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民航局啟動配備航空運輸防護設備專項工作,並修訂下發了《鋰電池機上應急處置指南》(MD-TR-2025-01)。
為了進一步紮實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防範鋰電池客艙內起火冒煙的突出風險,確保機組成員在緊急情況下迅速有效地處置特情,6月17日,陜西監管局組織召開鋰電池機上應急處置程式專題會。監管局領導,西北管理局和監管局飛標處、運輸處,轄區11家運輸航空公司客艙和安全管理部門主要領導參加會議。
會上,陜西監管局專業處室深入解讀了新版《鋰電池機上應急處置指南》,對航空運輸防護設備的配備、使用和培訓等專項工作要求進行説明和部署,通報了近期典型鋰電池不安全事件,並結合危險品專業教學視頻,針對完善機上處置程式、加強協同配合、強化訓練管理、嚴格落實安全程式等方面提出具體工作要求。管理局飛標處結合客艙安全形勢,進行了業務指導並提出工作要求。
最後,陜西監管局領導總結會議指出,這次會議時效性強,為航空公司做好鋰電池風險防範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導和專業建議。他強調,鋰電池的運輸安全問題日益凸顯,直接關係旅客生命與航空運輸安全。各單位要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將新版指南和專項工作要求迅速落實到實際操作中。一是,深入貼近實戰,強化人員培訓,提升機組成員處突能力。二是,加強溝通協調,實現駕駛艙與客艙高效聯動,形成防控合力。三是,健全制度體系,強化監督檢查,為航空安全運作提供堅實保障。
此次會議,進一步規範了鋰電池機上應急處置程式要求,為全面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深化安全治理築牢根基。後續,陜西監管局將動態評估管控各類運作風險,推動安全措施落實落地,確保防範化解重點風險工作取得實效。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