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資訊
漢德利·佩季0/400 系列介紹

  HP0/400機型簡介: 

  HP0/400飛機,是漢德利·佩季公司由HP0/400轟炸機改裝而來的民用飛機。

  

  

    

  漢德利·佩季O/400型轟炸機

  漢德利·佩季公司在 1918 至 1919 年間總計生産了超過 450 架 O/400。其中有 400 多架是在 1918 年停戰前送交皇家空軍使用的,它們裝備了第 58、97、115、207、214、215 以及 216 各中隊並一直服役到 1919 晚些時候(直到被維克斯維梅式轟炸機取代)。8 架 O/400 曾裝備了皇家空軍第 86(聯絡)飛行勤務隊(該中隊于 1918 年 12 月在亨頓組建,執行倫敦和巴黎間的要人運輸任務),第 214 中隊也使用 O/400 執行過軍郵運輸任務。美國標準飛機公司(Standard Aircraft Corporation)曾生産了 107 架安裝自由(Liberty)引擎的 O/400,但是隨著歐洲戰事的結束,該機的另外 1,500 架合同隨即被取消。一批 O/400(O/7)在戰後作為剩餘物資來到中國,其中 3 架曾服務於漢德利-佩季的印度-緬甸航空公司。在 1920 年,10 架左右的 O/400 在被改裝成客機後交給漢德利-佩季航空公司用於其國內航線飛行(代號為 O/10 和 O/11)。 

  由於機身內部存在支撐結構,用 O/400 改裝的民用飛機並不是那麼受人歡迎,佩季於是重新設計了該機的機身等部分併發展出 W/400 運輸機(即 H.P.16),該機具有更大的內部使用空間,可容納至多 16 個座位(包括一條中間過道),它採用了 V/1500 轟炸機上翼展較短的機翼以及它的起落架結構,動力為兩台羅-羅“鷹”VIII 引擎。W/400 原型機于 1919 年 8 月 22 日首飛成功,飛行結果表明該機的設計基本可靠,不過在投入生産前需要做進一步的完善(安裝馬力更大的引擎等),由此産生的就是 W.8(H.P.18)原型機。

  主要型號: 

  HPO/400--O/7型:很德利-佩季的運輸型號,這種 12 座的過渡型號比較成功,重要的是為佩季公司生産的純民用型運輸機 W8,W9 和 W10 等鋪平了道路。

  

  漢德利-佩季運輸型

  基本數據: 

  翼展:38.48米

  機長:19.15米

  機高:6.71米

  最大商載:0.9噸

  最大起飛總重:6.3噸

  續航能力:8小時

  發動機型號:羅-羅“鷹”VIII

  HPO/400在中國: 

  北京是中國創辦民用航空事業最早的城市。20世紀初,清朝政府受資本主義國家發展航空的影響,于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起陸續派出留學生分赴英、法、日等國家學習飛行和飛機製造技術。

  1919年11月第一架飛機經海運到達北京,用1個月時間組裝完畢後,12月初由英國駕駛員試飛成功,隨後其餘5架也陸續到貨。這批飛機就成為了1918年中國交通部設立的“航空事宜籌備處”籌辦民用航空線的主力。經過1920年4月24日的試航,1920年5月8日,正式開通了京滬航線第一段北京至天津間的飛行。據次日出版的《民國新聞》報道:“飛機于上午10時離開北京南苑機場,在天津兵營的操場降落。此次首航空載了大量郵件。”順便交代一下,大部分郵件按當時寄快信標準貼了一角三分錢的普通郵票。至於這條航線飛了多久,説法不一,有的説僅此一次,有的説不止飛了一次,斷斷續續維持了1年多。

  

  •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西大街155號(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