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資訊公開條例》(下稱《條例》)編制。報告所列數據統計期限自2017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本年度報告電子版可在中國民用航空局(以下簡稱民航局)政府網站資訊公開專欄下載。如有疑問,請與中國民用航空局綜合司聯繫。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西大街155號,郵遞區號:100710,諮詢電話:010—64092567。
一、工作概述
2017年,民航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圍繞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按照《政府資訊公開條例》、《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及實施細則的要求,緊緊圍繞人民群眾對民航工作的關注關切,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加強制度建設,拓展公開渠道,注重解讀回應,進一步增強公開實效,穩步提升政府資訊公開工作服務水準。
(一)創新工作機制,規範公開流程。
1.制發《民航新聞資訊工作管理辦法》。建立了資訊公開、政策解讀、新聞發佈、輿情回應四位一體聯動機制,並“嵌入”到局機關公文起草全過程;同時,要求重要的政策性文件不僅要公開,還要同步進行解讀。強化文件公開屬性的源頭把控,提升了公開的制度化、規範化水準。
2.建立月度例行新聞發佈制度。從2017年5月開始,每月中上旬舉辦民航月度新聞發佈會,圍繞民航安全生産運作情況、重要政策措施出臺、深化改革舉措及其他熱點問題、重要會議重大活動,開展政策解讀,及時回應輿情,正面引導輿論。
3.制發《民航行政機關主動公開基本目錄》。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要求,結合民航工作實際,制發《民航行政機關主動公開基本目錄》,明確了涉及民航局機構職能、政府公文、行政權力、統計數據等14類、44項需主動公開的政府資訊,進一步加大公開的力度。
(二)加強解讀回應,注重公開實效。
2017年,民航局圍繞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新機場建設、無人機管理、通用航空發展等熱點話題組織各類新聞發佈會9場,均邀請中央主流媒體參加;向主要媒體發送新聞通稿80多篇;受理主流媒體採訪20余次;通過政府網站發佈解讀回應稿件20余篇。經初步統計,2017年在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三大媒體上報道的涉及民航局重大政策措施、重要改革進展等達700余條。
(三)突出公開重點,拓展公開範圍。
1.行業政策和配套措施。全年共發佈了《國內投資民用航空業規定》(CCAR-209-R1)、《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規則》(CCAR-93-R5)、《定期國際航空運輸管理規定》(CCAR-277TR-R1)等行政規章16件,更新併發布了《已獲批准的民用航空産品和零部件目錄》(AC-21-AA-2017- 10R16)《危險品航空運輸批准和豁免管理程式》(AP-276-TR-2017-01)等規範性文件近100件。
2.行政檢查、行政處罰及涉企收費資訊。制發《民航局行政檢查事項清單》,公開民航行政機關536項行政檢查事項;公開《民航局中央級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目錄清單》,明確涉及民航的各類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名稱及政策依據;建立行政審批結果公開機制,全年共公開行政審批結果10萬餘條;建立行政處罰結果公開機制,全年共公開處罰資訊項超過800條。
3.民航局部門預決算和“三公經費”資訊。按照財政部統一要求,細化政府預算、決算公開內容,除涉密資訊外,全部細化公開到功能分類的項級科目,分別於2017年4月7日和7月21日在民航局政府網站公開了《2017年民航局部門預算》和《2016民航局部門決算》。在公開的部門決算中,詳細説明瞭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團組及人數、公務用車配置數及保有量、國內公務接待等有關情況。
(四)強化平臺建設,提升服務水準。
積極推進行政審批服務平臺建設,以民航局政府網站“網上辦事”欄目為依託,完成民航局所有行政審批事項網上辦事指南更新,添加申請材料示範文本、常見問題解答等功能,展現人性化頁面設計,不斷提升公眾訪問的滿意度和獲得感。2017年下半年起,已承載行政審批結果數據10.6萬餘條,使行政審批工作更可操作、可考核、可評估,使企業和群眾享受規範、透明、高效的政府服務。
此外,2017年12月,民航局政府網站開通了適航業務英文版行政審批預受理平臺,為民航國際行政辦事服務網路化、規範化發展做出積極的探索。
二、主動公開資訊情況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民航局政府網站共發佈各類資訊6406條。其中,民航局主網站發佈資訊2312條,英文網站發佈資訊291條,7個地區管理局子站發佈資訊3803條。
三、依申請公開情況
(一)申請情況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民航局機關共收到政府資訊公開申請257件,均為有效申請。
(二)答覆情況
現收到的257件有效申請均已辦結,其中按期答覆255件,佔申請總數的99%,延期答覆2件,佔申請總數的1%。
可以明確答覆公開屬性的申請:
1.公開的130件(佔申請總數的51%);
2.部分公開的32件(佔申請總數的12%);
3.不予公開的37件(佔申請總數的14%)。
屬於其他答覆類型的申請:
4.資訊不存在的22件(佔申請總數的9%);
5.不屬於本行政機關公開的10件(佔申請總數的4%);
6.告知其作出更改補充的13件(佔申請總數的5%);
7.告知其他途徑辦理的13件(佔申請總數的5%)
2017政府資訊依申請公開答覆情況
四、資訊公開收費及減免情況
2017年,民航局未向申請人收取政府資訊公開費用。
五、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情況
2017年,共發生行政訴訟4起,民航局勝訴2起,敗訴2起。發生行政復議0起。
六、“兩會”建議提案辦理公開情況
2017年,民航局承辦的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全國政協委員提案共計155件,總量比上年下降14.2%。其中,9件涉及公共利益、公眾權益、社會關切及需要社會廣泛知曉的建議和提案辦理復文通過政府網站全文進行公開。此外,通過《中國民航報》“聚焦行業新常態 增強人民獲得感——全國‘兩會’建議提案回聲”專欄,以深度報道的形式先後刊載了20篇文章,共涉及建議提案124件,並編印了《回應人民關切 促進民航發展——2017年民航局辦理全國“兩會”建議提案系列報道彙編》。
七、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目前,民航局政府資訊公開工作取得了一定進展,但還存在一些問題。資訊公開制度還需要進一步細化、落實;依申請公開工作的規範化、法制化還需進一步加強;公開平臺及渠道有待進一步開發。
下一步,民航局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嚴格落實各項公開制度,加大資訊主動公開力度,規範公開流程。對照《民航行政機關主動公開基本目錄》,從資訊源頭把控,做到應公開盡公開。二是加強對依申請公開件的研究分析,特別是涉及公開件的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相關案例。通過增加主動公開內容來減少依申請公開數量;通過規範依申請答覆內容來減少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數量,進一步提高依申請公開工作的法制化、規範化水準。三是進一步拓展公開渠道,建立民航局政務微信,以更靈活多樣的形式發佈資訊、解讀政策、回應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