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认识到位。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辖区各单位对两个“建设年”活动高度重视,认真传达学习上级指示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参与热情。各单位广泛开展安全责任、安全理念和安全文化专题教育,在办公楼、生产一线等显著位置,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并利用电子屏幕、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持续安全理念,使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大连机场强化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把安全目标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形成“自上而下层层分解指标,自下而上逐级保证安全目标”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链条和责任体系;南航大连分公司所属单位按照与分公司签订的《航空安全管理责任书》的具体要求,细化安全指标,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安委会办公室定期检查各单位指标细化和责任落实情况。大连空管站牢固树立“持续安全”理念,紧紧围绕“规范务实,和谐共生”的东北民航安全文化主题,大力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组织签订了安全承包书,部署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各项安全责任,不断打牢空管安全基础。中航油大连分公司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形成了由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度、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组成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实现安全责任覆盖率100%。海航大连分公司认真检查和修订落实安全责任制相关规定,研究建立安全问责制,并层层分解安全目标责任,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建立安全目标责任体系。
二是组织到位。辖区各单位分别成立了领导机构和活动办公室,制定下发了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推进步骤和活动要求,严密筹划部署,狠抓工作落实。大连机场在活动中突出与安全教育、“四个体系建设”、 群众性安全竞赛活动、建立长效机制等 “四个结合”,充分发挥安全文化、安全投入、教育培训等综合保障作用。南航大连分公司所属单位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专业特点、硬软件实力和内外环境等因素,周密制定“主题鲜明、以我为主”的活动方案,把握方向,找准弱项,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大连空管站深入分析安全形势,加强内部检查力度,强化风险、责任、主人翁的“三个意识”,转变安全观念,提高安全意识,严密制定保障措施,把安全工作抓实、抓细、抓好,增加安全裕度。中航油大连分公司从生产实际出发,对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尤其是作业指导书、应急预案进行全面清理、评价和完善等工作进行部署,努力实现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海航大连分公司加强组织管理,加大对资格化管理、安全监督控制等重点环节的安全监督力度,全面加强安全体系建设。
三是落实到位。狠抓工作落实是两个“建设年”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辖区各单位积极开展风险管理,努力使安全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实现持续安全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大连机场进一步修订《机场使用手册》,修改完善机场信息管理相关制度,研究开展“自愿安全信息报告系统”建设。南航大连分公司继续推行系统的风险管理制度,发挥“SMS实施领导”、“训练质量监察控制”、“运行品质控制”等3个小组的作用,针对季节性、阶段性、多发性风险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性,研究和优化风险控制措施。大连空管站从安全管理、运行环境、工作流程、现场管理、人员培训、班组资源管理、人为因素等方面入手,加强形势分析,加强风险管理,修改完善防范措施。中航油大连分公司大力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识别和评估工作,各库站每个季度组织一次危险源的识别及控制措施的评估,并结合各自的生产环节,在已有的应急预案基础上,重新梳理、建立程度不同、控制手段不同的风险控制应急预案。海航大连分公司积极应用SMS的理念和方法,全面推进安全风险项目分析应用,在完善机制和系统管理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安全品质,使安全状态在可接受水平之上。
四是要求到位。开展两个“建设年”活动,是民航局和管理局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辖区各单位针对活动开展都提出了“领导要重视、计划要周密、重点要突出、标准要提高”等具体要求。各单位领导和机关工作重心下移,工作作风深入,坚持把“严字当头”贯穿两个“建设年”活动的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构建长效机制,既要保证两个“建设年”活动按既定方案展开,又要保证这项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安全体系建设和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按照管理局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大连民航局将逐步开展对辖区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情况的评估,向辖区单位广泛宣传持续安全理念,宣传东北民航安全文化主题和内涵,检查各单位是否将安全管理体系的功能要求融入生产运行管理,将安全管理的手段和目的落实在运行管理中。大连监管局将帮助各单位用持续的、系统的、全员的方法,建立起保障安全的长效机制,指导各单位按照闭环式管理原则,不断查找危险源,不断提高改进方法,从而实现长期安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