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資訊
“兩會”代表委員熱議建設民航強國

  在今年的“兩會”上,“建設民航強國”成為了民航業內外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來自民航領域的幾位政協委員除了各自準備的獨立提案外,還聯名提案,建議國家儘快出臺《關於加快發展民航業的意見》,從國家戰略層面來謀劃民航的發展乃至民航強國的建設,給予民航業更多的重視,把建設民航強國戰略納入國家發展的大戰略中加以推進和落實。

  全國政協委員、原民航局副局長楊國慶分析了建設民航強國所要面臨的挑戰,包括要真正把民航作為一個産業,大力度提升中國航空公司的國際競爭力,提升通用航空實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解決運輸方式存在的多種不協調問題等。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在2030年真正實現民航強國的戰略構想。

  全國政協委員、原民航局紀檢組組長嚴智澤建議,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報請國務院儘快出臺《關於加快發展民航業的意見》,確立民航戰略地位,制定未來10—20年的發展規劃,建立協調機制,引導國家優勢資源形成促進民航發展的合力,確立解決制約民航發展問題的保障措施,使民航更好地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實施全球戰略服務。

  全國人大代表、東航集團總經理劉紹勇説,建設民航強國要分為幾個步驟,需要民航業內外人士的共同支援。如果能夠將民航強國戰略列入國家戰略的層面,就和2020年實現小康社會的戰略規劃結合起來了,建設民航強國戰略與國家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是一致的。前10年是打基礎的階段,這個階段至關重要。

  全國政協委員、東航集團公司黨組書記李軍認為,航空公司是實現民航強國戰略的主力軍。但目前中國航空公司的問題多多,過度競爭、空域制約和抵禦風險衝擊能力弱這三方面的問題比較嚴重。航空公司的“強”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安全,二是服務品牌。由於航空公司是風險高度密集的企業,其發展尤其需要國家在稅費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援。

  此外,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航大學教授吳仁彪,全國政協委員、吉祥航空董事長王均金,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樂美真等民航業內外代表、委員也紛紛為建設民航強國建言獻策。

  向民航強國目標邁進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樂美真:現在的民航業越來越規範、越來越注重安全,也越來越人性化,正在逐步和國際接軌,這些成績的取得是非常可喜的。民航強國戰略具有實際意義,中國幅員遼闊,各地的交流不可能缺少民航的參與。

  全國政協委員、農業界代表許雷:“佔天不佔地”是未來交通運輸發展的大方向,天空是廣闊的、立體的,如果能合理安排,天空資源可以被人們更好地利用。希望民航今後能適當增加運力,研究各種新技術以降低飛行成本,由此就能降低票價,讓普通老百姓真正坐得起飛機,真正實現民航強國構想中的大眾化戰略。

  全國政協委員、文藝界代表余輝:我很看好民航未來的發展前景,也提出兩點建議:第一就是要保證安全。中國民航在安全上讓人比較放心,希望能把這種持續安全進行到底。第二就是要更多地向外界宣傳民航的文化,讓旅客對民航的發展有所了解,這會對民航強國戰略深入人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衛生醫藥界代表林嘉濱:中國民航要想實現強國戰略,要在治理航班延誤方面多下工夫。此外,如果民航和鐵路運輸能夠採取一種恰當的方式進行聯合、合作,相信這種“地對空”的方式會讓雙方都獲利,而如果只依靠降價來爭搶客源,造成惡性競爭,那麼其發展道路就會受到限制。

  作為一名民航報的記者,採訪今年“兩會”,我自然把更多的目光投給了民航業。

  相比而言,民航的話題似乎很難成為“兩會”上的熱點。但慶倖的是,“兩會”的代表、委員給了記者鼓勵和信心,用不同的方式告訴記者——我們熱愛民航、關注著民航。在採訪中,業內的代表都紛紛對建設民航強國的戰略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人大代表劉紹勇説,實現民航強國要堅定信心;人大代表于振發説,建設民航強國戰略應該納入到國家戰略中去;政協委員王均金説,民航強國戰略的實施可以促進國家經濟轉型。

  無論是怎樣的話語,是期待或是意見,都能從中體會到他們身在民航,紮根民航的那份用心與專注。也許,只有真正了解民航、熱愛民航的人,才會認真去思考這個行業的未來,也只有這樣,民航強國的戰略構想才更有可能儘早實現。

  在採訪一些業外代表的時候,講講建設民航強國的戰略成為“兩會”上一項必做的功課。每一次,我都期待著能夠得到代表、委員們對建設民航強國戰略的認同,也期望民航業能夠得到大家的讚許。感謝代表、委員們對民航的支援和關注,包括那些批評的聲音。

