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幫助非洲國家提高民用航空安全水準為主要目的國際民航組織非洲綜合實施計劃(ACIP)指導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于2008年3月14日至15日在蒙特利爾舉行。ACIP的成員有:中國、美國、法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尼日利亞、尼日、塞內加爾、南非、烏干達共9個國家。此外,還有非洲聯盟、非洲民航委員會、歐盟、世界銀行、非洲發展銀行和國際民航組織等6個國際及地區組織作為正式成員參加了會議。我國民航總局楊國慶副局長為正式委員,我國駐國際民航組織理事會的代表代表楊副局長參加了會議。
為期兩天的會議主要討論了以下議題:審查指導委員會的職責範圍和選舉主席;幫助非洲國家建立和保持有效的監督檢查系統;幫助非洲國家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解決安全審計發現的問題;加強非洲國家民航安全文化的建設;討論援助非洲技術專家的資格、要求和職責;援助非洲計劃的預算和資金需求等共6項議題。
我國在2007年9月舉辦的非洲航空安全高級別會議和國際民航組織第36屆大會上承諾在2008年至2010年向該項目提供40萬美元的援助。此外,在2008年至2010年還將為非洲國家每年提供100名航空技術人員的培訓。此外,歐盟將提供相當於500萬歐元的項目援助,幫助非洲建立有效的航空運輸系統;南韓將提供10萬美元的資金援助;IATA將提供相當於500萬美元的機場和航空公司安全審計培訓等。國際民航組織對非洲計劃的管理項目預算四年共為380萬美元。
自1999年至2004年,國際民航組織共對非洲48個國家進行了強制安全監督審計。此後又對這些國家進行了後續安全審計,發現缺乏有效的實施改進措施。我國代表在討論發言中指出:從中國民航近年發展的經驗看,提高航空安全管理水準,應主要集中在兩個系統和一支隊伍的建設,即將重點放在建立基本的安全管理規章系統,建立起安全監督檢查系統,同時,需要有一支稱職的監察員隊伍。目前應在幫助非洲建立規章和監督檢查系統以及監察員培訓方面下功夫。關於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系統,應實事求是,只有在建立起基本的安全管理機制下才能逐步推行航空公司、機場的安全管理系統(SMS)的建設。
最後,會議確定重點是在ACIP的幫助下,在非洲建立地區性航空安全監督機構;由ICAO秘書長向非洲政府最高層表達建立安全監督系統的重要性;加強在非洲的ICAO地區辦事處的人力資源;國際民航組織支援非洲綜合實施計劃的管理項目費用與各國的援助捐款嚴格分開;各國和各組織的援助不僅限于資金的援助,還可以包括提供培訓、派出專家等方面的援助。會議一致選舉尼日利亞駐國際民航組織理事會代表O. B. Aliu博士為指導委員會主席。下屆指導委員會計劃于2008年10月20至21日舉行。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