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資訊
《中國適航報告》連載之二十

  “四小虎”藍天顯風采

  劉斌

  編者按

  歷經十余載,國産ARJ21新支線飛機終於飛上藍天,即將為我國民航業的發展譜寫新的樂章。作為中國自主研製成功的首款渦扇噴氣飛機,它經由中國民航局第一次完整、嚴格地按國際標準進行適航審定,並頒發了型號合格證。

  對於國産民機製造和適航審定工作,習近平總書記近期也作出重要批示:國産ARJ21支線飛機取得型號合格證,是我國航空工業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廣大參研參試和適航審定人員為此付出了艱辛努力。研製大飛機承載著幾代中國人的夢想,前面的路還很長,挑戰還很多、很嚴峻。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繼續弘揚航空報國精神,總結經驗,迎難而上,在做好ARJ21飛機後續工作的同時,全力推進C919大型客機項目,讓中國自主研製的大飛機早日在藍天上翱翔,成為彰顯中國裝備製造實力的新名片。

  在中國民機事業艱難前行的過程中,您是否想知道,中國民航適航“國家隊”究竟是如何團結拼搏、攻堅克難,與中國商飛共同打造中國大飛機的先遣機——ARJ21-700的?本報特別推出專版,將陸續選載由著名報告文學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劉斌采寫的長篇報告文學《中國適航報告》。

  《虎之頌》

  虎為“百獸之王”,威風、果敢、勇猛。

  虎也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之一,在燦爛豐富的虎文化中,虎是威嚴和力量的象徵。虎的雄風、虎的膽魄、虎的氣勢讓人們津津樂道,“英雄虎膽”“如虎添翼”“虎踞龍盤”“臥虎藏龍”等頌辭讚語比比皆是,虎的故事説不完、道不盡。當然,也有負面的虎,你懂的,另當別論。

  在采寫《中國適航報告》的日子裏,筆者與中國民航適航“國家隊”隊員們頻繁接觸。有一次在華東管理局上海適航審定中心(下稱“中心”)召開的座談會上,人們只要談起中國民航試飛團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談起中國民航年輕的試飛員和試飛工程師的成長故事,言辭中就充滿喜悅和自豪,讚不絕口。特別是對試飛員趙志強、張惠中以及試飛工程師徐駿馳、張海濤、屈展文、吳浩文等6位年輕人在ARJ21-700飛機型號合格審查中的突出表現由衷敬佩,充滿期待,稱讚他們是中國民航試飛隊伍中朝氣蓬勃的“小虎隊”,而4位試飛工程師則被譽為年輕有為的“四小虎”。

  採訪他們之前,筆者查閱了厚厚的《ARJ21-700型飛機型號審查報告》,其中在試飛、性能專業組243個科目審定試飛統計表上,《試飛工程師》一欄赫然寫著他們的名字:徐駿馳、張海濤、屈展文、吳浩文。在座談會上,他們斯文有禮,靜如處子,談吐儒雅。讓人絕對想像不到,正是這4位年輕人在萬米高空的試驗飛機上,在大洋彼岸的嚴酷培訓期間,在險象環生的高風險試飛科目中,在大漠深處風沙瀰漫的惡劣環境裏,在零下40攝氏度高寒、零上40攝氏度高溫的極端天氣下,滿腔熱血,處變不驚,專業精進,挑戰極限,虎虎生風,威震藍天。

  “將理想寫在藍天上”

  這4位優秀的試飛工程師告訴筆者,他們趕上了好時代,為了讓中國大飛機早日騰飛,要把自己的一切獻給祖國,將理想寫在藍天上。

  他們説:“我們是幸運的‘80後’,我們要用不一樣的行動,書寫自己不一樣的人生。”

  他們説:“長期出差牽掛親人、想念孩子,但只要一聲令下,我們不説二話,立即出發。”

  他們説:“得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祖國培養我,自己就該珍惜時機,珍愛崗位,用實際行動付出和奉獻。”

  他們説:“我們不是4個人在戰鬥,試飛員是我們的‘鐵血兄弟’,團隊就是我們的家。”

  他們説:“如果有人問ARJ21-700飛機怎麼樣?我們會自豪地告訴他:很安全,因為我試飛過!”一句句充滿豪情的回答令人感佩,不愧為適航國家隊的“四小虎”!在筆者看來,不必借黃山神筆峰的管毫,不必蘸濤濤東海來研墨,更不必搜腸刮肚、粉飾雕琢,只要將“四小虎”真實與自然的本色流於筆端、躍然紙上,就是實實在在的一篇《虎之頌》。

