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安全无小事”,安全这两个字重于泰山。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首先要坚持民航安全底线,对安全隐患零容忍”、“确保中国民航绝对安全”更是将民航安全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战略高度。“六严”工作作为保障空防安全的有力抓手,其要求包括“安检要严查”、“公安要严打”、“空中要严控”、“监管要严管”、“货运要严治”和“内部要严防”,这六项要求不是孤立开来的,而是缺一不可的整体,只有打好组合拳,才能真正做好民航安保工作,为空防安全保驾护航。
空防安全事关大局、责任重大,是机场安全运营的基础。昆明机场安检站不断从人防、技防、物防、质量控制、班组建设等方面强化自身能力,不断推进落实“六严”要求。
一、严格安全检查工作 提升人防素质。
昆明机场安检站立足“三基”建设,完善建立班组、科队,全层级、立体化的培训系统,有效提升员工素质和技能。一是突出核心岗位能力提升,加强班组长、开机员培养培训,实行竞争择优、持证上岗机制,狠抓开机员技能和人材储备,选拔成立资深开机教员组,现场帮带、集中强化、循环考核,消除了单独以老带新模式的局限性,形成优势互补,提升了一线安检质量。2015年共培养独立开机员30名,2016年培养60人,2017年培养75人,2018年计划培养40人。二是加强中高级资质培训,健全考核评估管理机制,提升整体资质水平;三是紧密结合安检实际和业界动态,有的放矢开展异常行为辨识、暴恐安保应急、“联想检查法”等专题培训,提升安保能力;四是每季度组织开展服务规范培训,有效提升员工服务技能;五是除常规培训外,积极开展经验交流和岗位练兵,及时总结、提炼查缉经验,创新查缉方法。通过每年各层级的安检技能竞赛,弘扬工匠安检文化,树立业务技能标杆,激励激发员工爱学、肯钻、求精,提升员工安全服务素质能力。
二、严守空防生命线 强化技防支撑
不断提升安检装备水平,增强特情处置和保障能力。近年,昆明机场安检站陆续完成了待检区、行货检等区域监控覆盖,增设了通道防入侵系统和隐蔽报警系统,为安检站配置了移动安检车,陆续更换了37台双视角X光机,增配新型CT,安防安检分控中心建成使用,在国内旅检等43条通道安装了人脸识别设备。
与此同时,昆明机场安检站不断加强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为解决货物积压常导致货检机传送链条断裂的问题,组织力量专题攻关和技术改造,大幅降低了故障率(同比降低61.3%)和维修费用。在不改变现有通道布局的基础上,对旅检X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创新“智能旅检”流程,通过外接设备并利用无线射频识别,建立旅客与其随身行李图像的准确对应关系,一举解决了倒查追溯的难点问题,还能实现正常行李与可疑行李的物理隔离和行李框自动回传;同时,探索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部分替代基础性岗位,从而节约人力成本的可行性。
突出表现在:一是查获多起枪爆案:(2015年)“7·12”查获制式手枪、另查发令枪、“黑索金”、军用手雷(已拆除炸药和引信)、“排爆闹钟”、多起起爆器及气动钢珠枪等;二是危爆物品查控有力:分别一次性查获3盘鞭炮、一箱“燃油清洗剂”、18块剧务燃爆特效用“烟饼”、9块固体酒精、2大罐“氮中甲烷”易燃爆高压气瓶等;三是验证及辖区防控加强:分别截获犯罪嫌疑人,查堵警方布控人员、翻越通道非法入侵、伪造票务章、可疑临时乘机证、驻楼员工冒名违规使用通行证等;四是首查多种新奇特违禁物品:如充电宝式电击器、打火机催泪瓦斯、长柄雨伞刀、内置充电宝行李箱、手表式点烟器等;五是查获多起伪装、藏匿运输违禁品案;六是刷新多项查获记录:一起查获4台、一天查获13台起爆器,单日连查3起藏毒案、连续4天查毒、精准查获5克冰毒、单次查毒达30公斤等。而最为直观的成效还在于近年来漏检等不安全事件大幅减少,各级主动安全意识进一步强化,员工安全信心进一步增强,全站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确保空防持续安全 优化物防措施
