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和民航業是國家兩大戰略産業,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拉動作用。據統計,2021年,我國旅遊業增加值佔國民經濟比重達4%,佔第三産業的比重達7.5%,民航業對經濟的貢獻也日益突出。“旅遊産業興則航空市場旺”,隨著暑期旅遊市場加快回暖和航旅産品的大量推出,6月份、7月份西北旅客運輸量實現環比增長88%、37%,西安、銀川、西寧等主要機場單日航班量和旅客吞吐量均創今年以來峰值,西北民航正在走出疫情陰霾,加快實現恢復發展。
西北四省山川秀美,物産豐饒,歷史悠久,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紅色旅遊資源在全國更是獨樹一幟。2021年,民航局和文旅部聯合印發了《促進民航業和紅色旅遊深度融合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為航旅融合指明瞭方向,民航局發佈了“建黨百年百條紅色旅遊精品航線”,西北四省有16條航線上榜,延安、榆林、漢中、安康等9個機場被確定為紅色旅遊機場。2022年以來,在西北局科學引導下,西北民航堅持高標準打造紅色旅遊航線,以開展“為首次乘機旅客送溫暖保暢通”活動和“首乘服務升級行動”為抓手,聚焦革命老區群眾出行需求,持續深挖紅色旅遊資源,創新開展航旅市場行銷,為實現航旅深度融合打下堅實基礎。轄區7家機場、6家航司、3家OTA平臺聯合發力,將首乘旅客服務與紅色旅遊結合,推出大量航空旅遊産品。延安機場“聖地真情”、漢中機場“如意旅程·吉祥相伴”、安康機場“航空旅遊集市”、榆林機場“愉快飛·首乘+”都産生了積極的社會和市場反響,西北航旅融合發展經驗被行業媒體多次報道,引起廣泛關注。旅遊市場持續復蘇為西北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為滿足人民出行需求提供了更多選擇。
下一步,西北民航各單位將密切協同配合,加強航旅市場發展規律研究,持續推動首乘旅客服務升級,打造更多航空旅遊産品,為航旅融合營造良好環境,為後疫情時代航空市場加快恢復貢獻西北力量。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