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至24日,國際民航組織亞太地區空中航行規劃和實施小組通信導航監視分組第19次會議(APANPIRG CNS SG/19)在泰國曼谷順利召開。民航局空管辦根據工作計劃積極組織參與,並選派通信導航監視行業專家參加了此次會議,向大會提交了涉及北斗星基導航系統等3份文件,獲得了與會各國的高度關注。
本次會議作為國際民航組織亞太地區通信導航監視專業2015年度最高級別工作會議,共有有超過70位來自21個成員國、2個中國特別行政區及5個國際航空組織的代表參加。
我方代表團對國際民航組織亞太地區重點工作積極響應,在會前進行了充分細緻地準備工作。通過此次會議,代表團共向大會提交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及其標準建議措施發展情況介紹》、《北京首都機場儀錶著陸系統影響評估》和《通信導航監視新技術設備發展及合格審定情況介紹》三篇資訊文件。其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及其標準建議措施發展情況》是我國首次向亞太地區介紹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情況;《北京首都機場儀錶著陸系統影響評估》向大會提交並重點介紹了北京首都機場積極開展儀錶著陸系統的信號影響評估及保護建議;《通導新技術設備發展情況及合格審定情況介紹》則簡要介紹了我國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和星基導航地基增強系統的實施和測試情況及新技術設備的合格審定工作。
此外,我方專家積極參與亞太地區通導專業的各項議題討論,依據我方實際情況,和與會各國及大會分享相關資訊,並對亞太地區導航戰略和監視戰略等議題向大會提出了諸多修改建議。
近年來,國際民航組織亞太地區工作重點始終圍繞空管新技術的研究、應用和推廣,廣泛涉及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ADS-B)、區域共用虛擬專用網(CRV)等技術,積極推進亞太地區無縫空管計劃實施。為確保會議內容得到充分地研究和跟蹤落實,空管辦下一步還將對具體專業技術和工作內容進行分工部署,促進相關國際民航組織各項會議的有效銜接,提升中國民航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同時,繼續加強我國民航空管通信導航監視專業新技術應用發展與國際民航組織的協調統一,進一步推進通信導航監視設備國産化和新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努力在國際舞臺上發出更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