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信息
李家祥接受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记者专访

    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10月4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李家祥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记者的专访。在将近一个半小时的访谈过程中,李家祥局长深入分析了今年以来中国民航在全球率先实现复苏的内在因素,阐述了民航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并就民营航空发展、机票价格、节能减排、航班正常、民航强国战略等热点问题做了解答。10月5日上午和下午,央视财经频道分别在第一时间段分两部分播出了专访实况录像,同时在当日《环球连线》、《经济信息联播》节目中摘要播出访谈内容,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
    2009年,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整个世界民航预计将亏损110亿美元,但中国民航今年以来的运营数据却是连连飘红,特别是8月份的生产指标,国内、国际旅客同比增长速度分别达到43%、16.4%,让来访的外国交通部长们连呼不可思议。为何中国一枝独秀?李家祥在接受专访时指出,中国在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走在了最前面,这给民航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是民航发展的基础。而民航的快速发展也同时对中国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

    李家祥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水平的提升,民航业已经开始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战略支撑,并已在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区域平衡发展、应急救援等方面显现出了自身的作用。这其中,首要的就是民航在经济发展方面体现出的拉动作用。李家祥介绍说,民航业的投入产出比比较高,如果投入是1的话,产出可以达到8。而当一个机场的吞吐量达到100万人次时,就会产生18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民航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也非常明显,仅以旅游业为例,每5名从业人员中就有1名是民航间接提供的,此外还有一些直接提供的岗位。民航还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引路人”,完成当下经济结构调整中提出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目标、将上海打造成金融中心与航运中心等,都离不开民航的战略支撑。李家祥局长还以去年动工的江苏淮安机场为例,这个机场甫一动工,便有台湾企业家宣布出资20亿元在机场附近建电子城。

    对一些经济欠发达但发展有潜力的地区来说,提早进行民航方面的投资,不仅能够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还会提高和促进当地的文明水平。李家祥表示,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如果自身拥有很好的旅游资源、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可以在对这些资源进行全面论证和预测的基础上,把机场建在前面——虽然机场建完后不可能马上实现赢利,但它会带来综合效应。他形象地打了一个比方:一个地方建完3公里的跑道,再加上民航其他配套,就相当于跟世界连接起来了。这会提振当地人民群众的精神状态,并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甚至行为方式。

    民航在区域平衡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更不容小觑。李家祥介绍,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民航支线机场的旅客周转量增长了26%,其中西部省份增长最快,内蒙古增长38%,宁夏增长47%,青海增长51%,西藏更是增长了59%。在黑龙江漠河,机场周边的群众依托机场开展旅游业,一天的收入跟过去一年的收入相当;在云南腾冲,春节前开通的机场现在已经感觉不够用了,其吞吐量的飞速增长让机场很快“变小了”……一批旅游资源比较好的地区,一批边远的地区,一批有特产的地区,在兴建机场后,地方发展很快被带动起来了。

    至于民航在应急救援体系中的作用,李家祥举了去年“5·12”汶川地震和去年年初南方灾害的例子。他说,为了把29个省市自治区有救援经验的8000名武警官兵在救援的最佳时段内运到地震灾区,从5月13日凌晨民航接到任务,到当天上午9时,55架飞机全部到位。民航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反应速度快,还体现在受灾后恢复快,去年南方遭遇冰雪自然灾害,民航大部分机场都是畅通的,而汶川地震发生6小时后,受地震波及地区的民航系统全部恢复正常状态。李家祥表示,将来随着我国通用航空的进一步发展,民航将在航空护林、播种、灭虫、气象等领域担当起更多的责任。

    作为中国民航业的当家人,李家祥说在他心中经常思考的是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充分发挥好,或者说进一步发挥好民航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二是如何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民航工作的满意度。他指出,民航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战略地位的提高和战略作用的发挥,是民航强国最直接的综合反映。具体来说,民航强国是通过运营体系、基础设施、管理运营水平、服务质量等一系列指标方面的强来显现出来的。他指出,实现民航强国目标,需要航空公司、机场、空管这三大民航运营体系具备运营强、安全好、服务质量高、国际竞争力强等一系列指标,需要强化包括机场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提高和加强整个民航业的管理水平、运营水平和服务质量。他说,中国民航业目前和国际接轨的速度是比较快的,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弱,到国家完成第12个五年规划时,我国的机场数量将达到260个,但这与我国现有333个地级市、600多个城市相比,与美、日发达国家的机场分布水平相比,从中国经济整体的发展来看,中国的民航机场不是多了,而是还少很多。

    李家祥还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航发展情况。他指出,中国民航今后会有一个相当长的发展期,13亿的人口基数、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不断增加的居民收入,无不为民航发展奠定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民航发展,不但在中国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在全球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附件: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155号(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