  或許,民航強國戰略構想的實現需要幾代人的共同努力,那就讓我們從現在起,向民航強國的目標邁進。

  全國政協委員、原民航局副局長楊國慶:

  建設民航強國面臨五大挑戰

  建設民航強國,在未來20年中將是中國民航發展的主要方向。要實現民航強國的目標,中國民航還要直面諸多挑戰。

  據楊國慶介紹,建設民航強國戰略構想的形成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上世紀90年代前期,當時在一次行業科技會議上就已經提出要在2020年實現民航強國,但這個時候提出的建設民航強國更多的是一個口號。第二階段是在2002年,這一年再次提到要建設民航強國,並較第一階段有了一些具體指標,當時這對全民航形成共識、凝聚全行業的力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階段就是現在,隨著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和學習實踐,和諧社會建設口號的提出以及民航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建設民航強國的認識在不斷深化,具體表現在人們認為真正的民航強國要體現以人為本、和諧發展、健康發展、環保綠色,具備硬實力和軟實力。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民航受到的影響比較大,這就讓民航業更進一步認識到民航發展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行科技創新的重要性。

  楊國慶認為,當前提出建設民航強國的戰略非常及時,也非常必要。他説:“這一次我們在經過充分研究後提出建設民航強國的戰略構想、戰略任務以及具體規劃,與前兩次相比,更符合民航的實際,也更全面。”

  然而,要實施民航強國戰略,中國民航還將面臨諸多挑戰。楊國慶分析,挑戰主要集中在五個方面。第一,要真正把民航作為一個産業,從國家層面對其進行戰略定位,沒有戰略定位,民航強國戰略的完成是困難的。“換句話説,這不是單純一個行業努力就可以做到的,而是要作為國家戰略來實施。”第二,民航強國是國家與國家的比較,民航強國的國際競爭力非常重要,因此必須加大力度提升中國航空公司的國際競爭力,提高中國民航在國際民航事務中的地位。中國的航空運輸總量雖然在世界排名第二,但國際運輸卻只排在了第十位,“個人認為,我國的航空運輸企業和世界上頂尖企業的距離是在逐漸拉大的,因此如何遏制差距,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與國家的綜合實力如何相適應,這些都是我們接下來要做的。”第三,我國的通用航空目前處在一個較弱的水準,與先進國家甚至相對不發達國家相比都還有很大差距,“在通用航空方面我們需要努力的還太多,這為我們在2030年實現民航強國的目標帶來了極大的挑戰。”第四,當前我們科技創新的能力很弱,設施設備都依靠進口,在中國的大飛機還在研製階段時,一些先進國家的新一輪科技創新已經在實施。“我們要想超越他們,就要加大力度解決如今我們在機制、人才、科技上的多方面問題。”第五,我國目前的運輸方式存在多種不協調,支線幹線不協調、客運貨運不協調、東部西部不協調、國際國內不協調等,“問題很突出,所以要加快支線航空以及低成本航空的發展,要與各種交通運輸方式有機銜接,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大眾化戰略,從而在2030年真正實現民航強國的戰略構想。”

  全國政協委員、原民航局紀檢組組長嚴智澤:

  將民航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

  今年“兩會”,來自民航領域的幾位政協委員除了各自準備的獨立提案外,還有一個特殊的任務——聯名提案建議國家儘快出臺《關於加快發展民航業的意見》,從國家戰略層面來謀劃民航的發展乃至民航強國的建設。

  這份聯名提案的發起人——嚴智澤坦言,全體民航政協委員聯名的這份提案其目的主要是希望國家能給予民航業更多的重視,把民航強國戰略拉入國家發展的大戰略中加以推進和落實。

  嚴智澤表示,目前我國正處在一個經濟調整和轉型的關鍵時期,民航發展也處在一個由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轉化提升的關鍵時期,國家的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一次深刻的變革,民航由大國向強國的轉變同樣也是一場深刻的變革。在這樣一個關鍵時期,中國民航適時地提出民航強國的口號,人心所向。

  聯名提案強調了民航業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嚴智澤表示,在肯定民航重要作用的同時,也應該有清醒的理解和認識。經過改革開放多年的發展,中國雖然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民航大國,但發展水準還不高,依然面臨著更深層次的問題。空域資源不足;通用航空發展嚴重滯後,基礎支撐作用難以發揮;我國民航的國際競爭力較弱;支線航空不發達,基礎設施不健全;科技創新能力弱等問題都成為制約我國民航發展的方面。“以上問題,必須及時採取措施妥善解決,才能更好地滿足日益增長的航空需求,才能增強我國民航的國際競爭力,才能逐步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才能充分發揮民航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否則,民航很可能成為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經濟轉型的瓶頸之一。”

