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資訊
《中國適航報告》連載之二十七

  為飛機編寫説明書的“忠誠衛士”

  ——記持續適航專業審查組組長石軍

  劉斌

  編者按

  歷經十余載,國産ARJ21新支線飛機終於飛上藍天,即將為我國民航業的發展譜寫新的樂章。作為中國自主研製成功的首款渦扇噴氣飛機,它經由中國民航局第一次完整、嚴格地按國際標準進行適航審定,並頒發了型號合格證。

  對於國産民機製造和適航審定工作,習近平總書記近期也作出重要批示:國産ARJ21支線飛機取得型號合格證,是我國航空工業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廣大參研參試和適航審定人員為此付出了艱辛努力。研製大飛機承載著幾代中國人的夢想,前面的路還很長,挑戰還很多、很嚴峻。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繼續弘揚航空報國精神,總結經驗,迎難而上,在做好ARJ21飛機後續工作的同時,全力推進C919大型客機項目,讓中國自主研製的大飛機早日在藍天上翱翔,成為彰顯中國裝備製造實力的新名片。

  在中國民機事業艱難前行的過程中,您是否想知道,中國民航適航“國家隊”究竟是如何團結拼搏、攻堅克難,與中國商飛共同打造中國大飛機的先遣機——ARJ21-700的?本報特別推出專版,將陸續選載由著名報告文學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劉斌采寫的長篇報告文學《中國適航報告》。

  什麼是“持續適航”?

  在市面上琳瑯滿目、林林總總的電子産品,都會配上一本使用説明書。比如,您要購買一部高檔的單眼相機,在包裝盒內就有一本厚厚的使用説明書,在使用相機時可以隨時查閱。如果您看不明白,只能説明編寫者沒有從使用者的角度去撰寫相關內容。

  説起持續適航專業審查,其實質就是從ARJ21-700飛機營運人的需求出發,審查申請人在設計和製造過程中所提供的安全保障技術基礎,繼而根據規章條款要求,編寫一套科學可行的使用説明書,即“持續適航文件”。

  中國民航適航“國家隊”持續適航專業審查組組長、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適航審定處處長石軍,就是ARJ21-700飛機使用説明書編制工作的局方審查工作負責人。作為適航管理者,石軍不僅有著儒雅的學者風度和航空工程師的敦實氣質,而且其落落大方的談吐和精準的術語表達也令人折服。

  在採訪石軍的過程中,他頭頭是道、邏輯清晰地分析了“持續適航”的概念,使筆者茅塞頓開,受益匪淺。當我請他深入淺出地向公眾進行表述時,他十分形象地比喻説:“持續適航專業審查組的主要工作就是編寫一套ARJ21-700飛機的使用説明書,即‘持續適航文件’,它包括運作和維護航空器所需的文件及適航限制等文件,而且要考慮到營運時的方方面面,必須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夠讓用戶一目了然。”

  通過深入採訪,筆者了解到,石軍所説的飛機使用説明書,寫起來並不容易,它其實是一整套科學、完整、實用的持續適航體系,要對公眾的生命財産負責,保障飛機安全,其中包括持續適航的設計體系,從設計伊始就要考慮日後在營運中的維護修理問題,明確飛機的使用限制和維修要求。同時,它還包括持續適航的文件體系,如維修要求類文件(維修大綱、審定維修要求和適航限制項目),運作類文件(飛機飛行手冊、飛行機組操作手冊、最低設備清單和載重平衡手冊、目錄、線路圖冊等)以及維修程式體系和培訓體系,共有15部。

  在對ARJ21-700飛機進行適航審查的“國家隊”中,持續適航專業審查組是所有工作組中第一個成立的,這也説明持續適航審查的地位十分重要。同時,它也總結了多年來國産民機的設計製造經驗和應吸取的教訓。過去,研製與運作部門的聯繫不夠順暢,飛機在使用過程中一旦出現問題,往往找不到解決方法,只能聯繫廠家。廠家的售後服務如果做得不夠完善,就會給各方帶來麻煩,而政府部門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並希望做好相關工作。

