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機場構建“一本兩翼雙引擎”業態新格局 助力海南自貿港拓寬空中“朋友圈”

  近日,走進瓊海博鰲國際機場三期現場,施工場景一片火熱。正在建設的T2航廈,將力爭打造成全國首座零碳航廈。這是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控股)旗下海南機場設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機場)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縮影。

  海南機場于2021年12月24日正式融入海南國資體系,是海南機場集團旗下核心上市公司。2023年底海南機場資産規模約558億元,2023年度營收逾67億元。海南機場以機場主業為根本,以免稅商業地産、物業酒店為兩翼,以臨空、資本為兩大驅動引擎,構建“一本兩翼雙引擎”業態新格局,全面服務和融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發展。

  搶抓時代機遇。9月28日,由吉隆坡起飛的OD634航班抵達博鰲機場,這也標誌著該機場首條國際客運定期航線正式開通。目前,海南省的境外航線數量已達62條,通航19個國家及地區的32座城市,海南的國際航線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5%,海南機場的空中“朋友圈”越來越廣。

  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深入,海南機場在機場主業也得到了深入拓展。海南機場集團總裁、海南機場董事長楊小濱説,公司主要從樞紐機場建設、機場群建設以及港産城建設三個方面來加快發展步伐,迎接海南自貿港建設帶來的發展機遇。“樞紐機場的建設,也就是依託海口、三亞兩大‘兩千萬’級機場,積極構建‘四大’轉机扇面的航線網路,按照這樣的規劃來打造樞紐機場,為海南自貿港發展引流。”楊小濱説。

  眾所週知,海南是一個島嶼型省份,民航運輸就猶如“大動脈”一樣,為海南自貿港經濟社會的發展,源源不斷地輸送“營養”。因此,機場群建設顯得尤為重要。楊小濱説,在2035年左右,海南將建成5座運輸機場,基本上建成“一主一次,兩支一貨運”的自貿港運輸機場群。具體來説,“一主”就是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定位為全省主區域樞紐機場。“一次”就是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定位為次區域樞紐機場。“兩支”指的是博鰲機場、儋州機場。“一貨運”是指東方機場,將打造成為貨運機場。“從遠期來看,到了2035年的時候,島內機場將具備旅客吞吐量1.1億人次、貨郵吞吐量100萬噸的保障能力。”楊小濱説。

  據介紹,依託機場群建設,海南機場也將大力推進“港産城”建設,即臨空産業。譬如美蘭機場臨空經濟區,將打造成為海南自貿港飛機維修、低空經濟等港産融合示範區。鳳凰機場將打造成為跨境貿易、免稅消費等新興服務業態的示範區。博鰲機場臨空經濟區將打造成為會展經濟以及通航産業為主的一站式服務基地。

  提升機場出行效率。時代在發展,人們出行效率不斷提升。據介紹,海南機場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而發展,最明顯的就是在服務旅客航班正常率和人性化方面取得顯著變化。9月13日20點35分,從汕頭來瓊出差的王錦乘機抵達美蘭機場。由於經常廣東海南兩邊跑,王錦感覺最近的航班準點率很高,美蘭機場的服務越來越舒適,國際化程度也更高。事實上,海南機場集團包括旗下上市公司海南機場,已經圍繞準點率下了不少功夫。

  海南機場圍繞航班正常率提升,與空管等單位利用技術手段提高運作效率,比如建立空地協同運作決策系統(ACDM);率先成立機坪塔臺,和空管共用一套指揮系統,實現空地“雙塔”指揮;聯合航司組建機坪管理委員會,以專班的形式一個航班、一個航班盯,一個環節、一個環節抓,近幾年,航班放行正常率保持在85%以上。

  據介紹,通過機場改擴建,海南機場不斷增加與旅客相關的服務功能和設施,使得旅客值機和安檢等環節排隊時間大幅縮減。“比如我們去年改造後投入使用的鳳凰機場國際樓,單單旅客服務的面積就增加了5000平方米,值機櫃檯由原來14個增加到19個,邊檢通道由原來5條增加到22條,還配備了預安檢自助閘機、毫米波安檢門等先進設備來提高通行效率,保障能力從150萬人次/年提升至300萬人次/年,整整翻了一倍。”楊小濱説。

  此外,在旅客個性化出行保障方面,海南機場為候鳥群體提供“首乘服務”“視頻問詢”“一鍵召援”等服務;為商務旅客新增了自助值機和“E安檢”,實現了全流程自助無紙化通關;為國際旅客,提供國內通訊卡購買、跨境支付、貨幣兌換等“一站式乘機”便利。 據統計,2023年海南島內三機場共運輸旅客4706.7萬人次,同比增長122.8%。具體到上市公司層面,海南機場在2023年實現了主要經營指標提質增效,營收同比增長43.84%,歸母扣非凈利潤4.67億元。旅客吞吐量、航班起降架次、貨郵吞吐量等多項主營業務指標創歷史新高。

  佈局綠色發展。面向未來,綠色低碳轉型是大勢所趨,海南機場也正加快佈局。楊小濱介紹,打造綠色機場,是海南機場發展的一個重點方向。首先從ESG頂層設計開始進行規劃,其次,在推進綠色機場建設方面,在建設項目之初,就致力於打造綠色機場。這個“綠色”不僅僅是簡單地將花草搬進航廈,更重要的是,在機場建設項目中引入新材料、新技術,大幅度提高環保建築材料的應用比例,減少碳排放量。

  “以正在建設的博鰲機場三期T2航廈為例,建成後,航廈將通過利用自然通風和自然採光等手段來降低航廈的能耗,採用高效機電設備來提高節能效率,利用‘光儲’技術自産發電,這樣的話,預計年發電量可以達到500萬度,基本滿足自身用電需求。”楊小濱介紹。此外,海南機場的臨空項目也在積極推進零碳産業園,目前在建的海南自貿港封關項目,在園區屋頂設置了光伏發電和儲能系統,每年可以實現碳減排7600噸。

  未來,海南機場將建設一批綠色航廈、零碳航廈、零碳産業園,努力打造海南自貿港綠色機場産業群。除了綠色低碳發展佈局,海南機場也一直分享著海南自貿港政策紅利。譬如,民航局在時刻容量提升方面給予了海南大力支援,海南自貿港獨有的航權開放政策,給海南帶來越來越多旅客,並帶動航空物流高速發展。

  未來,作為海南控股的“排頭兵”,海南機場將持續打造“一本兩翼雙引擎”業態新格局,加快建設專業化、現代化、市場化的機場集團。積極與當地政府部門、航司、旅行社等加強合作,充分利用自貿港59國人員免簽入境海南政策,進一步加大國際航線的開通力度,持續提升航班客座率,做好真情服務,吸引更多境外旅客,為自貿港拓寬空中國際“朋友圈”做出有力的支援。


附件:

  •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西大街155號(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