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热点专题-> 喜迎两会 聚焦民航 ->正文
热点信息
中国民航局局长冯正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

  

  3月12日,中国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做客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冯正霖表示,2018年我们将持续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加快从航空运输大国向航空运输强国跨越

 

  冯正霖表示,我国正加快从航空运输大国向航空运输强国跨越。随着新时代民航强国战略进程的梯次展开,安全高效、通畅便捷、绿色和谐的现代化航空服务体系将逐渐形成。预计到2020年我国人均航空出行次数将达到0.5次,到2035年人均航空出行次数超过1次,一些目前的老少边穷地区人民也将能够享受基本航空服务计划提供的航空运输服务,民航越来越飞入寻常百姓家,全方位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的航空服务需求。

  新华网:我们知道中国民航是伴随改革开放走入寻常百姓家、飞向全球,新时代下中国民航怎样加油再起飞?

  冯正霖:民航业作为国家重要战略产业,是交通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支撑,在交通强国各领域中最具国际比较性,在国际互联互通中最能发挥先导作用。民航局党组按照十九大的战略安排,谋划了新时代民航强国战略进程:概括起来就是“一加快,两实现”。即:

  ——到2020年,围绕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瞄准解决行业快速发展需求和基础保障能力不足的突出矛盾,着力“补短板、强弱项”,重点补齐空域、基础设施、专业技术人员等核心资源短板,大幅提升有效供给能力,加快从航空运输大国向航空运输强国的跨越。

  ——到2035年,围绕服务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瞄准解决人民群众多样化航空需求和民航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着力“均衡发展、协调发展”,重点发展国际航空、支线航空、低成本航空、货运航空,大力促进通用航空发展,全方位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的航空服务需求,实现从单一的航空运输强国向多领域民航强国的跨越。

  ——至本世纪中叶,围绕服务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瞄准全方位提升国际竞争力目标,着力增强国际民航规则标准话语权和技术创新引领力,重点推进航空业全产业链发展,实现从多领域民航强国向全方位民航强国的跨越。

  在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过程中,中国民航局将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稳”就是要坚守好飞行安全、廉政安全、真情服务三条底线;“进”就是要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同时,我们将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把全面深化民航改革作为推动民航强国建设的动力。为此,我们确立了10个方面40项改革任务,瞄准安全监管、枢纽建设、运行监控、空域资源、服务品质等焦点,集中发力,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突破,在推动国家空域管理体制改革、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行业监管模式调整、民用机场收费标准调整、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清理规范、民航设计市场全面开放、军民航深度融合发展、航权和时刻资源分配、社会资本投资民航业、国内航空旅客运输价格、民航空管系统管理机制改革等领域,形成了整体推进之势。

  我国着力打造三大世界级机场群

  冯正霖表示,中国民航将着力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世界级机场群,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新华网:网友特别关注您提出的“世界级机场群”理念,中国民航将如何通过打造世界级机场群服务我国世界级城市群发展?

  冯正霖:这是在我们去年提出的,城市群是全球城市发展的主流和趋势,在过去数十年里全球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都主要是在以城市群为核心不断积聚,城市群已经成为我们国家战略发展的模式。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成为世界级的城市群。

  机场群总是与城市群相伴相生,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包括纽约机场群,英国中南部城市群拥有大伦敦机场群,法国以巴黎为中心的城市群拥有大巴黎机场群等。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机场有机地分布于城市群中的各个区域,支撑着城市群不同功能的各类需求,成为城市群融入全球经济的重要通道。

  目前,中国城市群总面积约占全国的25%,集中了全国62%的人口,吸引了70%的固定资产投资、98%的外资,创造了80%的经济总量。其中,东部沿海地区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重要平台。与之相对应,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也形成了三大机场群。

  2017年我国民航旅客吞吐量超过千万级的机场达到了32个,其中超过3000万级的机场达到10个,这其中三大机场群完成的旅客吞吐量占到了全国总量的47%,货邮吞吐量占全国的75%,其中北京首都机场吞吐量已经超过了9500万人次,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二,上海浦东、虹桥两场旅客吞吐量超过1亿多人次,浦东机场年货邮吞吐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三,香港机场货油吞吐量稳居全球第一,澳门也是增长迅速,这三个地区已经具备了世界级城市群和机场群的基本形态。具有功能布局合理的国际航空枢纽及国内机场网络是民航强国的重要特征之一,而世界级城市群的机场群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中国民航将以推进民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民航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和深层次矛盾,要在世界级城市群的机场群中进一步明确各个机场的功能定位,统筹规划国际国内干线、支线货邮运输的发展和航线航班安排,着力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世界级机场群,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2020年我国航班正常率将超过80%

