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信息
民航“排堵保畅保安全”工作会议在深圳召开

  

  为落实民航局领导有关做好航班正常工作的指示精神,6月6日,民航“排堵保畅保安全”工作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主要就今年雷雨季节专项保障方案,航线分流优化和空域临时航线使用以及航班统一放行方案等问题进行了部署。民航局副局长夏兴华和深圳市副市长张文出席会议并讲话。民航空管、航空公司等排堵保畅一线的代表在会上介绍了排堵保畅工作措施。

  2010年以来,在民航局的统一部署下,民航空管系统重点开展了京沪、京广等主要航路“排堵保畅”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年以来,低云、低能见度、雷雨、大风等复杂天气对航班运行的影响较往年明显增大,同时,民航运输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今年第一季度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同比分别增长4.9%和10.2%,广州、浦东、深圳、成都、杭州等全国重点机场起降架次再创历史新高。夏季雷雨季节即将到来,为有效缓解雷雨天气对航班运行的影响,进一步深化“排堵保畅”工作成果,民航局空管局决定今年6-9月在全系统范围内开展为期4个月的“深挖潜力、缓解拥堵、提升服务”专项活动,并提出具体举措。

  一是做好京沪穗三地四场统一放行,以及班机航线和高度层灵活使用工作。空管系统将使用统一的管理规定、统一的放行标准、统一的放行工作程序,参考机场运行容量、航路流量、天气情况等,提供一个相对合理的预计起飞时刻。目前,北京、上海浦东、上海虹桥、广州三地四场已于6月1日开始了试运行工作。7月1日起,京、沪、穗三地四场航班统一放行将正式运行。这是民航空管系统缓解航班延误、确保飞行安全的重要举措,将有助于提高民航空管系统运行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班机航线和高度灵活使用工作3月份已在北京、上海、广州试运行。目前已在三地四机场间新增来回程备份班机航线各一条,在北京-上海浦东、北京-上海虹桥间增加来回程临时班机航线各一条。8400米(不含)以上飞行高度层由航空用户根据情况灵活选择使用。在今年4月雷雨频发的恶劣天气情况下,4月5日至5月5日,民航空管系统共保障三地四场间的航班6195余架次,其中使用备份班机航线151架次,临时班机航线512架次,缓解了繁忙航段的拥堵情况,减少了航班延误现象。

  空管局还制定了京沪、京广、沪广等重点航路航班出现大面积延误后的绕航方案。

  二是在京广航路上实施分流航线方案。今年,民航空管系统拟经河北、湖北、湖南区域新辟京广分流航段,重点解决京广航路湖南以北段的问题,提高京广航路以西空域利用率,该方案将于2012年6月28日零时正式实施。据初步分析,京广分流航线方案大约可以分流现行京广航路流量的10%,京广航路运行安全水平和效率均将大幅度提高。

  三是各方协调配合,提升服务品质。空管部门将进一步完善管制指挥预案和应对大面积航班延误处置程序,重点关注雷雨天气下的航班运行情况,主动监控延误时间较长的航班;遇有雷雨天气导致航班大面积延误时,各级运行管理部门将通过电视电话会议随时协调解决运行中的问题;积极加强与航空公司、机场等相关单位的沟通,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同时,民航局空管局气象中心还将利用新开通的航空气象综合服务平台提供统一全面的气象信息服务和ipad应用产品。

  夏兴华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前一阶段行业各单位开展“排堵保畅保安全”、确保航班正常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并认为会上提出的相关举措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对航班正常工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他指出,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今后一段时期,做好“排堵保畅保安全”及航班延误后的服务工作仍是民航面临的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夏兴华强调,行业各单位要以创新精神,努力做好“排堵保畅保安全”工作,进一步改善航班运行条件,把航线分流规划落实到位;进一步做好统一放行工作,三地四场的统一放行工作要为其他地方实行统一放行提供好的经验;优化等待、放行和地面滑行程序;加强天气预警的准确性,减少流量控制;抓好航班备降工作。

  他要求行业各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联动机制,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保障航班正常的技术和手段,做好航班协同放行工作。他说,深圳航班运行协同决策系统从2011年9月底投入运行以来,机场、航空公司、空管为航班运行搭建了统一平台,共同优化运行保障流程,全面提升了航班安全运行效率和整体服务水平。今年要力争在全国旅客吞吐量超千万的21个机场建成本地化的系统决策和航班排序工具,努力为旅客创造顺畅的出行环境。

  来自民航局、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全国空管系统、各大航空公司、主要机场以及空军有关部门负责人共170多人参加了会议。


附件: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155号(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