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管理局,淮安机场公司:
为全面深入推进智慧民航建设,充分发挥试点项目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根据《关于开展智慧民航建设全流程运行场景试点工作的通知》(局发明电〔2023〕2458号)及华东地区管理局转报的《淮安机场基于机场地图数据库全流程运行场景试点项目》,经研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原则同意在淮安机场开展“基于机场地图数据库共同情境意识全流程运行场景”试点,请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加快推进试点项目落实落地。
二、项目单位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试点工作推进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政策支持。加强各单位间联动,强化协同配合。
三、华东地区管理局要加强跟踪、调度、督导和总结,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成功经验模式等及时报告智慧民航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请于2024年12月底前向民航局报送试点项目年度工作总结。
民航局将会同华东地区管理局、专家对试点工作开展业务指导和支持,积极协助试点单位推进试点工作,在项目审批、资金安排、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和帮助,对符合有关政策的试点项目按程序给予民航发展基金补助支持;适时开展跟踪调研、监测评估和经验交流,并在试点任务实施完成后组织开展考核验收、成果认定、宣传推广等工作。
附件:淮安机场基于机场地图数据库共同情境意识全流程运行场景试点任务要点
中国民用航空局
2024年3月4日
附件
淮安机场基于机场地图数据库共同情境意识全流程运行场景试点任务要点
一、试点单位
试点项目牵头单位为淮安涟水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
二、试点内容
(一)建设机场智联网(感知层)。
利用多点定位、雷达、ADS-B、车载差分定位等设备,实现飞行区航空器、车辆、工作人员三大类活动目标态势精准感知;利用遥感卫星、毫米波雷达、视频等设备,实现飞行区及周边净空立体安防态势感知。各型感知设备通过机场智联网灵活接入,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实现飞行区态势精细化感知。
(二)打造机场共同情境意识平台(认知层)。
部署机场共同情境意识平台,制定统一的标准、接口、协议,形成信息处理中枢能力,集成机场管制、航班生产运行、飞行区安防所需运行数据,实现机场海量数据汇聚融合;提供统一的机场地图数据库(AMDB);统一飞行区各航班保障实时进程跟踪和机场整个飞行区运行态势信息跟踪,构建机场运行态势“一张图”。统一机场、空管、航司等各服务方关于机场飞行区的态势认识和趋势把握,为机场综合监控、协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提高机场决策指挥精准性。
(三)构筑开放智慧应用框架(决策层)。
在共同情境意识平台基础上结合视频互联能力,支撑建设机场运行指挥系统、机场协同决策、管制服务等航班生产类应用,高效保障航班生产运行全流程;支撑建设跑道异物探测、净空管理、围界安防等飞行区安防类应用,实现飞行区主动安全技术防范。结合淮安机场现有基础条件,补充建设施工管理、机位分配、场面活动引导以及场面监视告警等相关功能,并在共同情境意识下实现上述功能的全流程业务协同。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淮安机场可有效降低航班平均滑行时间,为航司减少燃油消耗,节省燃油成本,提高高峰时段航班小时放量。航班平均滑行时间平均减少约2分钟,为航司减少燃油消耗960吨/年,节省504万元燃油成本。有效指引滑行道同进同出、多机位同推,减少碳排放约305万千克/年,高峰时段促进航班小时放量提升1-2班。有效提升靠桥率以及拖车到位率等资源保障效率,靠桥率提升约10%-15%,拖车到位率提升约5-10%。
通过1-2年时间,建立一套全国中小机场地图数据库(AMDB)的制作规范,包含数据制作标准、质量标准、精度要求、地理信息使用规范、要素关系、要素范围等全套数据规范。建立一套全国中小机场地图数据库(AMDB)的数据交换标准,包含输出格式、AIXM数据交换模型的融合、GIS数据兼容性、SDK扩展标准等。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