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資訊
《中國適航報告》連載之八

  勇挑重擔的川妹子

  劉斌

  編者按

  歷經十余載,國産ARJ21新支線飛機終於飛上藍天,即將為我國民航業的發展譜寫新的樂章。作為中國自主研製成功的首款渦扇噴氣飛機,它經由中國民航局第一次完整、嚴格地按國際標準進行適航審定,並頒發了型號合格證。

  對於國産民機製造和適航審定工作,習近平總書記近期也作出重要批示:國産ARJ21支線飛機取得型號合格證,是我國航空工業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廣大參研參試和適航審定人員為此付出了艱辛努力。研製大飛機承載著幾代中國人的夢想,前面的路還很長,挑戰還很多,很嚴峻。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繼續弘揚航空報國精神,總結經驗,迎難而上,在做好ARJ21飛機後續工作的同時,要全力推進C919大型客機項目,讓中國自主研製的大飛機早日在藍天上翱翔,成為彰顯中國裝備製造實力的新名片。

  在中國民機事業艱難前行的過程中,您是否想知道,中國民航適航“國家隊”究竟是如何團結拼搏、攻堅克難,與中國商飛共同打造中國大飛機的先遣機——ARJ21-700的?本報特別推出專版,將陸續選載由著名報告文學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劉斌采寫的長篇報告文學《中國適航報告》。

  走出夔門闖世界

  2016年首都勞動模範獎章獲得者、民航華北管理局適航審定處副處長李紅琳,在ARJ21-700飛機型號合格審查組機械系統和發動機動力裝置系統專業組工作了整整10年,她的表現和經歷一直被傳為佳話。

  隆冬時節的一天,陽光和煦,李紅琳提前到達約定的採訪地點——中國民航科學研究院適航科學技術研究所。鮮亮的鵝黃色羽絨服,一襲齊耳短髮,在和善樸素的臉龐上,一雙會説話的眼睛告訴我:在她的心靈深處,涌動著倔強、激情和朝氣,她的人生有著不一樣的精彩。如果走在人海如潮的京城繁華大街上,她可能看起來平淡無奇,如鄰家女孩一樣親切可人;如果是在美女如雲的重慶,她可能就像萬紫千紅中的一朵小花,在偏僻的角落裏散發著芳香。但是,在與她接觸交流之後,你會非常驚訝地發現,這個四川辣妹子何其了得。

  “像你這麼弱小的女子是怎麼喜歡上航空的?”我首先問道。

  “哎呀,劉老師,您是第二個問我這個問題的人。”她快言快語,“美國FAA駐上海辦事處的代表曾經也向我提過這樣的問題,那我就不得不先講講我的成長歷程。”

  “這正是人們想要了解的。能進行適航審查的人,都有著不平凡的成長經歷,你放開講吧。”我鼓勵她。

  在接下來的訪談中,筆者得知李紅琳是重慶人,在高考的時候,大部分同學將四川大學或重慶大學選為第一志願,她卻不一樣,想到自己從來沒見過飛機,更沒坐過飛機,因此非要走出夔門,出去見見世面。厚厚一大本全國高等院校目錄,父母沒有經驗,她也看得眼花繚亂。翻到南京航空學院這一頁,她的目光停下了,錄取分數線與她平時的模擬考試分數接近,於是便果斷地在第一志願欄中填上了“南京航空學院”(下稱“南航”)。其實,當時她壓根兒不知道南航的具體情況,更沒考慮過畢業後想從事什麼工作,自己喜不喜歡。

  之後,她進入了南航航空動力工程系,學的是發動機專業。她喜歡高等數學和物理、力學,在全係108名學生中,成績遙遙領先,年年拿獎學金。如何保持好成績?她説,唯有靠勤奮加刻苦,4年如一日,過的都是“四點(宿舍、食堂、教室和圖書館)一線”的生活。當本科畢業時,系裏推薦6名品學兼