  開篇之首,筆者也要向錢惠德、周成剛、揭裕文、張彤、趙濤、金奕山等人致以敬意,因為他們正是“四小虎”的領路人和職業生涯中的指導教練。

  徐駿馳:抓鐵留痕的“飛虎”

  徐駿馳,1978年生,上海適航審定中心飛行性能室高級工程師。隨著ARJ21-700飛機在北美五大湖自然結冰試飛成功的喜訊傳出,試飛工程師徐駿馳越來越受關注,人們稱讚趙志強和徐俊馳是“最佳組合”。正是依靠兩個人的默契配合,這次試飛最終獲得了成功。

  小徐給人的第一印像是那張充滿陽光的娃娃臉,還有他對未來世界充滿探尋渴望的深邃目光。在一次學術研討會上,他的演示和發言讓筆者眼前一亮,刮目相看。徐駿馳大學畢業後,在海南航空公司飛行運作一線搞飛行品質監控,2007年下半年應聘來到上海,先在中心當了兩年觀察員,也就是審查實習生,跟在老同志後面觀看學習,沒有發表審查意見的資格。他感慨説那兩年的收穫大,跟著師傅學,獲得了書本上沒有的寶貴經驗。

  兩年之後,徐駿馳正式當上審查員代表。第一次任務是審查配平和飛行手冊,規章條款分給他四條半,徐駿馳掰開揉碎了深入理解,認真踏實地完成了任務。中心非常重視員工培訓,先後派徐駿馳兩次前往美國國家試飛員學院,第一次是跟著揭裕文主任、張彤副主任學習了6周;第二次則作為領隊,帶領2位試飛員和3位試飛工程師參加培訓。回國之後,徐駿馳又到位於北京的中國民航總醫院進行低壓氧艙培訓。2012年2月29日審定試飛工作開始後,領導交辦的工作、科目他都積極主動參與,恪盡職守,其測取的數據均有效。

  2012年9月,徐駿馳、屈展文飛高風險科目——失速。幾乎每天他們都要飛20多次失速,飛機拉升再下降,會出現一個掉高度的過程,飛機偶爾還會發生大的滾轉,給人的生理和心理帶來了比較大的壓力。

  經過失速科目的考驗,他們在身體和心理上都過關了。多達幾百次的失速試飛,飛機不停地拉升,再掉高度。人在機艙內失重,身體會飄起來,而在飛機拉升時身體又往下壓。飛機還不時出現滾轉,人被折騰得翻江倒海,就好像有一雙兇狠的手在抓弄擠壓胃部,一般人都受不了,會不停地嘔吐。但徐駿馳仍咬緊牙關計算著飛機失速的次數。有一回在數到第32次的時候,他覺得實在控制不住了,強忍著問試飛員張惠中:“還要做幾次?”張惠中説:“還有兩次就完成全部測試了,堅持住!”徐駿馳點點頭,以最大的毅力繼續數著“33”“34”……在那段日子裏,為了在飛失速時減少胃部反應,他每天都有意減少飯量,中午不吃主食。在試飛過程中,實在沒有食物可吐,最後吐出來的是絲狀的淡黃色黏液,那是胃液。即便臉色像列印紙一樣白,徐駿馳仍然手扶著工作臺,緊盯顯示屏,一絲不茍地記錄數據。

  2014年7月中旬,徐駿馳又在ARJ21-700飛機上參與了“縮小最低垂直間隔”科目試飛。這在國內是第一次,旨在檢驗飛機性能,以便日後更有效地利用空域資源。小徐是個有心人,善於動腦筋,他研發了一個小軟體,可以在手機上操作,保證目標值恒定不變,在不同載荷重量下測試飛機爬升高度的變化值,在這個試飛科目中作出了貢獻。而類似這種通過巧思創新保證測試數據有效的事例還有許多。

  張海濤:智勇兼備的“臥虎”

  張海濤,1981年生,籍貫北京,在新疆長大。他在南京航空航太大學發動機專業本科畢業後,繼續在南航和英國一所大學攻讀學位,3年獲得兩個碩士學位,本碩共讀了7年。2007年回國後,他來到民航華東管理局上海適航審定中心發動機研究室。2009年底,ARJ21-700飛機進入局方審定試飛階段,張海濤被選拔到“國家隊”做試飛工程師。2011年開始試飛,張海濤負責發動機方面的試飛科目,到嘉峪關進行大側風試飛,在青海格爾木進行高原試飛,去陜西閻良進行濺水試飛。此外,他還飛過發動機空中啟動及空中停車、熱燃油、高風險的失速和起落架擺震等科目。