  在ARJ21-700飛機的型號合格審查中,有關部門根據CCAR-25部1529條的規定,成立了“持續適航”專業審查組,在飛機的設計和製造過程中就開始考慮後續運營及使用中的問題,比如適航限制該怎麼制訂,依據是什麼?如果規定飛機每年要停場3個月進行檢查,航空公司的商業利益會受到很大影響,但適航限制的時間短,出現安全問題怎麼辦?所以,專業審查組要把握一個準則,科學地制定適航限制標準。

  石軍帶領組員們,與上海航空器適航審定中心的戴順安博士、中國民航大學的賈寶惠教授等共同努力,在缺少經驗、沒有可參照模式的情況下,努力攻關,最終在民航局飛行標準司AEG小組的有力配合和支援下,撰寫完成了ARJ21-700飛機的使用説明書。

  一部指南十年功

  如果歷數ARJ21-700飛機型號合格審查的成果,持續適航體系的建立與飛機使用説明書的編寫完成,當屬其中之一。回首當初,實非易事,其中一個主要困難就是人才匱乏,只有石軍和戴順安兩人唱“二人轉”,後來中國民航大學的賈寶惠教授等人才陸續加盟。

  在審查初期,無論是在適航“國家隊”內部,還是申請人自身,石軍只要一提及“持續適航”的要求,大家因專業所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故只能沉默以對。有時二三十人的會場上鴉雀無聲,與會者均一言不發。

  問題到底出在哪?石軍最終找到了“痛點”所在:大家對“持續適航”的概念知之不深。於是,他從教育培訓入手,以改變申請人的觀念、提高認識作為切入點,並憑藉自己多年來積累的適航管理經驗以及美國FAA和歐洲EASA的標準,開展了“持續適航”的啟蒙教育。從持續適航的基礎理論定義與範疇、職責與管理,一直到持續適航的文件編寫與評審,進行了深入培訓和研討。大家普遍反映:石軍處長的培訓課講得通俗易懂,深入淺出,並結合工作實際,不僅提高了大家對持續適航重大意義的認識,也對持續適航的職責所在有了明晰的理解。

  在實際編寫持續適航體系文件的過程中,石軍帶領精幹的團隊,10年來專心致志,日夜伏案研讀,奔波于申請人與營運人之間進行調研走訪,總結中國民機走出國門的成功經驗,也冷靜分析國産民機在國外“走麥城”的慘痛教訓。為了使中國第一款渦扇噴氣飛機在其服役的科學生命週期內安全運作,他們與申請人一起反覆修訂文稿,費盡心血,編寫了一套科學可行的使用説明書。

  持續適航工作的亮點是從零開始,成功實施持續適航管理,進而使中國民航的適航審定能力得以提高。在飛機研製成功後,將相關運營情況納入到法規系統中尤為重要。它明確了適航限制的具體內容,第一是制定了強制執行的適航標準,第二是完成了支援持續適航運作的全部文件體系和各種手冊,第三是為持續安全運作提供了支援與保障。比如,在飛機正式營運後,一旦出現問題,航空公司馬上就能從相關文件體系和各種手冊中找到可操作的解決方法,這正體現出持續適航的成果。更直白地説,在飛機出現問題後,航空公司必須按照説明書提供的方法予以解決,不能擅自解決相關問題,一定要經過局方適航部門的批准。

  這套飛機使用説明書最頂層的設計是適航限制,包括需要強制執行的內容,且根據規章條款的要求予以制定。《飛行手冊》則是支援和配合型號適航審查的文件,在説明書裏同意和批准的內容都要被納入其中。

  持續適航文件的特點在於,它不是要用設備來做試驗,而是在飛機交付運作後使用,因此必然會涉及到維修問題。申請人(中國商飛)本身不是航空公司,沒有使用經驗,而管理維修部門了解飛機維修的有關標準、程式,其依據的使用説明書正表明瞭持續適航的符合性。

  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些年,持續適航審查工作所取得的具體成果可歸納如下:

  第一,編寫頒布了ARJ21-700飛機使用、維修及其他保持持續適航的限制、要求、方法和程式共50多項內容。

  第二,編寫完成了《審定維修要求》《飛行手冊》《飛機維護手冊》等15個文件,組成了一套科學、完整的ARJ21-700飛機使用説明書。作為營運人的航空公司可以按圖索驥,直接找到解決問題的可行性方法和方案,方便、實用、科學。

