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信息
节支增效:重庆机场正在进行时

    截止今年10月,重庆机场靠市场开拓、拓展周边和国内国际市场,在全球经济大萧条的情况下仍能以近10%的增幅,完成940多万旅客吞吐量;他们还靠整合资源增收数百万元;靠严格管理有效控制成本……正如重庆机场集团公司总经理赵江平时时刻刻在大小会上倡导要求的“在特殊时期,尤其是全球爆发经济危机的时候,更要想方设法节约支出,绞尽脑汁促进效益增长。”正因有这样的主导思想和一丝不苟认真落实的重庆机场全体员工,重庆机场才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作为机场,在今年这种情况下能保持高于全国民航平均增速在行业内为数较少。

    想方设法节约开支

    在节约支出上,重庆机场认为要找准关键点,重点入手。在实际采访中,记者发现重庆机场有效控制了能源成本的支出,并取得有效成果。在员工中已形成观念:节能就是节支,节支也是增效。据数据显示,今年,整个公司实际能耗降到1700万元左右,相比去前年,节约能源300万元左右。

    近几年,重庆机场实际能耗从964万元,一直上升到2000多万元。而且年年攀升。成本增一分,企业负担就重一分。这一问题着实让重庆机场领导班子揪心。为了堵住支出漏洞。重庆机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成立相关机构,开展全员节能意识教育,责成能源公司进行调研,摸清实际情况,研究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

    在调研中发现有运行近20年的供能线路、管网等设施设备老化,还有部份单位没有安装计量表等,造成能耗成本不清,节能意识淡薄,导致重庆机场能耗居高不下。于是,重庆机场得用员工想出的“能源计量改造”实现节能的方法,投资13万元进行能源计量改造。这样,安装、更换计量表,给使用单位下指标、定任务,征收能源转供费等,有效控制了能耗,强化了管理,保证了“颗粒归仓”。计量改造之后当月就增收能源费10万元。仅此一项,重庆机场全年增收200余万元。

    计量改造所取得的成效在重庆机场引起了连锁效应,员工的创造性被激发,为节支增效献计献策的员工多了。一位员工提出将变压器进行人工调档将高压降低的建议被采纳实施,为公司节约电费44万元;一位员工提出的将中水处理达标用于绿化灌溉、清洗道路、车辆等的建议实施后也为公司节约了资金;一些员工用自己业余钻研的技术修复数十台故障电子监控摄像机、改善停车场收费系统、提高值机柜台登机牌打印机的打印头使用效率等为公司节约资金数十万元。全体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也从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支笔、一个小零件的节约来控制成本的增长。

    正是这些为企业发展着想的员工一点点的小节约铸成了公司成本上的大控制。

    绞尽脑汁开源增效

    对于企业来讲,增加效益来自两方面,一是控制成本,节约开支;二是开源效益。在2008年,在大力开发市场和整合资源上,重庆机场全员行动,绞尽脑汁,实现了客货两旺,挖掘非航业务的增量,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

    由于受全球经济的影响,重庆机场客货生产量曾有下滑趋势。重庆机场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这种情况下,重庆机场没有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出击。开拓市场,寻求突破。重庆机场在市场开发上已形成全员营销理念,上到总经理,下到小员工,他们通过自己的力量在为公司解困。在10月,重庆机场集团公司总经理赵江平随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志忠到马来西亚推销重庆机场,吸引了加拿大、东南亚国家的机场和航空公司来重庆机场考察寻找商机。负责市场开发、安全运营等公司副总经理也分批多次带队到国内外机场、航空公司、旅行社等推介重庆机场产品;重庆机场的市场营销人员更是为寻找客货源而想办法、出主意。截止11月5日,重庆机场通过努力,完成运输飞行94336架次,旅客吞吐量95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44万吨,均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

    除此之外,重庆机场还加强了资源的整合。通过对航站楼内办公用房、商业用房以及售票柜台、值机柜台的整合优化,整体提升航站楼内房产资源价值40%,增收380余万元。将办公用房调整为商业用房,开发“重庆飞”服务中心、重庆机场旅游集散中心,方便中转旅客;将经营不景气的咖啡厅改造成“德克士”快餐厅,将楼梯下空地用作办公、商业场地。这此项目的开发提高了房产资源的价值。

    为此,重庆机场又对国内航站楼进行了改造,调整增加了2500平方米商业场地。目前引入数家国际品牌入驻重庆机场,这样一来,不仅提升了重庆机场的服务质量,每年还为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带来高额的商业收入。


附件: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155号(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