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信息
独家专访|冯正霖:坚定信心 创新业绩 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坚定信心 创新业绩  

  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专访民航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正霖

  1月10—11日,2022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全国民航安全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是在民航业促进行业恢复发展、推进民航“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跨入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筑基奋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2021年,中国民航是如何在逆境中展现了强大韧劲?2022年,在贯彻好、落实好“十四五”规划方面,民航局有什么考虑?智慧民航建设将如何推进?民航重点工作有哪些?在工作会召开期间,中国民航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专访了民航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正霖。

  展现强大韧劲 乱云飞渡仍从容  

  1.记者:2022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提到,“过去一年,民航业面对疫情防控、经营亏损、安全压力等困难交织叠加影响,坚持稳中求进,在逆境中展现了强大韧劲。” 请问“在逆境中展现了强大韧劲”如何理解?

  冯正霖:去年,世界经贸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大,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新冠疫情持续演变、不断反复,对民航业影响的深度和持续性超出预期,民航先后错过了春运、暑运、国庆等传统生产旺季,“旺季没旺、淡季更淡”。全球疫情催生货物运输需求增高,境外货航输入性风险加大,民航安全风险越来越呈现系统性和隐蔽性特点等,这些都是2021年民航发展 “逆境”。

  在这样的多重压力和困难之下,民航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化被动为主动,完成了一系列涉及全局的重大任务。我们系统谋划,把为庆祝建党百年创造良好氛围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脑要紧起来、心要细起来、眼要亮起来、脚要勤起来、脸要红起来、手要硬起来”,深化对安全工作五个属性的认识,运输航空实现持续安全飞行136个月、9876万小时,即将达到1亿小时。我们苦练内功,针对疫情下航班计划变动多,及时出台相关退改签政策,先后发布两批22项“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16项直接面向旅客服务需求。开展机场服务设施提升专项行动,全年航班正常率超过87%,连续4年保持在80%以上。我们积极应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行业恢复发展,优化常态化疫情防控状态下运输生产组织,推出促进民航恢复发展一揽子六个方面对策,全年为行业降成本近100亿元,成效显著。我们强基固本,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50亿元,同比增长6.4%,连续两年超千亿。

  在全民航人的辛勤努力下,我们牢牢守住了安全底线和疫情防线,服务品质凸显比较优势,固定资产投资创下新高,深化改革成效显著,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大局做出了重要贡献。无论是从民航安全生产态势还是从基础设施投资、服务品质提升等各方面的数据指标看,都是在预期之内的,甚至超额完成。尽管民航运输生产指标是下降的,但是民航全年完成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同比提高7.3、5.5和8.2个百分点,已经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66.3%、66.8%、97.2%。这一成绩跟世界民航相比,仍然是名列前茅的。特别是在全年行业亏损843亿的情况下,我们的航空公司没有被压垮,骨干队伍保持了基本稳定,稳住了民航发展的基本盘,这些都是 “强大韧劲”主要体现。

  中国民航在逆境中展现了强大韧劲,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多年民航强国建设的成色,中国民航具有雄厚发展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再次印证了民航强国八个基本特征中涉及运输航空领域的五个特征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也充分说明中国民航恢复发展有坚实基础。

  2. 记者:工作报告中提到2021年民航业重点办的三件大事中,第一件就是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请问民航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效果如何?  

  冯正霖:前不久我们刚刚召开了民航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系统梳理了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的工作及成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民航局党组和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坚决扛起政治责任,牢牢把握“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标要求,通过举办读书班、理论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班等方式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落实规定动作。

  同时,我们创新自选动作,局党组分两批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22项,局属各单位累计推出办实事任务2586项,目前完成率超过90%。我们摄制《一九四九“两航”起义》等专题片,出版《中国大兴》《百年伟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民航》等图书,开展“百年党史·民航印记——民航人向党旗报告”主题宣讲等,开展“问题隐患清单清零”行动,这些紧贴民航实际的丰富学习形式,使民航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了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定了信仰信念信心,增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增强了践行人民航空为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内在动力,汇聚起了攻坚克难、推进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磅礴力量。刚刚提到的中国民航在逆境中展现强大韧劲,就是民航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的根本体现。

  今年即将迎来党的二十大召开,全行业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将党史学习教育激发出来的爱党爱国爱民航的巨大热情转化为扎实做好民航工作的实际行动,奋力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和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

  勾画宏伟蓝图 搏击长空正当时  

  3.记者:我们注意到,工作会之前,民航局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十四五”规划,这次工作会主题是 “扎实推进民航‘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请问在贯彻好、落实好“十四五”规划方面,民航局有什么考虑?  