前移安全关口,重点强化前端待检区安防管理。首先以“蛇形通道”模式科学划分待检区,旅客循道依次排队秩序明显好转,最大化利用场地资源,增加了客容量。其次,在待检区入口处设置宣传展示及自弃物品柜,通过视频播放和实物图文展示,宣传安检法律法规,提醒旅客提前处置禁限物品,起到“过滤筛查”功能。第三,设置待检区道闸系统,组建待检区班组,加强装备值守和秩序管控,加强异常行为识别,启用安检警示灯,旅客凭登机牌进入,减少待检区人数,发挥阀门导流作用;同时查堵旅客“三超”行李,减少随身行李检查数量,尽可能为旅检“泄压减负”;第四,创新设立服务台、督导台,加强勤务调度和预警监控,同时为旅客提供安检问询、物品暂存寄递、失物查找、投诉受理等“一站式”服务。第五,创新待检旅客分流法,优化引流模式,均衡控制各通道候客量,避免了高峰旅客就近排队易拥堵的状况。通过综合施治,在缩短旅客候检时间的同时,安检秩序明显改善,缓解通道安保压力。此外,加强危险源管控,安装了超规点位控制区安防物理隔断等。
四、严格执行岗位标准 狠抓质量控制
坚持“事前辨识、事中监管、事后调查”,全天候监控督查现场运行,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并采取预防纠正措施。工作中,适时发布“风险提示”,解析分享案例对策,加强针对性防范;每周通报督查情况,每月开展安保测试,每季度召开联席会,具体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研究解决存在问题,严格量化考核奖惩。
特别是去年来,昆明机场安检站立足于体系防范,加强质控相关部门间的横向联系,优化形成了“质控、培训、技术”协同闭环管理。其间,进一步推进标准化建设,完善安检法律法规库,修订岗位作业文件,系统建立考核细则;进一步强化闭环式管理,全面强化勤务监督和危险源管控,建立重点旅客“黑名单”制度,充分运用安检“大数据”强化调查分析取证,加强规范化整改验证和标准化考核运用,层层落实安全服务责任,推进提升岗位、班组的自我预警、自我纠错能力。
昆明机场安检安防分控中心建成启用,依托分控平台和技术、更进一步地对开机员等关键岗位进行实时监控,纠正岗位违规,控制人为因素、防范漏检漏验,增加了一道“安全保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内控力度,强化分级质控,专门设置各大队席位,协同开展排查调处,及时发现通报问题,坚持立行立改,不断深化闭环管理和验证复核。
通过系统化现场管控措施,有力确保了旅客过检通行顺畅、秩序井然,有效防止了高峰期旅客拥堵混乱、放检流速畸高、漏检漏验易发等难点、痛点问题,漏检等不安全事件大幅减少,安检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五、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夯实班组基础
昆明机场安检站植根班组深化“三基”建设,进一步修订、完善班组建设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班组内部查纠机制,对各班组台账进行整合分类,查缺补漏,使班组制度台账更加详细、清晰完整,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同时,拓展班组建设思路和方法,优化开展各类班组品牌争创活动,完善评审推优机制,改变过去以评先材料为重的模式,每季度开展优秀班组评选,创新通过评审会及PPT、视频及文化展示的形式,为各班组提供相互学习借鉴的平台,进一步展示班组风采形象,加强班组文化建设,推广管理经验,促进提升了班组建设和队伍管理水平。昆明机场安检站专门汇编下发了近年来班组建设经验成果,促进内部交流。部分先进班组还参加了集团优秀班组经验交流巡回演讲,受到了高度赞誉和一致好评,发挥了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近年来,乌鲁木齐、贵阳、文山机场安检以及昆明航空等单位,先后到昆明机场安检站就班组建设借鉴学习。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昆明机场安检站在落实“六严”要求的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昆明机场安检站还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安检业务规范化、运行标准化、保障水平专业化,巩固形成安检工作良性运转的长效机制。并将立足现场运行保障实际,强化危险源和风险隐患辨识、管控,加强员工安全及技能培训,强化异常行为识别,严格执行各项检查指标和安保措施,严守安全底线,持续做好空防安全保障工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