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6000萬人次

  12月23日,深圳機場今年旅客吞吐量正式突破6000萬人次,成為我國內地第4個越過“6000萬量級”的機場。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6000萬人次,這既是深圳機場邁向世界一流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深圳今年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縮影和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的重要成果。機場樞紐能級的躍升,將為深圳加快建設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更強動能和有力支援。

  多項指標創新高  映射城市開放活力。今年以來,深圳機場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深度融入深圳“五個中心”建設,在民航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援下,深入把握民航由恢復發展轉向增量提質的良好機遇,錨定高品質發展目標,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機場,全面增強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輻射力和影響力,單日客流量、單日航班量、單月客流量等各項發展指標接連創下新高。作為深圳機場重要的戰略性基礎設施,第三跑道總長3600米,寬度45米,面積16.2萬平方米,設計砼量65169立方米,兩側道肩寬15米、總寬度75米,跑道兩端各設120米長、75米寬防吹坪,三跑道北端較二跑道向北錯開850米,飛行區等級為4F,可起降空客A380等各類大型客機。

  從2023年重回“5000萬”到2024年衝上“6000萬”,從單一指標的突破,到又一個千萬級的跨越。機場繁忙度的升級,既是機場綜合發展實力和競爭力提升的體現,背後也映射了深圳城市活力的提升和對外開放的擴大,展現了城市經濟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據了解,隨著對外往來需求增加,深圳機場持續織密國內外航線網路,促進人流、物流、資訊流加速流通,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助力深圳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搶抓深中通道開通的歷史性機遇,深圳機場積極向珠江口西岸延伸服務鏈條、拓展航空腹地,在中山、江門啟用兩座航空港,開通深中、深江兩條機場快線,為大灣區協同發展提供新支撐。此外,深圳機場針對國內公商務市場推出的13條“深快線”,一年來累計運送旅客超過3300萬人次,不僅為深圳與京津冀、長三角、成渝等國內主要城市群之間搭建了快速空中通道,也為機場客運高品質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國際航線方面,2024年,深圳機場相繼新開、恢復了至墨西哥城、開羅、維也納、布達佩斯、利雅得、馬德里等12條國際客運航線,加密了10條國際客運航線,國際及地區客運航線通航點超過45個,航線網路覆蓋全球五大洲的31個國家和地區。每週超過800班進出境客運航班,不僅為深圳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多選擇,帶動了航空出行市場恢復,也大大拉進了深圳與全球重要城市、創新型城市、新興市場城市間的距離。在深圳機場今年超過6000萬人次的旅客量中,國際及地區旅客量超過了500萬人次,為深圳與全球各領域的交流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撐。

  服務品質邁向一流  展現城市獨特魅力。在客流量邁向新高的同時,深圳機場的“五星服務”與世界一流全面接軌,讓旅客在抵離之間感受城市獨特魅力,體驗深圳城市管理的人性化和高水準。

  今年以來,深圳機場在國內機場率先試點推出乘機碼“一證(碼)通行”服務,在T3航廈和衛星廳自助登機閘機全面實現刷臉登機功能,升級更衣室及配套淋浴間,旅客乘機體驗更便捷、更舒適;聚焦旅客出行“最後一公里”,試行計程車短途積分智慧解決方案,全鏈條升級網約車運營管理水準,實現舒適候車和高效上客,引領地面交通變革之先;積極融入深圳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高品質構建航廈國際品牌矩陣,上線登機口餐飲配送服務,引入移動咖啡機器人服務,打造機場消費新體驗,深圳機場也第三次獲得SKYTRAX五星機場認證,並獲評ACI亞太地區4000萬級以上“最佳機場”等國際獎項。

  在做好“軟”服務,提升旅客出行體驗的同時,深圳機場全面加快硬體設施升級和重大項目建設,為邁向世界一流提供“硬”支撐。今年以來,深圳機場完成T3航廈西翼廊國際化改造,國際及地區客運保障能力提升一倍以上,達到約1000萬人次/年;備受矚目的第三跑道加速建設,主跑道已實現全線貫通,為2025年如期完成主體工程建設、為深圳機場實現更高能級的發展突破奠定了堅實基礎。與此同時,深圳機場總體規劃修編工作也取得新進展,T2航站區、T1航站區等項目前期建設準備工作加快推進。展望未來,三個航站區、三條跑道、三個貨運區、一個衛星廳“3+3+3+1”基礎設施格局將逐步成型,深圳機場將以更充足的底氣競逐全球航空市場,為深圳加快建設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

  接下來,深圳機場將以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6000萬人次為新的起點,按照深圳先行示範和民航高品質發展的要求,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機場,實現航空樞紐與城市功能的深度融合,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譜寫交通強國民航新篇章作出深圳機場新的更大貢獻。


附件:

  •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西大街155號(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