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資訊
提升運作品質 讓航班正常成常態

  航班正常是民航旅客十分關注的出行需求,也是衡量機場運作保障能力的重要標準。隨著民航業的飛速發展,旅客吞吐量持續增加,航班飛行總量不斷增長,在有限的資源下,如何最大限度提升運作品質、確保航班正常,是國內各個機場,尤其是幹線樞紐機場不得不直面的難題。近年來,各機場通過加強制度構建、形成聯動合力,優化運營流程、提高保障能力,有效拓展關鍵資源,不斷克服困難,努力提高航班正常水準。

  2016年,在全國客運航空公司航班飛行總量同比增長9.06%、全國主要機場放行航班總量同比增長6.2%的情況下,民航業實現了機場放行正常率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航班平均延誤時間為16分鐘,同比減少5分鐘;旅客吞吐量佔全國0.2%(含)以上的51個機場平均放行正常率為79.03%,同比提高了5.83個百分點。

  建立機制 協同合力保正常

  民航業是系統性程度很高的行業,任何一個環節的貽誤都有可能影響航班正常。因此,只有各部門在統一制度下形成合力,協同運作,才能有效提高效率。作為各個環節的交會點,機場具備搭建運作協調平臺的可行性。

  首都機場作為世界第二大機場,航班時刻繁忙,空域資源緊張,保障航班正常的壓力尤其大。首都機場高度重視航班正常工作,2017年以“資源能力是基礎,資訊順暢是核心,協同聯動是根本,快速處置是關鍵”為要求,研究制訂了落實真情服務、提升航班正常性工作方案,並提出力爭在一個月內採取有力措施,遏制航班正常性下滑趨勢;一個航季內有效提升短板,航班正常水準明顯改善;三年之內夯實基礎,穩步提升,航班正常性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實現運作品質大提升。

  為取得可見成效,首都機場重點成立了航班正常性提升領導小組,設置安檢效率提升、旅客流程效率提升、行李流程效率提升、站坪交通運輸效率提升、APM改進等專項小組,以首都機場四大平臺為基礎,聯合開展航班正常性專項提升行動。首都機場繼續擴大運作管理委員會影響力,強化運管委和機場運控在特情條件下和日常運作中的協調力度,切實推動各單位落實運作保障工作。在今年雷雨季,落實“6-4-2-1”(提前6小時準備、提前4小時制定方案、提前2小時實施方案、提前1小時動態修正)的保障措施。在中跑道大修、“一帶一路”等重大航空運輸任務保障期間,協助局方制定航班調減計劃並嚴格執行。

  在昆明長水機場,保障一個航班的主體多達73個,其中僅有17個與機場存在勞資關係。為了調動各主體單位的積極性,發揮機場與各主體單位的協同效應,昆明機場通過簽署協議的方式,一方面明確航空公司、空管、邊檢、海關等各主體單位在機場運作的權利與義務,將安全運作與服務的責任落實到主體;另一方面,明確了機場為各主體單位做好保障服務的職責。這樣一來,隨著各主體單位産生高效的協同效應,機場高效運轉,機場航班正常率大幅提高。

  機場面臨施工項目時,如何確保運作正常,也是一個許多大型機場面臨的問題。2016年,南京機場不停航施工項目較多,機場跑道關閉大修,實行單跑道運作模式。對此,南京機場各運作保障部門與空管、航空公司等單位密切配合,加強資訊傳遞。運作指揮中心在發佈關閉場道的航行通告時儘量兼顧施工與運作,如遇有大面積延誤備降等情況,及時與施工單位協調改變施工時間,取消關閉通告,確保航班保障正常進行。在合理運籌的情況下,航班保障安全、順暢,航班放行正常、有序,航班正常率未受影響,去年11月和12月還有所提升。

  優化流程 廣泛應用新技術

  面對龐大的旅客流、飛機流、行李流,要使航班保障環節銜接得更加暢順,還需要優化流程。目前,國內北上廣等核心樞紐機場“機場協同決策”(A-CDM)建設均卓有成效,“浦東準點”“雲智匯”“黔程在握”等一批各具特色的A-CDM品牌也孕育而生。

