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省農業農村廳通報了2023年度省級單位定點幫扶工作考核結果,西北局獲最高評定等次“好”,實現了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省級單位定點幫扶工作考核“六連優”。
近年來,西北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大戰略部署,全面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民航局定點幫扶工作會議精神,紮實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與西北空管局、中國航油西北公司聯合開展省級定點幫扶工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民航方案”,開展“民航服務”,注入“民航元素”,貢獻“民航力量”,各項幫扶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堅持九抓一推進,鄉村振興有“譜”。西北局黨委堅持“九抓一推進”工作法,賦能鄉村振興。抓引領、抓銜接、抓創新,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研究制定鞏固銜接方案和年度幫扶計劃,定期召開專題會議並到村調研指導,壓實幫扶責任;創新開展“首乘服務+鄉村振興”實踐活動,探索行業幫扶新路徑。抓合力、抓精準、抓落實,發揮“西北民航鄉村振興合力團”抓手、載體、協同作用,凝聚“大民航”幫扶合力;緊扣監測、管理、幫扶“三環節”,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點”“面”結合推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展現民航擔當。抓作風、抓激勵、抓保障,完成第四批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壓茬輪換;以主題教育抓作風管理,加強農村黨支部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長效推進志智雙扶機制,通過技能培訓、助學幫教、道德評議、社會公益等形式留才引才育才,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隊”,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落實政策守底線,鄉村振興有“方”。動員各級幫扶力量認真開展致貧風險動態監測和分析研判,及時精準有效落實幫扶措施,對家庭有勞動能力的監測對象,全面落實開髮式幫扶措施;對無勞動能力的,做好兜底保障;對生活特別困難的和存在因災返貧風險的農戶,加強幫扶措施研究,逐步形成主動擔當,緊密配合,協同發力的防返貧協作幫扶格局,做到應助盡助、應幫盡幫。以五好家庭、星級文明戶、五美庭院等創建評比活動為契機,以道德模範為榜樣,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帶頭革除陳規陋習。舉辦“踐行黨的二十大 奮鬥青山綠水間”民航文化惠民主題活動6場次,線上線下觀看人數突破50萬人次,採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寓教于樂,弘揚“誠孝儉勤和”新民風。
發展産業促提升,鄉村振興有“數”。深挖幫扶村自然資源稟賦,做優做強特色主導産業的同時,發揮第一書記“組團服務”優勢,搭建組團聚智、共建共用的幫扶工作平臺,探索産業多元化發展路徑,幫助村級集體經濟培育綠色食品、有機農産品,實現農産品“進機場,上飛機”,不斷拓寬銷售渠道。2023年西北民航累計投入各類幫扶資金887.34萬元,其中購買陜西安康農産品321.73萬元。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因地制宜將美麗鄉村建設與發展庭院經濟相結合,把民航元素與鄉村旅遊相結合,深化農文旅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增動力添活力。
實施“五個點亮”工程,鄉村振興有“招”。一張藍圖繪到底,持續實施“五個點亮”工程,打造民航定點幫扶品牌。實施“民航知識點亮鄉村”,“民航文化廣場”“民航科普館”和“青少年戶外拓展營地”,已成為當地開展科普宣講,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主陣地”。實施“民航服務點亮鄉村”,以“首次乘機旅客”服務站為載體,宣傳民航服務舉措,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美好出行需求。實施“民航景觀點亮鄉村”,建設民航文化小廣場,設置民航元素景觀,打造旅遊新地標,讓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實施“民航愛心點亮鄉村”,累計援建“藍天書屋”“藍天電教室”6個,設立“藍天助學金”100萬元,舉辦“藍天夏令營”9期,舉辦民航知識進課堂50次,加強教育幫扶,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成長。實施“民航共建點亮鄉村”,協調西北民航派駐9縣13村幫扶幹部形成協作機制,倡議民航青年志願者到村開展幫扶活動,營造全行業助力鄉村振興的濃厚氛圍。
下一步,西北局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以及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引,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以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為底線,以為鄉村首次乘機旅客提供便利化服務為切入點,切實推動西北民航省級幫扶工作提質增效,堅決打好鄉村全面振興漂亮仗,為書寫新時代“三農”工作新篇章貢獻民航力量。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