  冯正霖:用五年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实现“十四五”规划绘制的宏伟蓝图,绝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必须“跳起来摘桃子”,有搏击长空的胆识和不畏艰苦的努力。贯彻好、落实好“十四五”规划,关键要理解和把握好“更好地发挥民航战略产业作用、紧扣 ‘一二三三四’民航总体工作思路、聚焦为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坚持智慧民航建设主线、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五个方面。

  更好地发挥民航战略产业作用,这是民航“十四五”规划的战略定位。当前,民航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越来越高。只有将民航发展和地方诉求结合起来,优化民航产业布局,提升民航产业的战略承载能力,统筹利用好各方优势资源,形成民航业与区域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协同发展新局面,才能更好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 “一二三三四”民航总体工作思路,这是民航“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十三五”期间,民航坚持“一二三三四”民航总体工作思路,在安全、正常、服务和发展等方面取得历史最好成绩。根据“十四五”民航发展阶段性特征,民航局党组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将“十四五”总体工作思路确定为“践行一个理念、推动两翼齐飞、坚守三条底线、构建完善三个体系、开拓四个新局面”。我们要在深刻理解和把握总体工作思路的思想内涵和工作逻辑的基础上,抓住主题主线,明确主攻方向,聚焦发力点、找准突破口,通过扎实的工作将总体工作思路贯彻到“十四五”发展的全过程。聚焦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这是民航“十四五”规划的战略布局。进入“十四五”,我国民航已经迈上了从单一航空运输强国向多领域民航强国跨越的新征程,这是我国民航业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这也意味着“十四五”是一个全新发展阶段的开局,是为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打牢基础的第一个五年。聚焦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我们既要着力巩固好航空运输强国的地位,持续强化运输航空领域各基本特征的成熟度;也要加快补齐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的通航产业短板,努力推动通航领域基本特征不断孕育成长、发展壮大;更要提前布局全方位民航强国建设,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中国民航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牢牢抓住智慧民航建设这条主线,这是民航“十四五”规划的战略重点。智慧民航建设是影响民航未来发展最为活跃、最有动力的因素,决定着我们“十四五”民航发展质量和多领域民航强国战略进程的高度。在编制“十四五”的过程中,我们将智慧民航作为主线贯穿“十四五”全篇,将全面实施以智慧民航建设为牵引的发展战略作为我们“十四五”时期民航发展的核心战略。抓住了智慧民航建设这条主线,就抓住了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实现了智慧民航建设的预定目标,就能更好地带动实现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坚持以改革创新破除发展障碍,这是实现民航“十四五”规划的根本动力。“十四五”期间,民航发展环境难、约束大、目标高,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只有进一步深化民航改革,加快理念上的转变、机制上的完善、制度上的改进、方法上的优化,构建起更加适应民航强国战略需要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才能高水平地完成“十四五”发展目标。

  4.记者:这两年,民航各单位推进智慧民航建设的主动性空前高涨,今年工作会期间,很多代表们也就“智慧民航建设”这一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下一步,民航将从哪些方面进一步推动智慧民航建设?  

  冯正霖:不久前我们召开了智慧民航建设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总结2021年智慧民航建设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从去年智慧民航建设效果看,我们以“智慧出行、智慧空管、智慧机场、智慧监管”为重要核心抓手,智慧民航建设顶层架构日益清晰、机制标准日益完善、场景应用日益丰富,不仅提升了旅客满意度,而且优化了行业运行效率。比如,有的旅客亲身体验机场推出的“一站购票、一证通关、无缝衔接”、全流程刷脸通关、“易安检”服务后,在网上为民航点赞。民航空管“三中心工程”正式投运,空管运行保障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大幅提高,受到民航业内好评。还有深圳、郑州、武汉等机场持续推进运单电子化,正在实施的中国民航智慧监管服务为行业智慧监管和服务提供基础支撑等,都为后续加快推进智慧民航建设、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即将印发,意味着智慧民航建设将从顶层设计阶段正式进入到大规模施工阶段。民航业将做好路线图的落地实施,紧紧围绕“智慧出行、智慧空管、智慧机场、智慧监管”四个重要核心抓手,以实现民航“ 出行一张脸、物流一张单、通关一次检、运行一张网、监管一平台”为目标牵引,整体推进智慧民航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工作,加快实现由“ 人便其行、货畅其流” 向“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的升级跨越。

  特别要强调的是,智慧民航建设不是大量新技术应用的简单加法,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思维模式、行为模式、运行模式、商业模式和监管模式等一系列深层次变革,必须重视和加强智慧民航建设软科学研究,攻关卡脖子难题,围绕智慧民航建设中业务流程再造、组织机构调整、人力资源配置优化、决策方法机制改进、数据共享和数据治理等重大问题深化研究,在实践中推动理论创新,为智慧民航建设提供指引,实现智慧民航建设方向更明确、目标更清晰、效果更可评价。

  持续创新业绩 提振信心勇担当 

  5.记者:2022年,我国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民航恢复发展仍然面临严峻挑战。您在工作会上强调,既要正视困难,又要坚定信心,信心更为重要。对于2022年民航恢复发展,民航业将如何坚定信心?  