  優的學生讀研,她名列其中。在讀力學研究生的3年中,她更加勤奮,論文被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的學報雜誌選用,中國力學學術年會還邀請她到煙臺參加會議。二十五六歲的學生與學界泰斗和名校博導們共聚一堂,人們還以為她是哪位教授的女兒。中國航太空間技術研究院的曲教授看中她是一個好苗子,對她説:“畢業後到我們這兒來吧。”李紅琳嫣然一笑,並未立刻答覆。當碩士畢業時,導師鼓勵她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她的倔強勁兒又上來了:“不讀了,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畢業後去哪?她未加思索便脫口而出:“北京。”

  她來到中國航太空間技術研究院,曲教授當即表示,要招她為門生。在走面試程式時,面試老師一聽是曲教授介紹的,忙説不用面試了,過幾天直接辦手續吧。看起來一切都是意想不到的幸運。可就在這時,一位在國航工作的老鄉對她説:“來民航吧,民航待遇好,有發展,還可以出國。”她拿不定主意了,不知該如何選擇。懷著對民航的好奇,最終她選擇了後者。為此,她向中國航太空間技術研究院的曲教授道歉。曲教授在電話裏劈頭就是一句:“你會後悔的,國家航太事業的發展前景有多大,你沒看到,可惜。”後來,她也曾聽説,就連博士生想進中國航太空間技術研究院都難上加難。

  就這樣,李紅琳懵懵懂懂地來到了民航,加入了ARJ21-700型號合格審查“國家隊”,一幹就是10年。10年來,從不熟悉到入門、入迷,再從入迷到成為專家,她走出了一條中國民航適航審定人才的成長之路。

  適航審定是直接關係到航空器安全的高技術工作,責任重大,專業性強。這樣的工作性質不僅適合其性格,而且也進一步培養了她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她邊學邊幹,不斷積累實踐經驗,勇於擔當,勇挑重擔,而機遇、挑戰、風險和成功也無時不在考驗著她。

  濺水試驗顯專長

  進入中國適航“國家隊”後,最初她被分在機械系統專業組,搞飛行控制適航審查。由於和她所學的發動機專業對不上,她有些力不從心。後來她轉到發動機動力系統組,專業知識終於派上了用場,工作也有些頭緒了。她很快就進入了角色,逐漸得心應手,與申請人交流溝通有自己的獨立思想和觀點,並且在濺水試驗、地面結冰短艙防冰系統機上地面試驗、大側風試驗和自然結冰試飛等科目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談到濺水試驗,其中的曲折和艱辛至今令她難以忘懷。發動機進氣道濺水試驗是民用噴氣客機適航審定的重要科目,主要驗證飛機在積水跑道上滑行、起飛和著陸過程中,飛機進氣道可能吸入的水是否對發動機穩定工作造成影響。

  為了確保這項試驗的開展,申請人中國商飛在西安閻良機場跑道上專門建造了長100米、寬8米、90%水面的水深超過12.7毫米的試驗水槽。這項試驗在國內屬首次開展,動靜大,影響也大,而申請人和審查方都沒有經驗。作為這項試驗的條款負責人,李紅琳在試驗前查閱了大量國內外相關規章和程式,仔細研究了美國FAA的相關諮詢通告,對申請人提交的試驗大綱、試驗構型評估報告、蓄水池材料、蓄水池的佈局及水深測量方案進行了嚴格的審查,從而確保試驗設備、試驗程式和飛機構型能夠滿足要求。

  2012年6月,烈日當空,天氣酷熱。李紅琳與隊友及申請人冒著高溫、頂著烈日,每天早上6時就上機坪,一幹就是一天,連續奮戰了七八天。由於前輪濺起的大量的水柱射向發動機,試驗失敗了。在夜深人靜時,李紅琳翻來覆去地睡不著,兩隻眼睛盯著天花板苦苦思索,問題到底出在哪呢?她為此徹夜不眠。