  一個飛行員飛一輩子可能都沒有遇到過一次發動機“空中停車”,而張海濤和試飛員一天甚至就要飛幾十次“空中停車”,以試驗發動機在不同的極端情況下的性能,關閉之後還要能夠快速重新啟動。

  嘉峪關大側風的氣象條件可遇不可求。他們在當地待了20多天,風沙瀰漫,一直等到側風條件符合後才進行飛機起降。

  飛機在著陸進近時,要具備一定的速度和高度,這中間會有一個時間差,不容易掌握。同時,他們還要在飛機上監控各種技術參數以及發動機的響應。

  大側風試飛是測試飛機在大側風條件下的性能。要測試發動機氣道的進氣效率,逆風最好,進氣效率最高,而側風會使發動機進氣效率降低,産生進氣畸變,造成喘振失效。

  試飛的難點在於合適的氣象條件不好遇到,感測器的許多探頭會因被風沙堵死而失效。如果沒有備品更換,試驗就做不下去,無法獲得有效數據。

  由金奕山博士負責的噪聲科目風險也很大。閻良當地有一座規模很小的通航機場,跑道長度不夠,飛機配了大重量下降,要在接近測噪聲的點後,再把飛機拉起來。為了通過這個測試,飛機需要下降至離地面只有十幾米的高度,而當再度拉起時,機尾都接近麥田的麥穗了。國內第一次測噪聲,既要保證飛行安全,又要離測試點近,以獲得有效數據,整個過程還是很驚險的。在試飛中,張海濤感覺就像坐過山車一樣,還得緊張地調整試飛方法,滿足工程需求,測試和採集有效數據。

  試飛期間,張海濤還在條件艱苦的西北地區經受了磨煉。六七月份青海格爾木高原的蚊子有劇毒,一旦被咬,相應部位就會腫起來,甚至持續一個多月,回到上海還發炎流膿。但像這樣的試飛經歷對張海濤的個人成長助力頗多,與在辦公室伏案工作相比,張海濤獲得了許多主觀感受。特別是操穩科目,包括發動機停車失效,在地面上是想像不出來的,一些設想必須在空中獲得驗證。通過試飛實際體驗操穩、失速和失效,還會促使申請人更加努力地改善設計,同時促使局方更好地完善試飛方法,以處於理想的試飛狀態。

  通過參與試飛工作,張海濤對中國民航的適航安全理念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同。對於飛行安全的重要性,人們在地面上是體會不深的,而在試飛的過程中體驗極端條件下如何面對系統失效,就會發現飛行安全實在太重要了。例如,人為關停一發,另一發失效,飛機便沒有安全裕度,因此需要採取許多相應的改進措施,制訂風險對策預案。

  屈展文:迎難而上的“猛虎”

  屈展文,1985年生,湖南人,2003年進入南京航空航太大學飛機設計專業學習,本碩連讀,畢業後來到上海適航審定中心。他説自己很幸運,趕上了國家發展大飛機的時代。2011年去美國培訓,屈展文系統學習了適航規章條款,接觸了許多機型,對適航審定有了深入了解和直觀感受。回國後,他參與ARJ21-700飛機的適航審定工作,試飛的第一個科目是空速校準,這也是常規科目。而第二個科目則是高風險的失速。

  屈展文飛失速,沒對家裏人説,因為不想把壓力轉移到家人身上。他只是告訴父母和愛人,試飛有風險,但風險是可控的。回家後,屈展文不談工作,有時間就陪愛人進公園、逛商場。新婚燕爾的妻子看到丈夫陽光、輕鬆的狀態,也就放心了。

  當試飛工程師要過心理關,這是一個讓自己的信心逐步增強的過程。首先是對飛機本身的信心。ARJ21-700飛機是經過CCAR-25部嚴格審查的,流程嚴格把關,地面試驗是嚴格的,系統設備是先進的,一直到最後的試飛試驗,這麼長的流程走下來,對於飛機的安全信心也就建立起來了。第二則是對團隊的信心,試飛員與試飛工程師要一起去美國培訓,建立兄弟般的友誼。而一個架次一個架次的操作,讓大家對整個團隊的信心越來越強,志同道合,共擔重任。

