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資訊
亞軌道商業飛行研究工作討論會在京召開

  為積極推進民航局亞軌道商業飛行相關研究工作,2016年1月21日,亞軌道商業飛行研究工作討論會在北京召開。民航局空管辦、政法司、國際司,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太大學、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相關代表參加了會議。

  會上,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針對亞軌道商業飛行技術與産業發展作了分析報告;北京航空航太大學代表民航局亞軌道商業飛行研究工作組彙報了亞軌道商業飛行管理研究及對比分析報告;會議對即將於2016年3月召開的國際民航組織/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廳亞軌道商業飛行第二次專題研討會的會議發言材料進行了研討;各參會單位對亞軌道飛行技術、産業與運作監管工作進行了交流;民航局空管辦、國際司就研究報告和會議發言材料提出了修改完善意見,並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指導意見。

  國際民航組織于2004年舉行的第35屆大會提出了亞軌道飛行。據了解,亞軌道飛行通常指距地球35到300公里範圍內、飛行的最高點必須高於卡門線(>100km)的臨近空間飛行。與傳統航空飛行方式不同,它是介於萬有引力和空氣動力雙重作用下的飛行。近年來,臨近空間飛行從科研逐步向商業運作過渡,已有多家企業利用已經研發的臨近空間飛行器,開展了以旅遊觀光為目的的亞軌道商業飛行。為考慮針對亞軌道商業飛行的運營與安全監管方面進行研究,確保全球相關活動的井然有序,2015年3月,國際民航組織(ICAO)與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廳(UNOOSA)在蒙特利爾聯合召開了第一屆亞軌道商業飛行研討會,會議決定成立亞軌道商業飛行研究工作組,針對亞軌道商業太空飛行的運作與監管法律依據等課題方向進行研究。據各國專家預測,亞軌道飛行會逐步向商業運輸發展,未來極有可能成為下一代空天旅行的主要方式之一。

  為確保我國空中航行安全,充分發揮我國航太技術優勢,確保在空天旅行方式變革過程中能夠佔據主動地位,民航局提出開展亞軌道商業太空飛行相關研究工作,實時掌握該領域國際發展動態,積極參與國際研究工作與有關事務。空管辦作為研究工作的牽頭單位,與相關單位與部門協調,建立了工作機制,一方面統籌民航局相關司局成立了亞軌道商業太空飛行研究工作委員會和辦公室,組織協調相關工作事務,另一方面聯繫北京航空航太大學、航太科技集團等多家科研單位,由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牽頭,成立了研究工作組,為相關研究計劃及任務提供技術支撐,積極開展亞軌道商業太空飛行的相關研究工作。

  當前工作組已完成國內外同亞軌道飛行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等資料的梳理、研究和分析,並在此基礎上深入研究、分析了美國、歐洲、俄羅斯等國家關於亞軌道商業飛行的相關管理體制、政策及發展計劃,同時對我國亞軌道商業飛行所面臨形勢進行了全面梳理,找出問題、分析機遇和挑戰、研究對我國各層面的影響、提出工作建議,形成了亞軌道商業太空飛行管理研究分析報告、亞軌道商業太空飛行管理研究資料彙編兩部報告。

  空管辦將繼續加強組織協調,加快完善相關報告和建議,儘快取得階段成果,計劃近期向民航局亞軌道商業飛行研究工作委員會進行專題彙報,形成總體研究思路,為在更高層面、更大範圍統籌開展相關工作做好準備。


附件:

  •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西大街155號(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