  為了滿足適航規章條款要求,申請人對飛機進行了設計更改,結果卻一直不理想。從2012年到2014年,濺水試驗始終困擾著李紅琳,成了她的一塊心病,令其備受煎熬。但為了保障飛行安全,飛機一定要符合適航標準。眼看ARJ21飛機離取證階段越來越近,可濺水試驗還是沒有結果,她心急如焚。最終,申請人決定去三亞機場進行實際的雨天滑行起飛試驗。李紅琳積極走訪空管部門、氣象部門,了解機場排水情況,在雨中測取數據。可試驗結果表明,三亞機場跑道的積水很少,根本不能滿足試驗要求。李紅琳和大家又返回西安閻良,一次又一次地用灑水車在跑道上灑水做試驗,最終取得了有效數據,試驗獲得了成功,ARJ21-700飛機能夠滿足在濕跑道上滑行、起飛和降落的要求。李紅琳的臉上有了笑容,多日的奔波有了滿意的結果,同事們又能聽到她歡快的歌聲了。

  投身科研結碩果

  ARJ21-700飛機在自然結冰試驗科目中有兩項試驗,均由李紅琳負責適航審定,一個是在哈爾濱做的結冰條件下短艙防冰地面試驗,另一個是自然結冰試飛。

  結冰條件下短艙防冰地面試驗是適航條款CCAR21.1093(b)(2)要求的一項重要試驗,目的是驗證在地面結冰或冰雨氣象條件下,飛機具有安全運營能力。這項試驗是ARJ21-700飛機獲得適航證必須跨過的門檻,也是進行自然結冰試飛之前必須完成的地面試驗。

  按照規章條款要求,飛機每台渦扇發動機必須在溫度-9℃~-1℃、液態水含量不小于0.3克/立方米、水滴平均有效直徑不小于20微米的大氣條件下,進行地面慢車運轉30分鐘,而發動機無不利影響。為驗證這個條款,首先要找到符合結冰條件的大氣溫度和液態水含量。

  歐美國家做這項試驗都有條件完備的實驗室,在裏面可以模擬出各種天氣情況、大氣溫度,液態水含量和水滴直徑等都可以調試出來,然後再把飛機放在實驗室內做試驗。我國目前還沒有這種實驗室,中國商飛走訪了許多科研院所,最後找到中航工業氣動院,決定與其合作研發一套地面結冰氣象條件模擬系統。中航工業氣動院是中航工業唯一的空氣氣動力研究與試驗機構,在産業發展過程中,利用其核心技術,曾設計、建造過多類不同尺寸和用途的民用風洞。中航工業氣動院有良好的前期技術儲備,特別是具備移動式風洞以及小型結冰風洞的研製經驗,可以為項目研製提供技術支援。

  2011年11月2日,地面結冰氣象條件模擬系統研製項目啟動。當時,正值哈爾濱進入高寒時節,室外溫度通常在-20℃。李紅琳與中航工業氣動院的李德宏、李忠義、魏然等同志以及中國商飛的同志們一道,在低溫的室外,迎著刺骨的寒風,調試風機壓力,測量水量、水壓、液態水含量以及水滴直徑,一站就是一天,一直堅持了3個多月。手凍僵了,搓一搓,搓熱了繼續測試;腳凍麻了,跺一跺、跳一跳,有了知覺就繼續工作。有時候,臉凍得像蘋果一樣紅,鼻涕、眼淚一起流,頑強拼搏的精神令人動容。

  最終,三方人員克服了技術難度大、時間緊、任務重、冬季室外施工不易等重重困難,終於成功研製了地面結冰氣象條件模擬系統,技術指標全部達到設計要求:

  1.噴霧可控液態水含量(LWC)達到0.3克/立方米~3克/立方米,水滴直徑(MVD)限制在15微米~50微米;2.在低溫環境中,設備安全運作一次成功;3.2.5米量級風洞在可移動架車上穩定運作,同時實現升降和軸線角度可調,克服了軸向力干擾和風洞在運作時的共振。其他各項相關設計和製造工藝也通過了適航試驗設備的符合性檢查,為ARJ21-700飛機短艙防冰系統地面試驗提供了可靠的設備保障。

