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支點 聚焦一流打造花湖國際自由貿易航空港主引擎 —寫在鄂州花湖國際機場順豐全貨機航線轉場一週年之際

  2023年9月5日,鄂州花湖機場完成43架全貨運航班轉場,實現順豐航空從杭州樞紐到鄂州樞紐安全平穩切換。一年來,湖北機場集團圍繞省委確定的“建設花湖國際自由貿易航空港”目標,加快打造花湖國際一流航空貨運樞紐主引擎,打通“空中出海口”,推動湖北“九省通衢”向新時代“九州通衢”加速跨越。

  一是樞紐能級大幅躍升。今年1-8月,花湖機場完成國際貨郵吞吐量12.3萬噸、貨郵吞吐總量58.2萬噸,累計完成貨郵84萬噸,緊隨上海浦東、廣州白雲、深圳寶安、北京首都四大機場,排名升至全國第5,較2023年提升11位,增速全國第1;周國際貨運航班突破200架次,單日貨郵吞吐量超過3000噸,預計全年貨量95-100萬噸,貨量及貨機架次全面躋身國內機場“第一梯隊”。

  二是航線網路持續織密。引進東航、郵政、中國物流等“國家隊”和愛派克斯等全球知名航空貨代落子花湖。自去年9月轉場運作以來,花湖機場已開通貨運航線76條,其中國內51條,覆蓋全國29個省、46個市的“軸輻式”國內貨運航空樞紐基本建成;國際25條,連通27個航點,構建起通達全球五大洲的國際航空貨運網路。今年6月,開通邁阿密-鄂州-仁川-邁阿密和芝加哥-鄂州-仁川-芝加哥等2條國際定期第五航權貨運航線。8月17日開通空空轉机業務,積極打造內陸貨運“空中出海口”,賦能中部地區高水準對外開放。

  三是“鄂貨鄂運”成效明顯。聯合鄂州市、順豐等成立花湖機場集貨專班,平均載貨率從去年底的65%提升至目前72%,高於全國民航5個百分點。與市場主體組建湖北機場集團航空供應鏈公司,今年開通德里、達卡、曼谷、馬尼拉等4條國際定期貨運航線,出口貨物7500余噸,貨值約20億元;與武漢金控合資組建湖北花湖空港國際供應鏈管理公司,7月15日開通至越南河內航線,8月27日完成工商註冊。聯合省農發集團等省屬企業,開通省內小龍蝦、螃蟹等水産品專線和省外荔枝、楊梅、櫻桃等水果專線以及新疆、寧夏牛羊肉等特色農産品專線;與聯想、華星光電、長江存儲等省內頭部企業建立直通車,推動“鄂貨鄂運”,實現省內貨從去年日均4.34噸、佔比5%,提升至日均接近80噸、佔比接近25%。

  四是平臺功能不斷完善。堅持硬體、軟體協同發力,做強樞紐平臺功能。花湖機場國內貨郵保障能力超過100萬噸,國際貨郵保障能力提升至70萬噸;全球最大的B747-800型F類全貨機獲批成功起降。今年3月,國務院批復同意花湖機場對外開放;5月15日,正式更名鄂州花湖國際機場;保稅物流中心(B型)3月獲批、5月正式封關運營;進境水果、食用水生動物、冰鮮水産品、肉類4類海關指定監管場地快速獲批並正式投用;國際貿易數字化平臺正式啟用,加速構建“高精尖産品+全國集散+快速通全球”的“航空”+産業鏈協同體系。聯合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成立花湖實驗室,探索建立貨運樞紐“九個一流”的評價指標體系,對標香港、浦東等先進機場,明確近期、中期、遠期在航班截載時間、貨物操作費用、整體通關時間、運輸規模等方面全力趕超,達到國際一流水準。

  五是“雙樞紐”一體協同聯動。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明確支援“北京、武漢、鄭州等航空樞紐城市加快發展空中絲綢之路”。花湖國際自由貿易航空港要實現“人物資信”四流融合,便捷流通,必須以花湖機場為主體,聯動天河、多式聯運,彌補花湖全貨機航線通達性不足的短板。為此,我們爭取民航局同意,同步啟動天河、花湖兩場總規一體化修編,統籌謀劃兩場功能分工和政策協同,聯手參與國際航空樞紐競爭;爭取中部戰區空軍支援,借鑒粵港澳大灣區空域優化經驗,開展武鄂兩場武漢終端區空域統籌優化,為花湖、天河兩場容量釋放打開空間;爭取民航局支援,聯合武漢海關在東湖高新試點設立光谷前置貨站,把兩場聯動從概念變為實踐,實現20分鐘、200米走進“機場”、走出“國門”。

  •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西大街155號(100710)
新窗口打開無障礙説明頁面,按Alt加波浪鍵打開導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