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机场是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华北地区最大的支线机场,今年确定了“百万空港”的运输生产目标,第一季度即完成旅客吞吐量21.93万人次,发展势头良好,在整章建制、风险管理、人员培训方面都有一套比较成熟的体系,但仍然存在着管理缺位、硬件不足、人员业务素质和责任心有待加强等问题,需要改善的地方还很多。鄂尔多斯机场是目前内蒙古辖区内最年轻的机场,成立短短两年来,借助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及当地经济社会水平的快速发展,运输生产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尤其是去年旅客吞吐量已超过30万,但由于是新成立机场,制度积淀和人员经验方面略显不足,尤其是在运输量逐年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下这种矛盾会越来越明显,值得关注。针对两机场特点和即将接受安全审计的情况,监察员在检查中融入了安全审计内容,不光指出问题,还将其他机场落实规章好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到这些机场,在制度建设完善等方面提出建议,真正体现了监管中有服务,监管中有引导。
从安全审计迎审情况来看,包头机场制定方案,成立了11个迎审小组,制作了《安全审计知识手册》,发放到每个员工手中,对照安全审计表开展自查,用于硬件改造的资金已经落实,其开发的安全质量台帐软件系统,资料翔实,查找方便,有突出特点。鄂尔多斯机场采用集中办公方式迎接审计,审计办公室全部配备新电脑,及时刊出迎审简报,与当地政府铁航办积极沟通,争取资金上更大的支持。
在对两机场检查结果的反馈会上,自治区安监局罗凤亭副处长表示,将及时协调地方政府帮助解决净空等问题,积极配合民航监管局开展今后的检查。王繁平局长对两机场安全运行提出要求:一是认清当前的安全形势,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二是牢固树立“持续安全”理念,落实“四个责任”。首先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员工岗位责任,加强对员工特别是新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和责任感教育,提高落实责任的执行力;其次是加大对员工的培养力度,提高其综合素质、业务能力,特别是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要有机制,持之以恒;再次是要加大对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以安全审计为契机,协调各方增加投入,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三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以全面管理水平提升带动安全管理水平提高。
针对包头机场,王局长还谈到,包头机场在尝试运行改革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如运行外包,但切记安全责任不可外包,机场公司仍然是安全责任的主体,要严格按照规章标准运行,历史原因形成的硬件问题要抓紧改造。关于航空运输发展问题,希望机场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认真研究运输增长方式,重视对后备干部培养,脚踏实地地开展各项工作。
针对鄂尔多斯机场,王局长指出,鄂尔多斯机场这两年发展迅猛,与当地经济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抓住机遇,注意发展方式,因地制宜,建议在分析区位特点的基础上发展点对点运输模式,多开辟航线,加强基础管理。
本次检查过程中,王繁平局长一行还在包头机场就支线航空运输发展、安全监管等问题进行了调研。机场员工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如重新定义支线机场,根据不同情况、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发展模式;建立过程监管的长效机制,加强新法规、规章的宣贯等。王繁平局长就支线航空发展谈了自己的认识,认为运力、机场定位和政府航线补贴是支线机场发展的三个要素,领导班子要认真研究相关问题。
4月21日,第三检查组将赴乌兰浩特、通辽、赤峰机场开展检查和调研。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