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三個敬畏”意識,加強個人作風建設

  桂林監管局 王瀟宇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劉傳健機組完成“史詩級備降”,確保了128名旅客和機組人員生命安全。劉傳健被授予“中國民航英雄機長”稱號,機組被授予“中國民航英雄機組”稱號。2018年9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中國民航英雄機組,在全社會提倡學習英雄機組的英雄事跡。英雄機組為民航贏得了至高榮譽,他們是民航人的驕傲,也為我們樹立了保護生命、確保安全的標桿。川航劉傳健機組能夠臨危不亂,妥善處理突發情況,説明他們已經把對生命、規章、職責的敬畏融入到了血液中,能夠成功備降也反映了機組平日紮實的工作作風。圍繞增強“三個敬畏”意識,加強個人作風建設,我分享一下個人的認識和感悟。

  一個人,如果無知無畏,工作就容易玩忽職守,釀成大錯。人只有有所敬畏,才會主動約束自己的言行,反映的也是一種人生態度和價值追求。作為一名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民航從業者,我知道,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生命安全是人民群眾的基本需求,如果人民群眾乘坐航班出行連基本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中國人民的幸福也就無從談起,民航業也難以得到廣大旅客的信任,建設民航強國、實現民族復興也就難以實現。因此,作為一個民航人,首先就要在思想上樹立

  敬畏生命的意識,認識到安全對民航業的重大意義,擔起肩上的那一份責任,加強個人作風建設,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站好每一班崗。

  敬畏生命體現的是民航人的初心和使命,而敬畏規章則體現了民航行業的運作規律,是安全理論與實踐經驗的有機結合。安全是民航業的生命線,民航安全類規章更注重於確保航空安全運作,融合了現代科學原理和管理理論,更是無數次航空事故經驗教訓的總結。每一個民航人都應該發自內心的敬畏規章,敬畏規章就是敬畏生命,漠視規章就是漠視生命。深化作風建設,就是要把規章的強制要求逐步轉變成個人潛意識裏的自我約束,堅決在規章的紅線範圍內開展各項工作。

  敬畏規章,首先就要學習規章,熟知規章的各項要求,確保個人工作的一舉一動都符合規章的要求。但是,對於規章的掌握,不能只是死記硬背,在日常工作中機械地套用規章條文來開展各項工作,這樣往往不能夠達到運用規章的理想效果,也背離了敬畏規章的初衷。作為民航行業的新人,剛進入行業我擠出了很多休息時間來學習規章制度,以加強我對民航行業、工作崗位、職責的理解,以便於我順利開展日常工作。但是,後來我逐漸發現,僅僅剛性記憶規章條文是遠遠不夠的,我自認為做得比較好的工作被老同志指出了很多紕漏。反思我的工作並向前輩們請教後我才明白,我對規章的理解還是只停留在字面,並沒有深入的了解規章條文的來龍去脈,更沒有結合轄區被監管對象實際情況去體會領悟規章。學習、熟知規章只是敬畏規章的第一步,在這個基礎上,要進一步深入理解規章條文背後的原理邏輯、制定的背景和意義、針對的可能風險,要將規章與單位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融會貫通之後可以更好地在工作中執行規章要求,防範化解運作風險。更重要的是,在遇到突發情況時,能夠應對自如、妥善處理。一個成熟的民航人,其專業精神就體現在對規章的熟悉掌握、應用自如上。

  如果説敬畏規章體現的是民航人的專業能力,那麼敬畏職責更多地體現了民航人的職業操守,是崗位責任和能力的統一。由於民航行業特點,每一個航班的正常運作背後需要各個環節、無數崗位的民航人各司其職、共同配合來協同完成。任何一個環節中的任何一個崗位履職盡責不到位都有可能發生連鎖反應,甚至直接導致安全事故發生。每個崗位的工作人員不僅要具備相應的專業能力,更要認真擔負起崗位的職責,以擔負職責為使命,提升專業能力,適應崗位的工作需要。2012年6月29日,天津航空公司GS7554航班9名機組人員在旅客協助下制服劫機歹徒,避免了一起劫機乃至機毀人亡的重大事件,在關鍵時刻,機組沉著冷靜、果斷處置,體現了民航人的責任擔當和對突發事件的專業處置能力。

  作為一名局方監察員,我的主要職責是做好對轄區被監管對象的安全監管,確保轄區的安全平穩運作。這就要求我在日常監察工作中認真履行職責,嚴格監管,確保轄區單位相關工作符合規章要求。檢查中發現問題要及時指出,不袒護、遮掩,按照規章要求下發整改通知書、進行行政處罰,督促相關單位限期完成問題整改,消除安全隱患風險。在日常工作中堅決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正確處理好與被監管對象之間的關係。同時,多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學習業務,加強與轄區單位一線從業人員的溝通,提高對轄區單位實際運作情況的熟悉程度,綜合提高工作能力。

  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這“三個敬畏”層層深入,體現的是民航人對安全的責任與擔當。“三個敬畏”是民航作風建設的精神內核,而良好的作風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成的,是一個長期的培養過程。每一個民航人都應該在內心樹立敬畏生命的崇高意識,深入理解運用規章,擔負起崗位職責,強化作風養成,真正把“三個敬畏”落實到日常工作中。


附件:

  •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西大街155號(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