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构建现代民航职业教育体系为契机,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以构建新型学科体系、创新发展学科内涵为依托,全面提升应用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水平;以美丽校园建设为平台,全面提高支撑和保障能力。”3月7日,中国民航大学在2015年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后一段时期要积极顺应新常态,以全面提升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目标,围绕以上三条主线开展工作。
中航大在2014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与AMECO共建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成为全国示范基地,全年科研到账经费1.27亿元,成为民航及天津市唯一的国家级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示范单位,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新征地1500亩,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社会影响日益提升。
会议就正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以新作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新发展进行工作部署,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学校顺应新常态需要做的工作:一是依法治校,深化内部管理改革,按规律办学、按规矩办事,营造创新发展的人文和制度环境;二是加速推动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加强战略性资源建设,全面提高支撑能力;四是构建促进发展的外部环境,形成政策和投资支持体系。
中国民航大学党委书记景一宏作了题为《认识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 引领新常态 以新作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新发展》的讲话,要求全校上下在2015年务必科学认识、主动适应新常态的内在要求,用心把握学校发展面临的新特征,树立发展信心,坚定改革决心,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享有国际声誉的世界著名的民航高等学府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航大2015年的工作思路是打基础、建规范、理关系、定规划。通过打牢基础、建立规范、理顺关系、制定规划,为今后学校发展的新常态做好准备。校长董健康作了题为《依法治校 科学构筑工作生态 齐心协力 全面提升服务能力》的工作报告,号召全校在新的一年里,适应发展新常态、构建工作新生态,全面提升学校为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不断开创学校发展建设的新局面。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