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潮汕機場公司資訊網路部 林思恬
馮正霖局長在4月份民航局安全運作形勢分析會上強調,要以“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為內核,切實增強敬畏意識,深入推進作風建設。在“抓作風、強三基、守底線”安全整頓活動中,“三個敬畏”的宣傳教育也如火如荼地開展。只有理解“三個敬畏”豐富內涵,進而意識到作風建設的重要性,通過主觀能動性增強職業追求,“三個敬畏”才能從自上而下的宣貫轉變為卓有成效的落實。
一、“敬畏生命”鑄就安全動力
安全是民航運作之基本,而民航人日復一日對於飛行安全、航空安保等的訓練,恰恰源於對生命的敬畏。需要認識到:只有敬畏生命,才能實現生命的價值;如果不敬畏生命,最嚴重的後果是文明覆滅與文化斷流。如果航空出行中旅客生命安全得不到保證,民航終會隨著科技發展被其他交通方式取代。只有敬畏生命才能成為個人內心的源動力,在此基礎上才能深刻理解民航安全類規章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二、“敬畏規章”緊抓保障主動
民航規章是具有很強約束性和操作性的技術規範,是在一次次航空事故血的教訓上總結出來的針對性規定,只有敬畏規章,才能確保航空安全運作。部分操作人員漠視規章,是因為抱著“這麼操作也沒有問題”的僥倖心理,而忽略了規章的嚴密性。試想一下,如果在一架出港航班中,客服不按規章確認旅客身體狀況,安檢不按規章檢查旅客行李,機務不按規章放行航空器,機組不按規章推出起飛……那這架航班可謂“處處踩雷”。民航從業人員敬畏規章,其實是把保障安全的主動權抓在自己手裏,是崗位安全責任的落實。
三、“敬畏職責”實現職業價值
與其他行業不同,民航業各個崗位的準入要求和資質能力大相徑庭,但在安全運作鏈條上每一個環節都不可或缺。對崗位職責抱有敬畏之心,通過對自身崗位的認同,才能認真履行崗位職責。這不僅是敬畏規章的實際體現,更是敬畏生命的最終行動。以認真履職為基礎,逐步鍛鍊工作能力、提升崗位技能,通過踐行“工匠精神”,最終實現不僅是工作層面的個人價值,更體現自身的社會價值。
民航人只有秉承“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的內核,才能在保障民航運作安全的同時,實現自我價值;作風建設是提高民航人敬畏之心,深化安全責任“主人翁”意識,增強工作使命感的必經之路,在作風建設中開展“三個敬畏”專題教育,有其便利性和必然性。如何使宣貫能夠落實到位?不妨順延“三個敬畏”的思路,結合理論與實際,立足崗位,教育與激勵並舉,從而使敬畏深入人心。
四、踐行以人為本,學習尊重生命
要以川航3U8633成功備降案例學習為契機,將學習範圍擴大到其他 “史詩級”案例的學習。《緊急迫降》和《中國機長》的上映,是促進廣大人民群眾了解航空安全的良好媒介;疫情下民航局“五個一”的實行,更促使乘客充分認識民航業運作流程與社會責任。疫情當前,加強旅客的排查檢測,對進出港流程進行全面消殺,集中管控重點地區航班,這一系列舉措雖加大了工作量,但從中更多是體現民航從業者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工作理念。這種工作理念不僅應該在疫情防控期間踐行,更應該放大到日常的保障工作中。生命的尊重和守護是雙向的,敬畏生命並不僅是為旅客的生命負責,更是為一起奮鬥事業的同僚負責,最終是為實現自己生命價值負責。
五、完善規章制度,培養規範意識
民航規章是隨著科技的發展與事故經驗的總結不斷更新完善的,敬畏規章一方面要清楚地認識到安全運作規章屬於剛性約束,另一方面要深刻理解規章制定的背景和針對的可能風險。只有對規章融會貫通,才能將以規章為依據細化制度建設及崗位操作手冊的編制,實現從宏觀到微觀的有機聯繫。通過不斷編制、修訂各類制度手冊,強化制度在日常保障中的落實、監管、檢查與及時整改,逐步培養各崗位人員按章操作的規範意識,讓敬畏規章落到實處。
六、追求“工匠精神”,履行崗位職責
民航人的職業生涯大部分都在精益求精中度過,敬畏職責應該從崗位出發,以追求“工匠精神”為目標不斷履行崗位職責,提高崗位技能,實現崗位價值。不管是以服務旅客為主要目標的客運員,是保證航空安保及空防安全的安檢員,還是保障航空器正常運作的機務員,或者是為飛機的起降提供設備支援的後勤力量……每個崗位有條不紊地運轉才給無數的人員或物資插上了安全的翅膀翱翔藍天,這一切離不開一代又一代民航人的薪火相傳與守望相助。敬畏職責,從了解崗位開始,通過同一崗位的傳幫帶與不同崗位間的對標學習,深化對崗位職責的認識;通過在工作中不斷的進步達到自我肯定,從而培養對崗位的熱愛;通過在崗位上日復一日地自我完善,把職責轉化為自我價值的體現,進而提升崗位的社會價值。
以“三個敬畏”為內核深入作風建設,是確保民航安全運作平穩可控的有效方法,是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堅實後盾,是民航安全發展的必由之路。心懷敬畏,身正風清。願每位民航人都能從學習中自省,從敬畏中得到成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