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資訊
伊爾系列介紹

 

伊爾系列簡介:

 

    蘇聯伊留申設計局研製的四發中遠端噴氣式客機。機身採用半硬殼式鋁合金結構,截面呈圓形。懸臂式後掠下單翼。

 

    主要機型有伊爾-18、伊爾-62、伊爾-76、伊爾-86、伊爾-96等5種。每種主要機型還有若干種改型。①伊爾-18。為中程噴氣式客機。1955年開始設計,1957年首次飛行,1959年加入航線飛行。裝4台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標準型載客110人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稱之為黑鴨。伊爾-18加裝電子設備和反潛武器稱為伊爾-38反潛巡邏機,加 裝電子干擾設備和側視雷達稱伊爾-20電子干擾飛機。伊爾-18共生産700多架,除前蘇聯外,還向阿富汗、保加利亞等許多國家輸出。②伊爾-62。為遠端噴氣式客機。1962年開始製造,1963年1月首次飛行,1967年9月投入航線飛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稱之為文豪。最多載客198人。共生産200多架,其中約150架供前蘇聯民航使用,其餘向古巴、波蘭等國輸出。③伊爾-76。為中遠端軍民兩用重型運輸機。60年代末開始設計,要求載重40噸,航程5000千米,空中飛行6小時,1971年3月首次飛行,1978年投入國際航線飛行,到1992年初已生産700多架。前蘇聯曾宣佈伊爾-76創造出25項飛行紀錄,其中24項已為國際航空聯合會正式批准。俄國民航約有120架,空軍約有450架。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稱之為耿直。伊爾-76T是發展型,加裝了輔助油箱。伊爾-76M,主要用於軍事空運,飛機尾部加裝兩門航炮和小型電子干擾設備。能空運部隊140人或傘兵125人。伊爾-76TD民用型,增加10000千克油量,航程增長1200千米。1982年提出方案,1983年交付使用。伊爾-76預警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稱之為中堅。機身上加裝旋轉雷達天線罩,改裝新型敵我識別裝置、電子干擾設備等。伊爾-78M,空中加油型,機上加裝油箱和空中加油設備 。70年代末研製,1987年服役。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稱之為米達斯。④伊爾-86。寬體身中程客機。1972年確定設計方案,1974年生産出原型機,1976年首次飛行,1979年前蘇聯民航接收,1980年底加入國際航線飛行。到1993年4月已生産97架,有的改作空中指揮機使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稱之為小船塢。⑤伊爾-96。為伊爾-86的遠端型。機身稍有縮短,翼展增大,機翼翼端裝有小翼,廣泛採用複合材料和先進的導航設備。可載客300人。1988年9月首次飛行。伊爾-96-300,翼展57.66米,機長55.35米,機高17.57米,最大有效載荷400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216000千克,巡航速度850~900千米/時,航程9000~11000千米,最多載客400人。

  

  伊爾系列簡介:

  

  蘇聯伊留申設計局研製的四發中遠端噴氣式客機。機身採用半硬殼式鋁合金結構,截面呈圓形。懸臂式後掠下單翼。

  

  主要機型有伊爾-18、伊爾-62、伊爾-76、伊爾-86、伊爾-96等5種。每種主要機型還有若干種改型。①伊爾-18。為中程噴氣式客機。1955年開始設計,1957年首次飛行,1959年加入航線飛行。裝4台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標準型載客110人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稱之為黑鴨。伊爾-18加裝電子設備和反潛武器稱為伊爾-38反潛巡邏機,加 裝電子干擾設備和側視雷達稱伊爾-20電子干擾飛機。伊爾-18共生産700多架,除前蘇聯外,還向阿富汗、保加利亞等許多國家輸出。②伊爾-62。為遠端噴氣式客機。1962年開始製造,1963年1月首次飛行,1967年9月投入航線飛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稱之為文豪。最多載客198人。共生産200多架,其中約150架供前蘇聯民航使用,其餘向古巴、波蘭等國輸出。③伊爾-76。為中遠端軍民兩用重型運輸機。60年代末開始設計,要求載重40噸,航程5000千米,空中飛行6小時,1971年3月首次飛行,1978年投入國際航線飛行,到1992年初已生産700多架。前蘇聯曾宣佈伊爾-76創造出25項飛行紀錄,其中24項已為國際航空聯合會正式批准。俄國民航約有120架,空軍約有450架。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稱之為耿直。伊爾-76T是發展型,加裝了輔助油箱。伊爾-76M,主要用於軍事空運,飛機尾部加裝兩門航炮和小型電子干擾設備。能空運部隊140人或傘兵125人。伊爾-76TD民用型,增加10000千克油量,航程增長1200千米。1982年提出方案,1983年交付使用。伊爾-76預警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稱之為中堅。機身上加裝旋轉雷達天線罩,改裝新型敵我識別裝置、電子干擾設備等。伊爾-78M,空中加油型,機上加裝油箱和空中加油設備 。70年代末研製,1987年服役。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稱之為米達斯。④伊爾-86。寬體身中程客機。1972年確定設計方案,1974年生産出原型機,1976年首次飛行,1979年前蘇聯民航接收,1980年底加入國際航線飛行。到1993年4月已生産97架,有的改作空中指揮機使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稱之為小船塢。⑤伊爾-96。為伊爾-86的遠端型。機身稍有縮短,翼展增大,機翼翼端裝有小翼,廣泛採用複合材料和先進的導航設備。可載客300人。1988年9月首次飛行。伊爾-96-300,翼展57.66米,機長55.35米,機高17.57米,最大有效載荷400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216000千克,巡航速度850~900千米/時,航程9000~11000千米,最多載客400人。


