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大灣區民航維修産業高品質發展研討暨大灣區民航維修産業聯盟成立大會在廣州召開。會議由南航集團與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聯合承辦,南航、深航、順豐航、GAMECO、珠海摩天宇、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香港航空、國泰航空、澳門航空、中國飛機服務有限公司、香港理工大學等來自粵、港、澳三地的26家單位代表匯集現場,研討會現場發起大灣區民航維修産業聯盟成立倡議,探討聯盟成立的可行性,共謀灣區民航維修新發展,共用國家戰略新機遇。民航局、香港民航處、澳門民航局參會指導並和與會單位進行了深入交流。
“大灣區民航維修産業聯盟成立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落地的有力舉措,希望大灣區民航維修産業聯盟能發展成為對內有溫度、對外有力度的組織,讓大灣區維修産業以此為起點,在三地真正形成合力,以高品質發展為大灣區、為國家貢獻民航機務維修方面的力量。”民航局飛行標準司副司長薛世俊充分肯定了研討會的成效,並對聯盟成立提出了殷切希望。聯盟成立後,三地將強力推動資源共用、推進産業共興、實現合作共贏。南航工程技術將聯合GAMECO、珠海摩天宇,依託屬地、資源與實力優勢,與聯盟成員夥伴一起共同提升大灣區民航維修産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當前,國家正在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民航業是保障國內大迴圈、國際雙迴圈人員和貨物流通的重要力量、重要支撐,飛機需求的增多,勢必為民航維修産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測,到2030年,大灣區客運需求量達3.87億人次。隨著民航運輸市場的快速增長,飛機數量和機型的更新迭代,大灣區民航維修市場迎來了巨大的需求潛力。
大灣區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區域,擁有豐富的政策和經濟背景,一流的機場設施和完善的交通網路,同時還聚集了眾多的航空公司、維修企業和相關專業人才,為大灣區民航維修産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2022年,大灣區經濟總量超13萬億元,機場群旅客吞吐能力超2.2億人次,廣東省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6年全國第一。坐擁良好的發展前景,目前大灣區民航維修産業群已經具備一定維修實力,擁有相對完整的維修産業鏈。在研討會現場,南航、香港航空、中國飛機服務有限公司、澳門航空、明捷澳門機場服務有限公司、快線飛機工程有限公司等單位對各自維修能力進行了詳細介紹,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香港理工大學也圍繞校企合作展開了介紹與探討。
大灣區民航維修産業聯盟成立是是內地與港澳三方JMM合作的深化,落實大灣區民航協同發展的有力實踐,三地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聯盟合作的基礎上,用好包括JMM在內的各項政策支援,合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灣區維修産業集群。香港民航處助理處長黃嘉華與澳門民航局航空標準暨執照部適航事務廳廳長蔣仲良表示,港、澳兩地將進一步研究相關意見建議的可行性,持續完善民航維修管理,共同促進大灣區三地的交流合作。
本次研討會是落實中國民用航空局《關於支援粵港澳大灣區民航協同發展的實施意見》的具體實踐,倡議成立的大灣區民航維修産業聯盟,主要目標是聚合優勢資源,提高創新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力,促進高品質發展。未來,將進一步實現共同發展的三贏局面,助推大灣區民航維修産業高品質發展,助力建設民航強國、交通強國。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