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白雲機場二號航廈手推車管理員賀文英在出發外車道巡崗時,發現旅客從車上卸下幾個大行李箱,於是她趕緊走到不遠處的一個手推車擺放點,很快就把手推車推上前幫助旅客搬運作李。旅客對這一及時週到的服務連連稱讚。其實,看似平常的手推車服務的背後,實際上是機場引入先進定位系統,對手推車實施科學精準管理正在顯現出良好效果。
白雲機場二號航廈提供給旅客推運作李的手推車約有4800台,投入服務以來,由於航廈空間分佈廣,手推車數量龐大,對航廈內旅客手推車的收集、整理和定點歸位工作是一個挑戰。如何實現旅客保障資源尤其是旅客常用的手推車精準投入和回收,可以為旅客提供更便捷的服務呢?為此,白雲機場二號航管公司以手推車的精準投放和散車回收為突破口,以資訊技術應用為支撐,以推進“智慧機場”建設為目標,開展“機場手推車定位系統”研發工作。由於行業內尚沒有相關建設標準和經驗,為實現機場手推車精準投放和回收,前期研發人員對每一模組的設計方案進行大量研討、推演,最終構建了完整的標準作業程式。後經多輪系統測試,手推車定位系統各項功能穩定,精準定位、電子圍欄告警等功能均達到了預期設計效果。
此次白雲機場投入使用的“機場手推車定位系統”將機場手推車精準投放和散車回收業務與資訊技術手段高度結合,應用大數據、物聯網、固定頻率發射器、數據基站、配套終端APP等技術及輔助設備,建立了一套統一指揮調度的平臺,便於查看、回收、清點手推車數量,實現了手推車定位可視化、精準化。同時,結合手推車定位及運動軌跡,可分析不同區域的手推車使用率,動態調整手推車投放佈局,為手推車服務的精益化管理提供支撐。
該系統創造性地對手推車的投入和使用進行模組化設計,同時採用支援4G基站定位和Wifi基站定位的雙基站定位相容模式。現場服務人員可根據後臺數據掌握手推車使用情況,及時預測並提前對手推車不足區域進行補充;根據歷史數據判斷手推車使用高峰時間段、使用高頻區域等,針對航班情況提前對手推車數量進行調整;針對手推車超出規定區域使用易産生安全隱患的情況,定位系統設置的預警功能會實時提醒平臺數據監控人員。手推車管理員可以立即前往處置,從而避免不必要的安全問題發生。
手推車定位系統啟用後,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對航站區手推車服務的運作管理起到了良好的輔助作用。通過系統的數據刷新,能有效監測航站區手推車實時的分佈情況。
比如在航班高峰期,能通過系統讓手推車管理者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停放的位置,做到及時有效補充,讓所有手推車都能有效使用,為旅客提供便利。手推車管理員也會結合定位刷新點,進行找尋後及時回收,大大減少了手推車空置的現象。
這一成果的實施可以有效的降低人員配置,通過掌握手推車定位,可以有效減少人員巡查的頻次,從而優化現場管理網格,減少現場作業人數,實現人員的最優配置,以實現降本創效的目標。下一步,白雲機場在二號航廈內全面推廣該系統的同時,將持續完善後臺管理模組,進一步提高手推車管理的智慧化水準,通過更為準確的監測、分析,以數據驅動現場運作精細化管理,讓機場服務“更聰明”,讓運作平臺“更智慧”,持續踐行春風服務,助力旅客美好出行。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