  2012年2月11日,地面結冰氣象條件模擬系統通過了專家評審。2月26日,ARJ21-700 104架機從西安閻良抵達哈爾濱,在環境溫度-7℃的條件下,借助這套系統圓滿完成了短艙防冰系統地面試驗。3月7日,在哈爾濱機場,地面結冰氣象條件模擬系統再次啟動,創造了適合進行短艙防冰系統試驗的氣象條件,試驗數據符合規章要求。

  這個系統的成功研製與應用,標誌著我國在模擬地面結冰氣象條件領域填補了一項空白,掌握了短艙防冰系統地面結冰試驗的整套試驗方法以及低溫環境中的水模擬、控制和測量技術,對我國未來建立氣象試驗室具有重要意義,日後可為大飛機C919做同類項目試驗提供技術支撐。2015年,李紅琳與中國商飛、中航工業氣動院的同志們共同榮獲了上海市科學技術二等獎。

  自然結冰闖難關

  2010年~2014年,負責ARJ21-700飛機自然結冰試飛的大隊人馬連續4年在新疆尋找自然結冰條件,用心良苦,歷經艱辛。他們在冰天雪地中,冒著-20℃的嚴寒,圍著遙控車跑步取暖。機坪上沒有廁所,他們不敢多喝水,嘴唇乾裂,像刀割一樣疼。但他們一直未能遇上符合條件的環境,結不了冰,只完成了發動機進氣道結冰科目,而其他幾個專業科目試驗根本無法有效進行,這讓申請人感到一籌莫展。

  2014年初春,第4次自然結冰試驗未果之後,ARJ21-700飛機型號合格審定委員會在上海召開了重要會議。會場上氣氛異常沉悶,煙霧繚繞,許多人一根接著一根地抽煙,緊鎖眉頭,神經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飛了4年都沒遇到結冰條件,飛不出來怎麼辦?

  ARJ21-700飛機型號合格審定委員會主任、民航局適航司司長殷時軍一個一個點名讓大家發言。與會者的回答是一致的、堅定的:為了保障商業飛行安全,為了向社會公眾負責,必須飛!

  當問到李紅琳時,殷時軍司長説:“用間接的方式試驗,行不行?能不能達到規章條款的要求?”

  李紅琳冷靜地回答:“只有通過自然結冰試飛,飛行員才能感受到冰脫落的情況,在發動機振動參數發生變化時才不會誤操作。”

  殷時軍司長聽了李紅琳的回答,點頭表示贊同。他果斷地表明瞭自己的意見:飛機是飛出來的,只有在自然結冰的實際狀態下飛出來,才能飛出真實的性能,才能確保今後商業運作的安全。國內沒有自然結冰條件,只有到國外去找,出去飛!

  申請人中國商飛事前也進行了調研,在會上當即表示:逼上梁山,只有到北美去飛,赴加拿大溫莎,那裏是理想的自然結冰地區。

  2014年4月,ARJ21-700新支線飛機104號架機抵達北美後,立即進行了自然結冰審定試飛。作為自然結冰條件下短艙防冰系統、發動機風扇冰脫落、機體冰脫落3個試飛科目的適航審查代表,李紅琳在現場審查了整個試飛過程。試驗條件都是飛機臨界狀態,安全風險極大。李紅琳面對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憑藉多年的適航審查功底和高度的責任感,一絲不茍地深入研究每項試驗的細節,與試飛員、試飛工程師密切配合,其所負責的審查試飛試驗科目最終均符合規章條款要求,試驗數據有效。

  (作者係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編審,中國作協2015年重點作品扶持項目《中國大飛機》作者)

ARJ21-700飛機自然結冰試飛成功後凱旋歸來。(中國商飛公司新聞中心供圖)

李紅琳

自然結冰試飛圓滿結束後,審查組成員在加拿大溫莎合影留念。

  

  

  


附件:

  •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西大街155號(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