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8日,國際民航組織第202屆理事會第4次會議審議了全球航班飛行追蹤多學科特別會議結果和秘書處開展的行動。
2014年3月8日發生馬航MH370航班失蹤後,國際民航組織于2014年5月12日至13日在蒙特利爾舉行了全球航班飛行追蹤多學科特別會議,就全球追蹤航班的近期優先事項達成共識,並提出了近期、中期和遠期工作建議。
多學科特別會議認為,應將全球追蹤航班作為優先事項,以便儘早通知並應對航班飛行不正常行為;制定追蹤航班飛行的運作概念草案,包括飛行追蹤目標的明確定義,確保資訊及時提供給正確人員以支援搜尋和援救、找回及事故調查活動以及所有利害攸關方的作用和責任;在國際民航組織框架下,通過航空器追蹤任務組(ATTF)解決航班飛行追蹤的近期需求;建立國際民航組織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短期聯合諮詢小組以支援全球追蹤做法;鼓勵航空公司盡可能利用現有設備和程式,在等待航空器追蹤任務組結果之前支援航班飛行追蹤;國際民航組織與任務工作組合作,根據現有航班飛行追蹤最佳做法制定指導材料。
多學科特別會議建議國際民航組織近期開展如下工作:向2015年2月在國際民航組織總部舉行的高級別安全會議提交運作的最後高層次概念;增加關於搜尋與援救的資源配置,以便提高跨國家和地區界限的有效性;同搜尋與援救專家人才庫合作,確定並解決在實施附件12《搜尋與救援》現行規定中運作搜救方面的挑戰,並向各國提供援助,包括協助設定中期和遠期優先事項;促進分享從最近出現事故國家所吸取的經驗和教訓,航班飛行追蹤可能會便利所有其他國家的搜尋和援救工作;鼓勵各國定期開展涉及航空公司運營中心、空中航行服務提供者和救援協調中心的實際演練,以測試並驗證以綜合方式應對並協調不正常飛行行為情況的能力。
多學科特別會議建議國際民航組織中期開展如下工作:採用多學科方法制定關於航班飛行追蹤基於性能的規定,以支援為搜尋與援救和事故調查目的及時找到事故地點,並保持足夠靈活以適應地區需求以及與運作情況相稱;鼓勵各國和國際電信聯盟儘早採取行動,在確定出現航空需求時提供必要的頻譜分配,包括用於生命安全航空服務的衛星和廣播服務的頻譜,鼓勵國際電信聯盟將此列入國際電聯2015年世界無線電大會議程;請國際衛星搜尋和援救系統在其方案內並與業界合作,繼續調查提高應急定位發射機的可靠性和實用性,尤其是在遇險情況對航班追蹤。
多學科特別會議還建議國際民航組織作為長期目標,與國際電信聯盟協調工作,為飛行情報遠端存儲的相關網路通信制定航空要求。
國際民航組織空中航行局局長南希表示,國際民航組織秘書處已為此成立了特別工作組,由空管要求和性能專家組主席、空管運作專家組主席、運作專家組主席、飛行記錄器專家組主席、運作數據鏈專家組主席、法國和澳大利亞搜尋和救援主管、中國、冰島、愛爾蘭的空中航行委員以及航行局專家等11人組成,研究提出了初步的航班追蹤運作概念並已向航空器追蹤任務組做了通報,爭取在2014年10月前,與航空器追蹤任務組共同努力,形成向2015年2月高級別安全會議提交的工作文件,從而啟動國際標準的制定程式。
此外,2014年5月26日,國際電聯應馬來西亞政府要求召開了特別會議,討論了制定實時監控飛行數據的“航空雲”國際標準,確定了5項工作任務:第一,由國際民航組織研究實時監控飛行數據和識別最低要求的運作需求;第二,由國際民航組織確定包括通信在內的運作概念,並與國際電聯合作確定必要的頻譜要求等電信標準;第三,由國際民航組織和國際電聯與業界共同評估相關成本影響,尋求適當商業模式來確保成本效益;第四,由國際民航組織和國際電聯合作制定必要的標準、政策和規章,包括保護飛行數據、資訊安全和隱私,使用飛行數據,實時監控飛行數據的航空雲數據的所有權等;第五,制定和實施事件和決策會議路線圖等。
理事會同意多學科特別會議的結論和各項建議,支援國際民航組織秘書處所採取的行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