  第三,深入推廣了持續適航的理念,不僅強化了申請人的使用和管理理念,而且公眾也廣受教育。

  第四,培養了一批專業研究人員,充實了團隊力量,並促使申請人建立了持續適航體系,培訓了一大批相關人員,從事該領域工作的人才也越來越多。

  第五,在飛機投入運營後,接下來的持續適航就是為了保證飛行安全,一旦出現問題可及時提供解決方案。這也説明,中國民航的適航審查能力已大為提高,補齊了短板。

  特殊經歷讓他遊刃有餘

  石軍在持續適航領域能夠有所作為,並非一蹴而就,這與他多年來積累的一線適航管理經驗和一段不平凡的經歷密切相關。

  石軍是南京航空航太大學發動機專業的碩士研究生。1993年畢業後,到民航中南管理局適航部門工作;1998年,被派往澳門特別行政區民航局工作,以適航顧問的身份幫助回歸前的澳葡政府開展持續適航管理工作,監督航空公司和維修企業。2014年,石軍回到適航維修處。2015年,他又到民航中南管理局適航審定處當處長,並正式加入中國民航適航“國家隊”,參與了ARJ21-700飛機的持續適航審定工作。

  石軍是一位勤於實踐、善於實踐的有心人,在20多年的適航管理工作中,他參與了大量的航空器檢查工作,對波音、空客各型飛機的性能和特點非常了解,對航空公司的機務維修工作和局方的適航管理工作也很在行。堅實的發動機專業研究生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從業經驗,為他從事適航管理工作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更難得的是,石軍還有一段不平凡的適航管理經歷。1998年3月,在澳門回歸祖國前夕,民航局選派他去當時的澳葡政府,幫助當地進行航空適航管理,這一去就是6年。石軍在澳門6年幹的就是適航管理工作,負責監督管理航空公司和維修單位。航空公司在運營中一旦出現問題就必須採取一系列的適航管理措施,為此他也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管理經驗。

  澳門特別行政區特殊的歷史文化,對他也有深深的浸染。東西方文化的融合交會、古色古香的媽祖神廟、莊嚴肅穆的天主教堂以及奇特的石子路、異彩紛呈的民居建築等,都讓他流連忘返。這裡與歷史相通,這裡與世界相連。直接接觸西方管理理念,工作實踐與國際接軌,這樣的特殊經歷,無疑對其開闊視野很有幫助。當年,澳門特別行政區所採納的是歐洲適航當局EASA的管理模式,石軍借此熟悉了歐洲適航管理規則,也可以説是一次難得的學習交流機會。

  石軍認識到:美國是發達國家,然而其全國只有一家飛機製造公司,就是波音公司。歐洲的德國、法國、西班牙和英國也是發達國家,但是單靠一個國家搞不成飛機製造公司,所以他們聯合起來組建了“空中客車”。EASA就是在歐盟的框架下,依照歐盟議會規章的相關規定,集中行使民航管理職能。而中國和俄羅斯不一樣,兩國都有相應的航空工業基礎,但與波音和空客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未來需要加倍努力。

  多年從事適航維修管理和適航審定管理工作,面對的是初始適航和持續適航,有了這兩种經歷,石軍如虎添翼,工作起來自然更有底氣,遊刃有餘,因為他不僅知道要幹什麼,更知道該怎麼幹。

  石軍表示,如果ARJ21-700飛機在營運中出現問題,局方會依照一定的管理規範予以解決,“持續適航”有強有力的實施手段,可以下達適航指令,對飛機進行強制停場檢查,等到檢查有了結論以後,有針對性地排除故障,進行維修,然後恢復正常運作。“適航指令是強制性的,公眾可以放心乘坐ARJ21-700飛機,因為我們就是這款飛機的‘忠誠衛士’。”石軍告訴筆者。

  (作者係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編審,中國作協2015年重點作品扶持項目《中國大飛機》作者)

ARJ21-700飛機成功首飛。

持續適航專業審查組組長石軍。

石軍在工作中。

  

  

  


附件:

  •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西大街155號(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