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航迎來成立暨開航70週年紀念日

    2022年10月26日,廣西民航迎來成立暨開航70週年的紀念日。70年前的這一天,隨著一架C46螺旋槳飛機騰空而起,昆明—南寧—廣州航線正式開通,新中國廣西民航事業在1條航線、1條土石跑道,幾間舊瓦房,12名員工以及十分簡陋的設備設施上誕生了。70年沐風櫛雨,70年砥礪前行,經過幾代廣西民航人的拼搏奮鬥,廣西民航事業經歷了由誕生到成長,由起步到騰飛的發展歷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民航人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及民航局的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民航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視察廣西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艱苦奮鬥、頑強拼搏,形成以南寧、桂林機場為中心,柳州、北海、百色、梧州、河池、玉林機場協同發展,由民航廣西監管局、廣西機場管理集團、南航、國航、東航、深航、川航、海航、北部灣航、桂林航等航空公司以及空管、油料、機場公安、海關、邊檢等單位共同參與、和諧發展的大發展格局,在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趕考之路上,用勤勞和智慧寫下了輝煌篇章。 

  機場面貌日新月異,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機場基礎設施是支撐民航業發展的重要保障。50年代到改革開放以前,廣西民航建設投資少、機場規模小、設備設施陳舊、航線航班少、客貨運輸量不大。直到1978年,全廣西境內只有南寧和桂林兩個機場,航線僅有8條,年旅客吞吐量不足10萬人次。改革開放以來,廣西民航機場建設步伐加快,一座座現代化航空港從一片片荒蕪貧瘠的土地上拔地而起,桂林兩江國際機場、北海福成機場、柳州白蓮機場、梧州長洲島機場建成投産,百色機場實現軍民合用,廣西機場佈局實現優化和完善。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民航持續加大機場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力度,投資近170億元完善機場佈局和功能、提升機場保障能力、促進民航與其他交通方式有效銜接,近十年成為廣西機場基礎設施建設規模最大、投資最多、效果最突出的十年。十年來,河池機場、梧州西江機場、玉林機場建成投産運營,全區在用民用運輸機場達到8個,覆蓋了全廣西69%的人口、73%的GDP,在滿足人民出行需求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十年來,南寧機場新航站區及配套設施建設工程、桂林機場航廈及站坪配套設施擴建工程、柳州機場航廈擴建工程、北海機場站坪擴建工程等重大項目建成投産,有力提升了機場保障能力和運營效率。特別是2014年和2018年建成投産的南寧、桂林機場兩個T2航廈以“雙鳳還巢”“山水桂冠”的設計理念、便捷高效的流程設計、智慧實用的設施佈局成為廣西新名片。運用現代化工程理念打造的南寧國際空港綜合交通樞紐將於2022年11月與南崇鐵路同步開通運營,廣西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正式進入空鐵聯運新時代。至目前,廣西民航機場年旅客保障能力達到3820 萬人次,是2012年末的3.5倍,佈局合理、功能完善、層次分明、高效安全的現代化八桂空港體系加快形成,正在為新時代廣西民航騰飛提供強勁動力。 

  運輸生産快速增長,國際貨運突飛猛進。 廣西民航建設發展初期旅客吞吐量每年僅300多人次,直到1978年,廣西民航年旅客吞吐量不足10萬人次,貨郵行吞吐量僅為2800噸。改革開放以後,廣西民航運輸生産實現快速發展,1984-1988年桂林機場旅客吞吐量連續5年位於全國各機場的第四位。2003年機場屬地化改革後,廣西民航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至2012年,廣西民航旅客運輸量和貨郵運輸量分別達1427.4萬人次、12.2萬噸。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民航緊緊圍繞服務廣西高水準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強首府等發展戰略,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廣西高鐵全面開通帶來的競爭壓力、航班總量調控帶來的發展壓力,圍繞將南寧機場建設成為面向東盟的門戶樞紐機場和將桂林機場建設成為我國重要的旅遊機場和區域樞紐機場的定位,加快完善航線航班,做大運輸生産規模。近年來,廣西民航發展增速創歷年來最快,旅客吞吐量從2012年的1427.4萬人次增至疫情前的2903.7萬人次,年均增速達11 %,高於全國民航平均增速1個百分點;國際旅客吞吐量從2012年的32.2萬人次增長至疫情前的147萬人次,年均增速達26%,高於全國民航平均增速12個百分點。南寧、桂林機場旅客吞吐量分別突破1500萬人次、800萬人次,北海機場順利實現兩百萬級跨越,柳州機場正在向兩百萬級邁進,梧州、百色、河池、玉林機場加快發展。廣西民航機場通航航線從2012年的206條增至疫情前的406條,可通航國內外110個城市,基本形成了省會通、全區支線通、東盟通(含臨時包機)及與廣州、上海等熱點城市的快線通。以東盟為主的“一帶一路”國際航空大通道初步形成,至2019年開通廣西至東盟國家客運航線30條,通航東盟城市數量在全國排名前列。本土航空公司實現零突破,廣西北部灣航空和桂林航空于2015年、2016年相繼成立、運營,廣西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同時擁有兩家本土航空公司的省區。

