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民航與人們的生活聯繫愈發緊密,兩會代表委員關於民航的建議、提案等越來越多,在全國政協委員、甘肅民航機場集團監事會主席趙金雲看來,這反映出各地對民航發展越來越重視,“兩會代表委員和人民群眾對民航的關心與關注,既是動力,也是壓力,唯有把我們的機場建設好,把民航事業發展好,才能更好地為他們提供服務,更好地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趙金雲説。
近兩年,甘肅省的經濟形勢並不樂觀,但甘肅民航卻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自2015年回歸省管以來,甘肅省民航機場集團航空運輸生産節節攀升。旅客吞吐量已從2014年的751萬人次增加到2017年的1441萬人次,年均增速超過了24%。所轄機場均放量增長,蘭州機場已成為千萬級大型機場,敦煌機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50萬人次大關,嘉峪關機場、慶陽機場、金昌機場、張掖機場也持續發展。趙金雲表示,面對快速發展的態勢,甘肅省對民航有了更多的關注與期待,希望民航真正發揮“聯通”作用,從而帶動地方經濟加快發展。
對於甘肅省來説,的確有著發展民航的迫切需要。趙金雲介紹,就甘肅省內地區而言,與東部發達地區的3小時經濟圈不同,甘肅省地域狹長,蘭州與其東向、西向、南向的地級市間的汽車車程都在8小時以上,而且沒有鐵路連接,更顯出發展民航的必要。“而且,隴南等支線機場所在城市下轄縣中很多地方發展落後,大都為貧困縣。機場帶來的人流、資金和資訊能很好地推動經濟發展和産業升級,達到1:8的投入産出比。因此,加大這些地區的民航發展力度對於推動經濟增長乃至做好扶貧工作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趙金雲説。
趙金雲告訴記者,受自身條件所限,甘肅省近年來希望通過文化和旅遊融合來發展經濟。甘肅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比如全國四大石窟就有兩個在甘肅。在今年甘肅省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也指出要大力發展旅遊業,並要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有所作為,“這兩項業務恰恰都是與民航高度關切的。如果沒有民航提供運力保障,大力發展旅遊就是一句空話”。
如今,甘肅省已經建立了聯通各地的航線網路,為國內外遊客的往來提供保障。截至2017年底,甘肅省民航機場集團國內外通航城市累計達到102個,執飛航空公司42家,駐場運力增加到18架。其中,開通了26條國際和地區客運航線,3條國際和地區貨運航線,通達至歐洲、西亞、日韓、東南亞等25座“一帶一路”沿線城市。
不僅如此,甘肅民航機場集團也在旅遊業務發展上下大力氣,形成了“機場+”的行銷模式,通過聯合政府旅遊相關部門、航空公司、旅行社、酒店、景區等各方力量,積極研發産品,共同開展市場行銷推廣,在敦煌、嘉峪關、張掖等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實現了甘肅省支線機場夏秋旺季旅遊包機增加、冬春航季“機場+”産品熱銷的良好態勢。同時,“旅遊集市”“體驗飛”“超值遊”等行銷産品,網際網路推廣、全員行銷等行銷形式也在不斷多樣化、深入化。
敦煌是甘肅省的一張對外開放的名片。如今,敦煌機場建立起覆蓋“早、中、晚”出行時刻的蘭州-敦煌空中快線和“蘭州轉机、通達全國”的航線網路。不僅如此,敦煌憑藉獨特的旅遊資源也吸引了很多國際旅客,每年舉辦一次的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使甘肅與世界的連接更緊密。“為此,敦煌航空口岸的建設與開放工作積極推進,這也將大大助力甘肅旅遊業的發展”。趙金雲同樣希望政府能給予支線機場更大的支援力度,讓它們“輕裝上陣”,實現快速發展。
趙金雲介紹,同敦煌機場一樣,甘肅省民航機場集團所轄機場都在加快建設步伐,不斷發揮動能。蘭州機場已按照滿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38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0萬噸的目標開展三期擴建;蘭州機場距離市區70多公里,市區到機場的城際鐵路的開通使路程縮短到四十分鐘;中川機場人臉識別系統正式啟用,率先步入了“刷臉登機”時代;金昌、張掖等支線機場新航線開拓力度進一步加大……
與此同時,甘肅民航機場集團持續做好安全保障工作,不斷提高機場服務水準,用真情服務為廣大旅客打造溫馨旅途。“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組組數字,折射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系列變革和成就,根本是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的滿足感、獲得感。我們也希望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讓航空飛行能惠及更多民眾。”趙金雲説。(《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