  2016年10月底,廣州白雲機場新的資訊化項目“雲智匯”全面上線。該項目基本囊括了機場後臺運作到旅客前端服務的系列子系統,主要解決以往資訊源多、各保障單位各自獲取和記錄數據,以及生産保障資訊相對分離、不能夠實時共用等問題。在此基礎上,白雲機場重點針對A-CDM運作機制的建立、數據共用、自動監控預警等功能進行探討,實現機場系統與CDM的交互融合,掌握每個航班各階段的資訊,確保航班的節點時間,實現實時指揮調度,更好地完成保障作業,提高航班正點率。白雲機場已經與南航、九元航空、春秋航空等簽署《數據交換合作備忘錄》,以獲得更準確的生産保障時間和數據,包括航班預計落地時間、地服時間節點等。2017年春運期間,廣州白雲機場平均航班放行正常率為84.45%,同比增長了3.83%,最高達到92.62%。

  去年,昆明長水機場航班放行正常率平均達89.8%,航班保障綜合能力穩步提升,扭轉了幾年前大霧經常性造成大面積航班延誤的不利局面。這得益於昆明機場穩步推進A-CDM“長水常準”運作管控系統建設。

  2014年12月,“長水常準”運作管控系統正式上線運作,目前已累計註冊賬戶接近6000個,覆蓋雲南機場集團16個部門及13個機場。同時“長水常準”包涵了機務、物流、航食、地服等10余家保障單位,涵蓋了19家航空公司及監管局、空管局。隨著“長水常準”的安裝運作與覆蓋,已初步形成一個以長水機場為中心,各個州市機場為支點的集團集群協同平臺,從而達到雲南省內各機場之間運作資訊的快速化、整合化、扁平化傳遞。“長水常準”在長水機場實現航班保障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等方面成績斐然,例如:實現了長水機場85%以上的進港航班預計落地時間誤差小于五分鐘;提高了廊橋使用效率,在遠機位數量大大增加的情況下航班靠橋率依然接近80%;減少了機場指揮中心指揮人員電話詢問量的65%……一個由大數據平臺支援的機場管理格局已初步形成。

  突破瓶頸 加大投入深挖潛力

  面臨航班保障架次的不斷增長,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深挖現有資源潛力,是提高航班正常的有力措施。

  在新機場建成前,面對日益突出的保障壓力,首都機場將加大投入,著力補充資源短板,用於中跑道大修工程,機坪增補一、二期工程,西區廊橋更換等項目。此外首都機場還將通過設備升級改造,深挖現有資源潛力。比如,建設待售飛機停放專用場地,減少它們對正常停機位資源的佔用等。首都機場還聯合航空公司共同推進聯檢單位實施混合接飛航班停靠近機位的措施。目前,國航、海航和南航的全部混合接飛航班均可停靠近機位,每日共計約40余架次。

  廣州白雲機場在2016年持續升級自助登機設備系統,自16套自助登機門投入運作後,旅客登機速度比原來加快了60%,白雲機場也因此成為國內擁有自助登機門最多的機場。為了卡好每一個節點時間,白雲機場加強了對旅客出行的宣傳,並於2016年2月開始實施提前5分鐘關艙門,白雲機場當月航班放行正常率同比提高了49.94個百分點。9月,僅機場代理航班方面平均關艙門準點率提高至90%。2016年10月,白雲機場推出1000平方米的“自助值機集中辦理區”,配合流程優化,縮短旅客在值機環節上花費的時間,有效提高了白雲機場航班正點率。

  航班正常問題十分複雜,涉及天氣、軍方、空管、航空公司、機場等多方面原因,需要各方加以重視,聯動應對。機場堅持真情服務底線,不斷提升運作品質,突破資源瓶頸,在民航各單位的共同努力以及旅客的理解下,讓航班正常逐漸成為機場運作的常態,也將不再是夢。(中國民航報)


附件:

  •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西大街155號(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