  新形勢帶來新使命,新時代呼喚新擔當。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後,廣西民航根據自治區黨委、政府戰略部署,迅速調整思路、尋求突破,緊抓國際航空貨運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圍繞廣西打造國內國際雙迴圈重要節點樞紐,堅持貨運先行、以貨促客、客貨並舉,全力打造南寧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國際航空貨運保持高速增長態勢。2019年南寧機場國際(地區)貨郵吞吐量僅為2295噸,2020年即突破萬噸大關,2021年突破2萬噸,達到2.38萬噸,預計2022年達到6萬噸以上,同比增速在全國千萬級機場中排名第一,國際貨運航線數量由2019年的1條增長至目前的14條,實現歷史性突破。 

  黨建引領強根鑄魂,改革發展破浪前行。從1952年廣西民航成立開航到1980年民航脫離軍隊建制、走上企業化道路,從1987年政企分開到2001年空管體制改革、2003年機場屬地化改革及廣西機場管理集團成立,廣西民航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始終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的改革路線、方針、政策,保證改革符合黨的戰略、安排、部署,保證改革符合廣西民航發展實際,以改革促進廣西民航加快發展。

  十八大以來,廣西機場管理集團作為廣西民航發展主力軍,緊緊圍繞企業改革發展中心任務,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持之以恒加強黨的建設,持續打造特色黨建工作品牌,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厚植清風正氣,以高品質黨建引領國企改革邁出新步伐。特別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來,廣西機場管理集團以空前力度推進企業改革,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不斷取得突破:黨建基礎不斷夯實,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力、凝聚力進一步增強;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深度融合,董事會規範運作,法人治理結構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産業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系統深入,以航空主業為核心、臨空經濟産業+通用航空産業+航旅服務産業為輔助的産業佈局上實現優化和突破;南寧、桂林、北海和柳州機場公司實現由分公司向子公司轉變,在公務機服務、航空物流、廣告等非航領域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權多元化改革,引入社會資本近億元,企業面向市場發展的能力大幅提高;三項制度改革深入推進,以更大力度更深層次推進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企業反應靈敏、運作高效、充滿活力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正在加快形成。

  企業深化改革成果為廣西民航發展提供了支撐,帶來了活力。近年來,廣西民航機場安全態勢持續平穩,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效,創下自1993年以來廣西民航最長安全運作週期,為廣西經濟社會安全發展作出貢獻。在疫情影響衝擊下,總體上穩住了發展“基本盤”,國內航空市場航線網路佈局不斷優化,國際貨郵吞吐量實現高速增長。截至目前,廣西機場管理集團資産管理規模超過200億元,較2012年增長近4倍,廣西民航發展排頭兵和主力軍作用有效發揮。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回看走過的路,才能更好地弄清楚我們從哪來、要往哪去。回顧廣西民航70年光輝奮鬥歷程,是為了更好地出發。智行千里者,不中道而輟足。站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廣西民航人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信心、踔厲奮發、埋頭苦幹,加快建成面向東盟的門戶樞紐和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加快推進廣西民航高品質發展,為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廣西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附件:

  •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西大街155號(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