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國産客機“騰飛”,南航抽調核心骨幹成立ARJ機型利用率提升攻堅小組,建立起橫跨運作、行銷、飛行、機務等多部門聯動溝通機制。南航積極優化航線結構,以廣州、揭陽兩地為中心,篩選出飛行時間在2—3小時區間、地面交通距離超過800公里且年吞吐量超過200萬(以2019年為準)的非協調機場,充分挖掘支線航班潛力,佈局完善ARJ機型2小時“飛行圈”;通過增加保障航點,將ARJ機型適航點拓展至48個;結合ARJ機型新航線,統籌考慮航班銜接搭配及機組飛行流程,在機組資源不變情況下有效提升整體利用率。
南航針對ARJ機型制定了專項工作制度,並在每日公司講評會上通報ARJ機型計劃層面和實施層面利用率數據,提高全體運作單位對ARJ機型利用率的重視程度。南航還通過數據看板,實時統計和監控ARJ機型利用率,採取動態調時、精準研判放行標準等運作決策,保證ARJ機型應飛盡飛,5月份全月無3日短期計劃內因天氣原因或其他運作原因造成ARJ機型航班調減的情況,最大程度穩定了飛機利用率;在3日內航班臨時優化航班過程中優先考慮使用ARJ飛機,全月共增排ARJ機型航班16班,增加21個飛行小時。
南航AOC短期計劃平臺依據月初ARJ機隊持照機長數量,評估月度機組航班可保障小時數,建立每週機組資源監控機制,在預估飛行保障能力4300小時的情況下實際完成飛行小時4328小時。下一階段,南航將持續挖掘運作資源潛力,助力ARJ機型飛得更高更遠。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