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機場集團公司多措並舉開展消防安全培訓

  為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消防救援工作“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重要指示精神,確保消防安全萬無一失,湖北機場集團公司嚴格按照民航局“平安民航”建設工作部署,加大改革力度,積極整合消防救援力量,堅持抓實訓、補短板、練精兵、固基礎、謀打贏,立足實戰、實用、實效,開展多種形式的消防培訓,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實施“平安天河”培訓計劃。組織編寫消防安全培訓教育視頻,在集團全體員工中進行培訓,做到凡是機場工作人員必培,凡是調動崗位人員必訓,凡是職務晉陞人員必考;對集團消防專業人員的培訓則通過常態化訓練,常態化演練,常態化學習,常態化考試;在消防救護支隊則培養人人是教員,個個能指揮,事事能解決的專業化應急救援隊伍,為集團應對各類突發事件打下堅固基礎。

  二、加強培訓案例分析與研討。集團公司消防救護支隊堅持收集整理業內實際發生的救援案例,將其關鍵環節、成功經驗以及存在不足進行提煉,彙編成案例庫。以“這些事件發生在我們機場該如何應對”為課題,組織戰術研討和桌面推演,找出薄弱環節和不足,並借鑒風險管控的方法,制定改進措施,不斷優化完善應急預案和處置流程。

  三、組織模擬火場訓練與演練。民航消防隊伍與地方消防隊伍相比,經歷火場少,在救援工作中怕火、畏火,心理緊張,救援動作變形等影響救援效果的情況十分普遍,為錘鍊隊伍意志,滿足實戰需求,消防救護支隊自主創立了鑽火圈、著隔熱服穿火墻、翻越障礙鋪設水帶、火場救護、滑繩自救等實用性訓練科目,讓救援人員在真實火場環境下,練判斷、練技術、練膽量,提升救援人員的火場經驗和實戰能力。

  四、探索水上消防救援行動。考慮到武漢機場周邊湖泊多、水系複雜,航空器事故在周邊水上發生可能性的存在,集團公司專門購置了衝鋒舟2艘、救生圈18個、救生衣152件、救生繩包20個等水上救援設備供消防救護支隊使用,並在7、8月份圍繞衝鋒舟駕駛、水上搜救、定點拋投救生圈、溺水救護等項目開展水上救援訓練。

  五、利用航空器真火實訓系統。為提升航空器救援處置能力,早在2011年,機場消防救護支隊自主研發了以B737機型為原型的消防訓練用航空器模型,為救援人員開展航空器火災撲救、登機破拆、艙內搜救、機上傷員救治和運送等訓練項目創造了條件。對此,中央電視臺、長江日報等20多家媒體進行了現場報道,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進行了通報表彰。2017年,湖北機場集團配合航科院,共同建造了國內首套通過TUV認證的737-800機型1:1比例航空器真火實訓系統,該系統可通過遠端控制實現模擬航空器引擎火、起落架火、地面流淌火、機艙火災等多種航空器火情,填補了國內航空器真火訓練系統的空白,解決了航空器消防救援瓶頸問題,成為取得民航滅火指揮崗位資格必修的培訓科目。

  六、提升集團中小機場消防業務技能。為提升湖北支線運輸機場消防員業務技能,機場消防救護支隊在局方指導下,多次派教員到支線機場開展業務輔導,開展專項培訓。曾于2018年6月成立專班,抽調業務骨幹開展為期2個月的專項訓練和技能培訓,有力推動了湖北中小機場消防業務水準的提升。

  七、改進消防專業訓練方式方法。為改變枯燥的訓練備勤消磨救援人員訓練熱情、難以保證訓練效果這一現狀,消防救援支隊主動作為,不斷改進訓練方式方法。一是強化訓練督導。將訓練組織與考核分開,定期或不定期的對訓練效果進行考核評估,解決基層部門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尷尬定位。二是推行演、訓結合。將日常訓練和實戰演練能有效結合起來,用演練檢驗訓練效果,便於及時發現不足,採取對應措施,調整訓練科目和方法,讓訓練能始終在“學-練-演-改-學”的持續改進中提升。三是注重以賽促訓。通過經常性組織開展“安康杯”崗位技能競賽,使消防員能將競賽中體現出來的好作風、好品質保持下來,營造比技能、當能手的的良好訓練競爭氛圍。

  八、推行“四不兩直”督查培訓效果。湖北機場集團公司堅持對消防安全隱患“零容忍”,採取“不發通知,不聽彙報,不看紀錄,不用陪同,直奔基層,直到現場”的方式,督導檢查各單位消防安全日常培訓情況、員工對滅火設施設備使用情況、滅火器保存情況、一線工作人員對重點部位消防“六熟悉”情況等。用直接報警的方式,將消防救援人員召集起來,模擬真實救援環境,現場設置科目,下達任務,檢驗救援隊伍在複雜救援環境下合理運用技戰術和解決突發問題的能力。


附件:

  •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西大街155號(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