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構建現代民航職業教育體系為契機,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不斷提升教學品質;以構建新型學科體系、創新發展學科內涵為依託,全面提升應用科學與應用技術研究水準;以美麗校園建設為平臺,全面提高支撐和保障能力。”3月7日,中國民航大學在2015年工作會議上提出,今後一段時期要積極順應新常態,以全面提升服務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為目標,圍繞以上三條主線開展工作。
中航大在2014年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與AMECO共建的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成為全國示範基地,全年科研到賬經費1.27億元,成為民航及天津市唯一的國家級科技創業孵化鏈條建設示範單位,獲國家發改委批復同意新徵地1500畝,人才培養品質、科學研究水準、社會服務能力不斷提高,社會影響日益提升。
會議就正確認識新常態、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引領新常態,以新作為推動學校各項事業的新發展進行工作部署,提出了今後一段時期學校順應新常態需要做的工作:一是依法治校,深化內部管理改革,按規律辦學、按規矩辦事,營造創新發展的人文和制度環境;二是加速推動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品質;三是加強戰略性資源建設,全面提高支撐能力;四是構建促進發展的外部環境,形成政策和投資支援體系。
中國民航大學黨委書記景一宏作了題為《認識新常態 適應新常態 引領新常態 以新作為推動學校各項事業的新發展》的講話,要求全校上下在2015年務必科學認識、主動適應新常態的內在要求,用心把握學校發展面臨的新特徵,樹立發展信心,堅定改革決心,為把學校建設成為享有國際聲譽的世界著名的民航高等學府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中航大2015年的工作思路是打基礎、建規範、理關係、定規劃。通過打牢基礎、建立規範、理順關係、制定規劃,為今後學校發展的新常態做好準備。校長董健康作了題為《依法治校 科學構築工作生態 齊心協力 全面提升服務能力》的工作報告,號召全校在新的一年裏,適應發展新常態、構建工作新生態,全面提升學校為行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不斷開創學校發展建設的新局面。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