  冯正霖: 2022年是“十四五”民航发展的关键一年,既关系到民航恢复发展的成色,也关系到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基础。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面对疫情下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民航局党组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广泛听取行业内外各方意见,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民航运输生产变化规律进行认真分析,作出了明年民航发展形势“先低后高”的基本判断。在疫情不出现反复波动的情况下,2022年我国民航业有望走上整体扭亏增盈、恢复发展轨道。

  民航恢复发展的信心来自于多方面。一是尽管疫情仍是2022年民航恢复发展的最大扰动因素,但随着新冠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特效药物投入临床应用,以及我国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特别是国家对民航业恢复发展将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疫情对行业运输生产的冲击总体将更加可控。二是在中央“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政策的有力指引下,2022年我国经济运行将保持在合理区间,这将为民航恢复发展提供良好宏观环境,尤其将为国际航空货运保持高位运行提供有力支撑。三是依托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我国航空市场空间仍然大有潜力可挖,只要民航主动下沉市场,推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市场活力就将得到充分激发。四是随着国家对民航业扶持政策、资金的陆续到位,一系列有力政策将更快支持民航渡过难关、迎来复苏。五是我国民航具备雄厚的发展实力,在疫情冲击之下我国民航已表现出了坚强韧性和巨大潜能。这都让我们坚信,当前民航运行遇到的困难是客观的、特殊的,也是阶段性的,只要外部环境好转,行业供给能力就会迅速释放,运输生产就能强劲恢复。

  这些信心的根源,是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我们民航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越是困难、越是面对风险挑战,我们越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既是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的,也是中国民航的发展史、特别是过去一年中国民航难中有成、难中有进的奋斗实事所证明的。我们坚信,2022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民航业一定能够及早走出困境、渡过难关,为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6.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请问2022年民航将如何做好贯彻落实,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冯正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既是2022年民航工作的总基调,也是民航工作方法论。稳是基础和前提,进是目标和方向,两者相辅相成。召开党的二十大,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中央强调要“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确保民航安全平稳运行事关“国之大者”,民航人责任重大、使命在肩。民航局党组坚持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在对2021年民航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在对行业发展形势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守底线、稳预期、强基础、挖潜力、提质增效、创新业绩”的“二十字”工作指导方针,这是稳中求进总基调在民航工作实践中的具体化,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行业恢复发展的综合之策,是系统应对行业发展可能遭遇的各种风险挑战的综合之策。

  围绕这二十字,民航具体要抓好六项重点工作。一是坚守航空安全底线。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航安全工作系列重要批示指示和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精神,运用系统安全观念,以安全工作的常态化,推动我国民航在跨越运输航空安全飞行1亿小时大关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安全发展新业绩。二是统筹运输生产恢复。坚持“认真、科学、冷静”的原则,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总策略,科学精准防控疫情。统筹行业内外资源,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推进“无纸化”出行服务提质升级,推进“一证通行”服务,支持枢纽机场探索“刷脸通关”,加快“易安检”在全国机场应用,加快推进行程单电子化改革,优化提升服务质量。三是提高运行保障能力。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力争2022年底颁证运输机场达256个,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2021年水平。优化空域资源供给,推进释放国家空管改革红利,提升协同运行水平,力争运行保障容量提升一个新台阶。四是深化民航科教创新。突出智慧民航建设,印发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并做好宣贯落实,组织开展软科学研究,营造智慧民航建设新生态,积极开展典型场景试点示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人才结构布局,加快布局建设科技创新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国际化人才三支队伍,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五是系统推进深化改革。充分发挥改革的动力作用,着力在民航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大力提升航权、时刻、运力等资源配置效率,扎实推进民航价格收费、通用航空等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进民航法治建设,扎实推进民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六是强化党建引领保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着力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做好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各项工作。

  2022年,全体民航人将坚定信心决心,保持战略定力,牢记国之大者,稳住心态,稳住步伐,稳住目标,不忘风险挑战,不忘精准施策,不忘创新业绩,勇毅坚守、拼搏奋斗,把安全稳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作出民航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附件: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155号(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