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廣西機場管理集團作為廣西疫情防控的“最前線”和“主戰場”,始終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和高效的執行力堅決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和民航局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人物同防”工作方針,結合自身實際,加強軟硬體建設,持續創新優化疫情防控措施。
一是建設智慧防疫健康碼自助通道。2020年11月起,機場集團陸續在南寧、桂林、北海、柳州機場航廈出入口啟用40條自助健康碼閘機通道。該項目被評為2021年度廣西交通運輸創新典型案例,機場集團自主研發的“機場智慧防疫管理系統V1.0”已取得電腦軟體著作權。該通道的特點包括:核驗快,持有廣西健康碼的旅客只需掃描健康碼或身份證,即可在幾秒鐘內快速通關進出機場航廈;無健康碼或持外省健康碼的旅客僅需在現場註冊廣西健康碼,完成身份資訊匹配後,即可自助掃碼通關;相比人工核驗,自助通道平均通行效率提升60%。比對快,通過全國首創的員工無感一站式通行系統,將持有機場隔離區通行證的人員身份資訊與健康碼大數據平臺資訊進行數據交互比對,一站式完成紅外體溫測量、資訊核查、健康碼比對核驗等多項疫情防控排查工作,有效避免員工因排隊核驗時間過長而造成交叉感染。流調準,候機樓重點人群活動軌跡應急流調時,可通過閘機通道採集的健康碼驗碼數據,快速、精準確定重點人群的驗碼時間節點、通道位置;通過閘機通道的視頻監控系統,採集人員的衣著特徵,在流調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二是建立嚴格的客艙垃圾消殺清運機制。南寧、桂林機場建立健全客艙垃圾消殺清運機制,有效杜絕了病毒在垃圾轉運、分揀各環節的傳播風險。國際航班機上垃圾和國際到達旅客途徑區域垃圾,均按醫療廢物進行回收處理;垃圾從航空器上回收後檢查回收垃圾袋有無破損,使用消毒液噴灑消毒,並將垃圾袋紮緊封存,使用封條扎封,確保垃圾消殺封存不外露;建立垃圾溯源機制,垃圾袋貼上“説明貼條”,註明日期、班机編號、機位、垃圾數量等數據,並建立客艙垃圾數據庫,實現垃圾回查溯源;相關機場與醫療廢物處理機構簽訂協議,客艙垃圾運送至垃圾處理廠進行焚燒處理,並保證專人全程押車監督,杜絕垃圾二次分揀。
三是搭建物理隔離設施。南寧機場在航廈國際到達區域搭建入境旅客轉運移交通道,通過隔板將轉運人員和其他旅客有效分隔;設置獨立的醫療防護裝備集中穿脫、回收、消殺專用區域,避免病毒通過防護裝備在場內交叉傳染。各機場全面梳理強化公共硬體設施,在值機、安檢窗口加裝隔離擋板,防止員工和旅客近距離接觸;在排隊等待區設置1米線排隊標識,保持人群安全距離。在機場職工食堂原有設施設備條件下,拆掉4人位餐桌交叉的椅子座板2個,僅留下交叉座椅2張用於就餐;在方桌中間放置透明擋板,並粘貼“一桌兩人,錯開用餐”提示標語,通過減少同一餐桌就餐人數、增加同桌就餐人員強制物理隔離的方式,最大限度減少員工就餐時的交叉感染風險。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