  嚴智澤認為,民航人要抓住當前機遇,堅持不懈地努力去解決問題,同時更需要國家把民航的發展作為整個交通運輸體系戰略的一個重要部分,統籌考慮,從政策層面推動民航強國戰略的發展。據他介紹,對於此次聯名提案的內容,民航業內人士已經統一了思想、達成了共識,同時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給予的很大關注,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援。“這次的聯名提案除了民航業內委員簽字以外,還得到了其他幾個界別以及其他省市委員的支援,包括上海、天津、新疆等省市的一些委員也簽字表示支援。”據悉,最終業內業外委員共17人在聯名提案上簽字表示支援。

  嚴智澤反覆強調,民航業的發展實質上是國家發展戰略問題,需要從國家戰略層面來謀劃,自上而下地制定民航發展戰略和中長期規劃,並以法律形式提供制度保障,為落實民航強國戰略提供一個更強大的動力,營造一個更好的環境。他建議國家發改委牽頭、報請國務院儘快出臺“加快發展民航業的意見”,確立民航戰略地位,制定未來10—20年的發展規劃,建立協調機制,引導國家優勢資源形成促進民航發展合力,確立解決制約民航發展問題的保障措施,使民航更好地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實施全球戰略服務。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商用飛機公司副總經理吳光輝:

  民航強國要有強大的航空製造業

  民航強國戰略將發展支線航空列為民航強國的發展趨勢和主要戰略。實際上,由於我國東西部發展不平衡、航空公司機隊構成不合理等因素,嚴重制約了我國支線航空的發展。

  但近日一則消息或許能夠稍微緩解各方對支線航空的憂慮。據吳光輝透露,可提供90個座位的國産ARJ21型民用支線客機目前已獲得240架的訂單,除27架為國外訂單外,其餘均為國內航空訂購。此舉或可緩解我國航空公司因機隊不合理的問題而導致的支線發展不平衡。

  吳光輝認為,有了國産民機的支援,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民航強國。他表示,只有大力發展支線航空,通過支線飛機將中小機場與幹線機場進行轉机連接,建立起中樞輻射式的支線運輸網路,才能極大地促進民航運輸業均衡發展。而建設民航強國,既要擁有發達的航空運輸業,又要擁有強大的航空製造業,兩者缺一不可,要協調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中航工業副總工程師孫聰:

  應加大對國産民機的支援

  日前,中航工業集團宣佈自主研製的我國首架大型民用直升機——AC313直升機將於3月在江西首飛。孫聰認為,國産大型直升機的起飛對建立和完善民航公共政策保障體系以及建設民航應急救援體系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對於民航強國戰略中政府服務戰略任務的完成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孫聰認為,我國航空運輸業雖排名世界第二,但發展不平衡,缺少國産民機的支撐。民航運輸業快速發展對民機的需求,沒有能夠有效地轉化為對國産民機發展的牽引,國家為民航運輸業發展提供的各類政策和資源支援也未能有效地轉移到支援民機産業的發展上。一個國家的民航運輸缺乏國産民機支撐,是不可能真正成為民航強國的。

  孫聰建議,國家在資金、政策等方面加大對民機科研的支援力度,並研究制定加大國內航空公司購買國産民機的支援政策。

  全國人大代表、東航集團總經理劉紹勇:

  建設民航強國要堅定信心

  劉紹勇對於民航強國戰略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説:“民航強國不僅是我們這代人,而是幾代人的期望,這需要我們這一代人和以後幾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夠實現。”

  在建設民航強國的過程中,劉紹勇強調要將其分解為具體的幾個步驟,要對每一步的具體事宜都進行科學化的設計。同時,伴隨著社會進步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航空業、航空製造業和航空運輸業的進步,民航也要不斷地完善和修改戰略規劃。民航強國戰略單靠某一個行業、某一個公司來實施是遠遠不夠的,民航強國也不僅僅是依靠航空公司、機場和空管就能夠實現的,它的實現需要民航業內外人士的共同支援。他建議,如果能夠將民航強國戰略列入國家戰略的層面,對於建設民航強國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劉紹勇説,民航強國戰略應該和2020年實現小康社會的戰略規劃結合起來,因為二者的目標是一致的。而前10年則是打基礎的階段,這個階段至關重要。劉紹勇還特別強調,堅定信心是實施民航強國戰略的必要條件。

  全國政協委員、東航集團黨組書記李軍:

  建設民航強國 航空公司是主力軍

  在建設民航強國的戰略構想中提到,要形成航空公司強、機場強、空管強、服務保障強以及通用航空系統強,各運作主體相互支撐、戰略協同力強的發展格局。其中,把航空公司強放在了首位,足以見得其對實現整個強國戰略構想的重要性。李軍在“兩會”小組討論間隙接受採訪時表示,民航強國,公司領先,航空公司是建設民航強國的主力軍。

  李軍認為,航空公司是航空運輸體系中的主體,處於市場的最前端,因此實現民航強國必須要航空公司先強起來。但目前中國航空公司的現狀卻是問題多多,這其中,過度競爭、空域制約和抵禦風險衝擊能力弱這三方面的問題比較嚴重。

  李軍表示,從航空公司本身説,安全是頭等重要的大事,沒有安全就談不上發展,因此首先航空公司的安全保障體系要強。另外就是服務品牌要強,我國航空公司的品牌弱,盈利能力差,國際競爭能力也處在劣勢,應該努力建立我國航空公司的國際品牌,因為具有強大國際競爭力的航空公司,是我國建設民航強國的首要標誌。從航空公司發展的環境和政策的支援方面説,民航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戰略性作用,但由於航空公司是風險高度密集的企業,尤其是石油風險和市場波動,都會對它産生巨大衝擊。因此航空公司的發展尤其需要國家給予大力支援,需要國家創造有利於航空公司發展的大背景、大環境,並且在稅費政策等方面適當給予支援。“航空公司經營好了,一定會帶動和支撐整個民航業乃至社會經濟的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原民航局總飛行師于振發:

  民航強是國家強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為一名老民航人,于振發對民航強國戰略感觸頗深: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民航就談不上是一個強大的國家。中國要發展成為強國,如果缺少了強大的民航就不完整了,民航強是國家強的重要組成部分。

  于振發認為,縱觀世界發達國家,在其發展經濟的過程中,都會強化民航的作用。這是因為經濟的發展不能缺少空中運輸這種便捷的交通方式。現在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招商引資過程中,民航更成為一種必備的條件。“民航象徵著一個國家的強大,象徵著一個地區的發達。”同時他也認為,民航強國的戰略構想僅憑藉民航單方面的努力還是不夠的。現在最關鍵的兩個問題制約了民航的發展,一是空中管制制約嚴重,民航可用的空域資源太少。特別是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的空域問題嚴重影響航班正常。二是通用航空薄弱。針對這兩個問題,于振發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一是在和平時期應該充分利用空域,使其能夠充分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二是希望國家能進一步提高對民航業的重視程度。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航大學教授吳仁彪:

  人才是建設民航強國的關鍵

  談到建設民航強國的關鍵,吳仁彪表示,最關鍵的就是人才,尤其是領軍人物。“即使理念再好、思想再先進、目標再宏偉,沒有人才這些都是空談。”

  吳仁彪認為,目前我國民航業主要缺乏三方面的人才:一是有創新意識的高端管理人才;二是科技創新的領軍人物,包括學科帶頭人;三是技能熟練的一線人員,如飛行、機務、空管等。他還建議,中國民航要爭取在國際民航組織裏有話語權,要讓專家積極參與國際民航標準、法規、條例的起草和制定工作。他認為,“專家強”也是民航強國的主要標誌之一。

  吳仁彪建議,建設民航強國戰略需要民航局與國務院和有關部委多進行溝通,也可以充分利用政協這個平臺,力爭把民航強國戰略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此外,民航還要加強與社會大眾的溝通與交流。如此一來,全國都會關注民航、重視民航,這對中國民航的發展非常有利,從而也為實現民航強國戰略打下了最堅實的基礎。

  全國政協委員、吉祥航空董事長王均金:

  轉變發展方式 建設民航強國

  王均金認為,民航強國戰略如果能夠得以落實,對中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強區域協調都將具有重要的意義,也必將會促進社會就業,帶動相關服務業起到積極的作用。

  王均金認為,當前正值我國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時期,在此背景下,中國民航應該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與國家各相關部門協同配合,共同推進民航事業的發展。國家也應充分認識到民航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發揮民航在旅遊業、資訊技術、航空製造、現代服務業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同時,在建立公共交通網路、振興老少邊窮地區的過程中,發展民航意義重大。

  作為民營航空公司的領頭人,王均金在談話中稱國企和民企應該在民航強國的戰略下發揮各自的作用。我國的航空公司多種所有制並存,運營機制有所區別,在民航強國中所發揮的作用也不相同。他強調,國企是民航強國的重要力量,國企的強盛可以帶動相關方面的共同發展,也就是“龍頭”要強。而民企則應充分發揮其創新能力。國企民企互相促進,對民航業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附件:

  •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西大街155號(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