  伊爾-12系列簡介:

   

  伊爾-12活塞式運輸機是中國于50年代初從蘇聯進口的活塞式雙發運輸機,曾用代號“15號機”。1943年底,正在進行衛國戰爭的蘇聯空軍已完全取得了制空權,航空工業部門開始著手研製比裏-2飛機飛得更快、更遠的運輸機和旅客機。伊柳申設計局當時正在研製裝柴油發動機的雙發旅客機伊爾-12,1944年確定換裝汽油發動機。伊爾-12採用全金屬下單翼結構,起落架為前三點式,發動機功率較大並裝有二級增壓設備,還安裝了儀錶飛行、高空飛行、跳傘及防火防冰設備。客機內安裝了暖氣、隔音、通風設備。客機內安裝了暖氣、隔音、通風設備。1945年8月15日,伊爾-12首飛,1946年通過國家驗收試飛,作為裏-2後繼機投入批生産,1947年開始在蘇聯國內民航航線上使用。伊爾-12在40年代後期和50年代前期是高空飛行性能較好的運輸機,作軍用運輸機時可空運或投兵員、輕型裝備。改型包括:伊爾-12B客機、伊爾-12T貨機、伊爾-12D軍用武裝型運輸機。到1949停産,各型累計生産了663架。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西藏,迫切要求加強空投能力。但當時能使用的高空運輸機僅有9架C-46,空投能力遠不能滿足部隊需要。空軍向中央建議訂購蘇聯運輸機。經毛澤東批准,周恩來于1950年9月16日致電蘇聯,提出訂購42架伊爾-12運輸機。該批飛機分別於1950年11月和1951年初到貨。1956年3月,伊爾-12成功試飛北京-拉薩航線。 伊爾-12還被作為航測飛機,1986年退役。

   

  伊爾-12系列基本數據: 

  

  翼展31.7米,機長12.31米,機高7.8米,機翼面積103平方米;空重11100公斤,載重2615公斤,正常起飛重量1680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17250公斤,載油量4150公升(6個油箱)。6000公升(10個油箱);最大速度407公里/小時(高度2060米),巡航速度340公里/小時,上升率7.3米/秒,爬升到3000米所需時間12分8秒,實用升限8950米,絕對升限9040米,最大續航時間10小時,最大航程2200公里(6個油箱)、3300公里(10個油箱),起飛滑跑距離500米,著陸滑跑距離700米;動力裝置為2台Ash-83FN雙排氣冷星形14缸活塞發動機,配AV-9Y-91型四葉自動變距螺旋槳,單臺起飛功率1850馬力,1965年以後逐步換裝國産活塞8丙型(代號651丁)發動機並配J7-G5(AB-50)螺旋槳,單臺起飛功率1850馬力。

  

  

  伊爾(IL)-14簡介: 

  

  伊爾(IL)-14為蘇制多用途活塞式短程運輸機。巡航速度320公里/小時。最大航程1,785公里。機上乘員5人。最大載重2,500公斤,載客32人。

  

  産生地 前蘇聯

  

  生産公司(工廠) 伊柳申設計集團

  

  使用年代 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

  

  機種用途 中短途運輸機,載客32名

  

  構造特點 雙發,下單翼,前三點

  

  使用情況 伊爾-14是前蘇聯研製的雙發中短程客機,1950年首次試飛,1954年投入批生産,有多種改型,總共生産了1041架。我國從1955年起購買,49架伊爾-14承擔專機和國內的客運,貨運任務,1986年後逐步退役。我國的領導人,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生前多次乘坐的專機是伊爾14,毛澤東主席的專機陳列在空軍博物館。

  

   

  伊爾(IL)-14基本數據:

  

  翼展 31.7米 最大平飛速度 418千米/小時

  機長 22.31米 實用升限 7300米

  機高 7.79米 最大航程 1500千米

  起飛重量 17250千克

  動力裝置 2台ASH-82T發動機

  發動機 2×1850馬力

  

  

 

  伊爾(IL)-18簡介: 

  

  伊爾-18是一種中程運輸機,1955年由前蘇聯伊柳申(Ilyushin)飛機設計局設計,北約稱其為“黑鴨”(Coot)。該機1956年初製造,1957年7月4日首次試飛,1959年4月20日投入航線使用,而後有大約25架陸續裝備部隊用來運送重要人物,現正在退役,裝備數量不多。

  

  飛機每邊機翼內側設有10個軟油箱,外側為整體油箱,總儲油量為23700升。機體為全金屬結構,駕駛艙設有5名乘員,包括2名駕駛員、1名領航員、1名報務員、1名隨機機械師。飛機客艙原設計載客75人,後來取消了機尾的貨艙部分,擴大了客艙面積,最多可載客125人。

  

  由於伊爾-18飛機D型增加了航程,並設有寬敞的65個座位,相當一級客艙標準,於是常常被用作首腦專機。伊爾-18飛機D型的軍用型是作為岸基反潛機之用的,後來被命名為伊爾-38,北約命名委員會稱之為“五月”。前蘇聯還在伊爾-18的基礎上安裝了陣列天線,作為電子偵察機,命名為伊爾-20。此外伊爾-18V型在原型的基礎上增加了起飛重量。

  

  伊爾-18飛機共生産了大約800架,20多個國家購置了伊爾-18飛機供民用和軍用。我國于1959年開始引進伊爾-18飛機,目前還有部分伊爾-18飛機在地方航空公司和空軍中繼續使用。

   

  伊爾-18基本數據: 

  機長:35.9米

  機高:10.17米

  翼展:37.4米

  機翼面積:1400平方米

  重量(伊爾-18D)

  空重:35000公斤

  最大載重量:13500公斤

  最大起飛重量:64000公斤

  性能數據(伊爾-18D)     

  最大速度:675公里/小時

  巡航速度:625公里/小時

  巡航高度:8000-10000米

  起飛滑跑距離:1300米

  著陸滑跑距離:850米

  飛機最大載重航程:3700公里

  最大載油航程:6500公里

  

   

  在中國使用情況: 

  

  這架有著光榮傳統的飛機,型號為伊爾-18,是1959年作為中蘇友好建交的禮物送給中國的,開始作為毛主席的專機使用,後來一直在空軍某師服役。1985年下半年退役後,這架飛機歸屬原中原航空公司,作為民航飛機,曾經接待過比利時等國家的代表團。1992年,由於機型落後停飛,1994年,曾作為毛主席的專機在少林寺的塔林旁展出。2000年,被當時的中原航空公司收回,從此不再露面。

  

  伊爾(IL)-62簡介:

  伊爾-62是前蘇聯伊留申設計局研製的遠端客機。1962年開始設計,其設計要求載客105人,可直飛莫斯科至紐約航線。1963年第一架原型機試飛,原計劃裝庫茲涅佐夫HK-8-4渦扇發動機,但未能按時交付,所以第一架原型機改裝留裏卡AЛ-7渦扇發動機,3架原型機進行了4年試飛工作。1967年9月15日,伊爾-62首次飛莫斯科至蒙特利爾航線,1968年7月開始飛莫斯科至紐約航線,後來代替圖-114從莫斯科飛倫敦、巴黎、東京等航線,成為前蘇聯的重要國際航線客機。1962年開始批生産。至1990年,伊爾-62共生産250架,主要供前蘇聯民航局使用,先後出口到捷克和斯洛伐克、德國、波蘭、中國、朝鮮、古巴、羅馬尼亞等國共75架。

  早期型伊爾-62已停止生産。1971年在巴黎航展上第一次露面的是發展型伊爾-62M,機體尺寸無變化,換裝了功率更大的發動機,每台發動機裝有蚌殼式反推力裝置,降低了進場速度,改善了吊艙尾部氣流。在垂尾內裝有燃油,加大了航程。客艙佈局進行了修改,更新了部分設備。伊爾-62M于1974年開始了莫斯科至哈瓦那航線飛行,後來逐步承擔了前蘇聯民航的全部遠端航線飛行。

  1978年出現又一改進型伊爾-62Mk。該型幾何尺寸和發動機與M型相同,只是加強了機翼,延長了機體使用壽命,載客量增加到195人。

  伊爾-62設計特點:

  機翼 懸臂式下單翼,全金屬三梁結構。1/4弦線後掠角32°30′,半翼展1/3前緣處為鋸齒形。每個副翼為三段式,電操縱的雙縫後緣襟翼,襟翼之前有兩個液壓操縱擾流片。每個中央副翼上有配平調整片和彈簧隨動調整片,前緣為發動機引氣防冰。

  機身 全金屬半硬殼式結構,隔框為硬鋁衝壓件,在高受載區域採用整體應力蒙皮壁板。客艙地板為泡沫塑膠夾層板。機頭罩可向上打開,以便檢查雷達。

  尾翼 懸臂式全金屬結構,垂尾頂端裝有電操縱可變安裝角的平尾,各翼面均後掠。手操縱方向舵上裝有配平調整片和彈簧操縱調整片。手操縱升降舵上有自動配平調整片和手動配平調整片。前緣均為發動機引氣防冰。

  起落架 液壓可收放前三點起落架。前起落架為雙輪,可轉彎操縱,主起落架為四輪小車式。前起落架向前收入機身,主起落架向內收入翼根。前、主起落架均可靠重力應急放下。主輪胎尺寸1450毫米×450毫米,胎壓7.9 105帕(8.05公斤/釐米2)。前輪胎尺寸930毫米×305毫米,胎壓7.8×105帕(7.9公斤/釐米2)。主輪有盤式剎車,慣性電動防滑裝置,尾部有一大阻力傘。裝卸貨物時可放下液壓操縱的雙輪支柱支撐後機身。

  動力裝置 基本型裝4台庫茲涅佐夫HK-8-4渦扇發動機,單臺推力139.0千牛(14175公斤),裝有反推力裝置。發動機進氣道為熱空氣防冰,自動控制的燃油系統,整個機翼內共有7個整體油箱,每台發動機都有單獨的燃油系統。總載油量100000升。翼下共有4個壓力加油口,另有8個重力加油口。總滑油量204升。

  座艙 駕駛艙內有正、副駕駛員、領航員、無線電報務員和飛行工程師。客艙佈置有3種:分別可載186人、165人和114人。共有5個廁所,機身中部有廚房和食品間。兩個增壓的行李艙和貨艙位於機翼前後的地板下面,機尾內部行李艙為非增壓艙。M型的貨艙改為集裝箱貨艙。前艙可裝9個集裝箱,後艙可裝5個集裝箱。兩艙均可裝零散貨物,總容積48米3。

  系統 增壓艙在7000米高空可保持海平面氣壓,增壓系統壓差0.62×105帕(0.63公斤/釐米2)。液壓系統壓力207×105帕(211公斤/釐米2),為起落架收放、前輪轉彎操縱、機輪剎車和擾流片等提供動力。4台發動機驅動的40千伏安115/220伏400赫三相交流發動機,4台變流器和4個蓄電池提供直流電,發動機也可驅動8台18千瓦的27伏直流發電機。尾錐內有一台TA-6型輔助動力裝置。

  機載設備 標準設備包括:雙通道自動駕駛儀,導航電腦,航行計算裝置,大氣數據系統,高頻和超高頻電臺,甚高頻全向信標/儀錶著陸系統,多普勒導航系統,無線電高度表和氣象雷達。

  伊爾-62基本數據:

  外形尺寸

  翼展            43.20米

  機長            53.12米

  機高            12.35米

  機翼面積          279.55米2

  主輪距           6.80米

  前主輪距          24.49米

  客艙門

  高×寬          1.83米×0.86米

  離地高度         3.55米

  貨艙門

  高×寬(前艙門)      1.31米×1.20米

  (後艙門)      1.15米×1.07米

  內部尺寸

  客艙

  高×寬          2.12米×3.49米

  容積           163米3

  貨艙容積          44.9米3

  重量及載荷(A:伊爾-62,B:伊爾-62M)

  最大起飛重量

  A             162000千克

  B             165000千克

  使用空重(A)         69400千克

  最大商載

  A             23000千克

  B             23000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A)       83325千克

  最大零燃油重量

  A             93500千克

  B             94600千克

  最大著陸重量

  A             105000千克

  B             105000千克

  性能數據(最大起飛重量)

  正常巡航速度

  A             820~900公里/小時

  B             820~900公里/小時

  巡航高度

  A             10000~12000米

  B             10000~12000米

  爬升率(A、B)        18米/秒

  起飛場地長度

  A             3250米

  B             3300米

  著陸場地長度

  A             2800米

  B             2500米

  最大燃油航程(載燃油80000千克,載重10000千克,一小時余油)

  A             9200公里

  B             10000公里

  最大商載航程

  A             6700公里

  B             7800公里

  

  •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西大街155號(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