  冯正霖表示,到2020年,我们将初步建成系统完善的航班正常保障体系,航班正常水平将稳步提升,全行业航班正常率要达到80%以上。

  新华网:面对人民群众需求的不断升级,中国民航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

  冯正霖:提升服务质量是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民航局高度重视改进服务品质工作,秉承“真情服务”理念,部署开展了“民航服务质量提升”和“民航服务质量规范”专项行动。

  2017年我们在全国184个机场率先开通了军人依法优先通道,在222个机场完成了母婴室的设置,保障活体器官运输978次,我们建立了航空公司运营、机场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完成了30家机场服务质量评价工作,推出服务评价、旅客投诉等APP平台,简化乘机临时身份证的办理程序,解决了台胞证、港澳回乡证等证件的自动识别问题。我们积极推进电子通关、自主值机、人脸识别等新技术的应用,在郑州和长沙机场已经实现了全流程的无纸化电子通关,全行业涌现出了一批特色服务品牌。特别是把航班正常率作为体现民航服务的牵引指标,我们综合施策,通过采取严格把控运行总量、科学把握运行标准、加大资源保障投入、推广运用新技术等措施,从去年8月起,航班正常率持续上升,去年12月航班正常率达到了88%。截至目前连续5个月航班正常率达到80%以上,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赞誉。这是我们正在努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还会继续努力。

  2018年,作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民航要继续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的理念,要继续持续改进民航的服务品质,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对民航发展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我们在2018年要从8个方面着力提升民航的服务品牌。

  一是改进旅客出行信息告知服务,运用短信、微信、手机APP、机场航显和广播等多种方式,在旅客购票、值机、安检、候机、登机等出行全流程,实时推送航班动态、登机信息和航班延误预警服务信息,让旅客行程更主动。

  二是推行“无纸化”便捷出行,在旅客吞吐量达到千万级的机场推广使用“航信通”,在有条件的机场、航空公司推广应用人脸识别技术,提升旅客值机、安检、登机的便捷性,让旅客乘机更通畅。

  三是推动机场餐饮同城同质同价,发挥机场服务质量评估作用,通过招商规划、协议管理、创新特许经营模式、实施餐饮价格承诺等多种方式,推动机场餐饮同城同质同价,杜绝候机楼餐饮服务乱收费,让旅客消费更明白。

  四是提升行李运输服务水平,我们将开展行李运输装卸专项整治,推广使用RFID行李全程跟踪系统新技术,对行李运输全程跟踪,缩短行李提取时间,提高国内行李运输赔偿限额,让旅客托运得更放心。

  五是规范机票销售、退改签服务,加强客票使用条件和服务内容的告知,严肃查处机票搭售、误导购票旅客、设置消费陷阱等行为;进一步规范客票退改签,简化退改签手续,缩短退票返款时限。

  六是推出航线特色餐饮服务,我们鼓励航空公司根据航线旅客构成、航点地域特色,推出一批具有地方风味、“家乡味道”的机上餐食,让旅客吃得更可口。

  七是试行高空移动终端接入局域网或互联网服务,鼓励航空公司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在具备客舱无线局域网的飞机上实现旅客利用自备移动终端接入客舱移动设备信息系统,实现空中接入互联网,让旅客空中有wifi,截至目前我国有42家航空公司根据民航局有关规定,已经进行了技术评估,允许有条件的在飞机上使用手机。我们将继续做好航空器wifi改装的设计批准和认可工作,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扩展、协调科用的频谱资源。

  八是建立高效便捷的旅客投诉集中受理平台,民航局消费者事务中心将建立基于PC端和APP端的民航服务质量监督平台,对接航空公司和机场的投诉管理系统,规范投诉处理流程,加强投诉处理闭环管理,实现旅客投诉响应率100%。我们还将协调中航协做好销售代理人投诉处理工作,聚焦当前销售代理投诉的典型问题开展集中治理,或向相关单位提出工作建议。 前不久,民航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升民航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首部全面指导提升民航服务质量的重要文件。按照这个文件的要求,到2020年,我们将初步建成系统完善的航班正常保障体系,航班正常水平将稳步提升,全行业航班正常率要达到80%以上,机场的始发航班正常率要达到85%以上,旅客的投诉率、行李的运输差错率都将明显下降,旅客的满意度能够明显提升。