  當然,儘管做了大量的風險管控工作,但在試飛過程中肯定會有想像不到的意外情況發生,因此從事試飛審定工作,首先要過心理關。普通人坐飛機有時都難免擔心,而試飛員和試飛工程師還要進行極限邊界飛行,將風險留給自己,為公眾提供最大的安全保障。沒有風險就不叫試飛,飛機一旦離開地面,就意味著會伴隨風險,何況還有一個“試”字。事實上,飛機都是“飛”出來的,安全也是“試”出來的。

  屈展文説:“如果過不了心理關,就上不了試驗中的飛機。”旅客搭乘航空公司的航班,空姐會送來各種飲料和可口的餐食。但在試飛時,由於飛機不停顛簸,機上人員還要穿著能夠防火、防靜電和防輻射的連體裝,夏天汗如雨下,格外難熬。此外,機艙裏滿是儀器設備,連地板都是簡裝的,上廁所沒有扶手,馬桶裏放個塑膠袋,設施非常簡陋。但對於這些適航“國家隊”的隊員來説,一旦上了飛機就只想著試飛科目,其他一切都被淡化了,等到返航歸來後才知道有些經歷驚心動魄。

  吳浩文:快速成長的“乖乖虎”

  吳浩文,1984年生,上海人,2006年從上海交通大學電子資訊與電氣工程學院儀器專業本科畢業,2009年從上海交通大學航空航太學院導航、制導與控制專業碩士畢業,隨後來到了上海適航審定中心。

  2013年,吳浩文試飛了第一個高風險科目:飛機電源系統應急供電。第一次上試驗中的飛機,他也有些緊張和擔心,想到科目將給飛機帶來的影響及後果,比如斷電後所有主要顯示資訊都沒有了,5塊顯示屏只剩下2塊,飛機上大部分系統都不能工作,通信系統和無線電導航系統各只剩下1套,面臨的最大風險則是對外界環境的感知沒有了。此外,液壓系統3套中只剩下1套,沒有備份;機上空調系統以高原模式運作,無法進行增壓,直接的感受就是氣壓低,讓人呼吸困難。飛機在三四千米的高度飛行,人可以用氧,也可以不用氧。但在1萬米的高度,人一定要用氧氣,否則大腦會形成血栓,5秒~10秒便會失去意識。正常航班在萬米高空中飛行都是經過增壓的,所以旅客感覺不到缺氧。在電源系統斷電後,飛行員要做的是馬上降低飛行高度,恢復到三四千米以下,同時啟動應急發電機,由飛機高速飛行形成的氣流帶動,並結合直流蓄電池,共同給飛機供電。充滿電的蓄電池可工作30分鐘~40分鐘,因此要求在30分鐘之內,飛行員必須找到機場,讓飛機安全著陸。

  這個科目飛了兩個架次,都一次順利完成。

  吳浩文在飛機上的工作任務是按照試飛任務卡執行試飛流程,監控飛行數據、機上系統狀態和飛機環境狀態,包括兩塊顯示屏,一塊顯示飛行數據,比如高度、速度,另一塊則顯示告警資訊。此時,全機主電源喪失,會出現許多告警資訊,滿屏紅色。兩位試飛員和兩位試飛工程師需要分工協作,一邊監控飛機,一邊觀察機外環境,飛機應尋找最近的機場降落。

  這是吳浩文參與試飛的第一個高風險科目,飛機在應急供電情況下,不斷降低高度,最終在30分鐘內安全返回機場,嚴格按照規定的時間點落地。試飛取得了成功,這也是試飛員與試飛工程師密切配合的結果。

  朋友不止一次問吳浩文:“你為什麼喜歡試飛,試飛好玩嗎?危險嗎?”

  小吳則挺直了腰桿説:“我很自豪,我參與了ARJ21-700飛機的適航審定試飛。這款飛機很安全,因為我飛過!”

  (作者係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編審、中國作協2015年重點作品扶持項目《中國大飛機》作者)

ARJ21-700飛機(資料圖片)

屈展文與波音公司試飛工程師在進行大側風飛行試驗。

吳浩文進入試飛試驗機。

徐駿馳參加ARJ21-700飛機燃油系統負過載試飛科目。

張海濤在工作中。

  

  


附件:

  •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西大街155號(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