情穩定後,民航人審時度勢,抵住了航班量、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跌宕起伏的安全風險、經濟困難和運作挑戰,及時建立疫情常態化運作管理機制,調整航空運輸模式,開創新的運營方式,為民航贏得了時間也贏得了未來。

  2020年也是民航開啟新篇章的一年,民航“作風建設年”、“執行力建設年”等活動相繼開展,民航上下大力弘揚和踐行當代民航精神,民航人將迎來全新的工作面貌,以“三個敬畏”為精神內核,以敬畏之心托起生命至上、運作安全的宗旨,為實現民航強國不懈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附件:

  •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西大街155號(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