  随着我国民航强国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民航的服务品质也将以“真情服务”为特征,在不远的将来进入世界民航服务的先进行列。

  积极为国产民机飞向世界创造条件

  冯正霖表示,一方面,坚持严格适航审查,另一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同时,大力开展国际合作,积极为国产民机飞向世界创造条件。

  新华网: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许多人不仅希望乘坐中国民航的航班,还渴望乘坐中国制造的飞机。中国民航如何大力支持我国民机制造业及中国民机“飞出去”?

  冯正霖:党的十九大强调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国产大飞机的制造有助于促进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发展;同时,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民航强国是交通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全产业链、全方位的民航强国,离不开强大的国产民机制造能力。

  中航工业、中国商飞等航空器制造企业是我国民机制造的中坚力量,民航局大力支持中航工业、中国商飞的发展,把推动国产民机发展作为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一方面,坚持严格适航审查。适航审定是民用客机安全性能的“保证书”,是走向航空市场的“通行证”。我们将推动国产民机制造企业持续提升国产民机质量,进一步完善国产民机售后服务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促进国产民机制造技术和能力逐步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另一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促进国产民机投入航空市场,逐步提高国产民机在我国民航机队的占比。同时,大力开展国际合作,积极深化中美、中欧、中俄等适航审定国际合作,利用多种平台,积极为国产民机飞向世界创造条件。

  民营资本可分享万亿级通用航空蛋糕

  冯正霖表示,通用航空值得社会资本关注,民营资本将有更多机会分享一个万亿级的大蛋糕。

  新华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鼓励民间投资政策措施,在铁路、民航、油气、电信等领域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项目,务必使民间资本进得来、能发展。中国民航怎么落实?

  冯正霖:民航是国家较早向民间资本开放的领域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民航积极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民航事业的发展,在公共航空运输、通用航空、航空器维修、服务保障、客货运输销售代理等多个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管理日益完善的民营企业,对于打破垄断经营、活跃航空市场、提高服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促进民航发展的重要力量。以航空运输企业为例,截至目前,我国58家航空公司中,民营和民营控股公司达15家。

  我国民航踏上了新时代建设民航强国的新征程,为此民航局党组谋划了“一加快二实现”的战略进程安排。这是实现民航科学发展和历史性跨越的战略部署,需要充分利用一切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民间资本是民航事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民航业,对促进民航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也为民间资本孕育了大量的投资机遇。比如,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据测算,到2020年,全国运输机场数量将达260个,覆盖所有地级行政区;到2035年,运输机场数量将达到400个,覆盖所有县级行政区。民间资本参与民用机场建设和运营空间广阔。

  此外,作为民航两翼之一的通用航空也值得社会资本关注,随着通用航空更加普及应用到国计民生领域,通用航空交通功能、公共服务和新消费功能将越来越得到重视。除了传统工农林作业外,航空医疗救援、短途运输等公共服务领域,低空旅游、飞行体验等消费性需求领域都蕴藏着大量投资机会,民营资本将有更多机会分享一个万亿级的大蛋糕。

  民航强国建设需要民间资本深度参与,那么怎样保证民间资本进得来、能发展呢?今年1月19日,《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正式实施,这是落实国家鼓励民间投资政策措施,保障民间资本参与民航发展的制度性、纲领性文件。近年来,国家政策、民航行业发展战略、市场环境以及市场主体需求等发生巨大变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民航局的最新投资规定进一步放开行业内各主体之间的投资限制。在机场方面,除了需要特别管理的公共航空运输企业、枢纽机场以及战略机场外,全面放开通用机场和行业其他主体之间的相互投资;可以说,修订后的《规定》大幅放宽投资准入,既打碎了针对民间资本的“玻璃门”,又拆除了“弹簧门”。

  总之,民航发展的大门始终向民间资本敞开,民间资本投资民航业也正当其时。下一步,我们将研究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项目,向社会公布,希望大家关注、投资。(来源:新华网)  

  


附件: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155号(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