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 民航局航行新技術應用與發展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京召開,這是新年伊始民航局召開的第一個重要會議。民航局局長李家祥強調,民航是高新技術集中應用的行業, 全行業要算大賬,以更積極的態度加大新技術應用投入。民航局副局長李健主持會議並作動員講話,副局長王志清出席會議並講話。
李家祥強調,進一步做好航行新技術應用工作,要做到六個重視,即重視在全行業推動新技術應用,重視新技術應用的論證和規劃,重視新技術應用的投入,重視新技術應用的培訓和推廣,重視新技術應用的規章、標準制定和立法工作,重視新技術應用的效用。要將安全效用、效率效用以及提高民航運營水準和服務品質的效用,作為新技術應用的著眼點、落腳點和聚焦點。
會上,民航局飛標司、空管局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基於性能的導航(PBN)、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ADS-B)、平視螢幕(HUD)、衛星著陸系統(GLS)四項新技術應用的進展及近期工作計劃,民航局總工程師、安全總監以及各有關司局、單位負責人就相關議題展開了討論。
會議明確,2016年底前,將全面推進PBN實施,完成全部運輸機場PBN飛行程式設計和實施,以及所有運輸航空公司PBN運作審定和機載設備改裝。在2017年完成全國首期ADS-B地面臺站的布設安裝,明確地面臺站功能要求及技術指標。作為全世界首個從國家層面推進HUD的國家,在2015年底,將完成運輸航空公司10%機隊HUD加改裝和30%運輸機場HUD標準的公佈。在2015年第一季度,完成浦東機場GLS技術演示驗證;後續民航局將配套出臺相應的規範標準,並適時推廣應用。
民航局航行新技術應用與發展工作委員會于2014年12月18日成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擔任委員會主任,副局長李健為常務副主任,副局長周來振、王志清擔任副主任。委員會旨在做好航行新技術應用與發展的頂層設計,決策重大項目,解決重要問題。此外,民航各地區管理局也將陸續成立本地區航行新技術應用與發展工作委員會,負責新技術應用的具體推進和落實工作。
航行新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幅提升飛行安全。如海拔高度2949米的林芝機場,位處崇山峻嶺,通過使用RNP程式才得以正式通航、安全運作。同時,新技術還能夠大大提升航班運作效率和航班正常性,降低航空公司的運營成本。比如九寨機場依靠RNP技術實現雙向起降後一年中,航班正常性同比提高13.9%,達到90.4%。成都-拉薩航路實施ADS-B運作後,航路管制放行間隔已由最初的航路水準間隔無論高度均為10分鐘縮小為不同高度層雙向5分鐘。此外,新技術的應用還可以降低機場運作最低標準,北京/首都、上海/虹橋、青島/流亭等14個機場已具備了HUD特殊I類標準,I類精密進近著陸最低標準由原來的DH60/RVR550降低到DH45/RVR450米。
相關連結: 基於性能的導航(PBN)是一個現代飛行和運作概念,有別於傳統飛行和運作。傳統飛行主要採用導航臺到導航臺飛行的模式,而PBN則利用先進的機載設備性能,實現坐標點到坐標點的飛行。它在提高飛行安全、改善航班正常、增加飛機業載、降低燃油消耗、避開噪音敏感區、提升空域容量、減少地面基礎設施投資等方面可發揮重要作用。PBN運作包含區域導航(RNAV)運作和所需導航性能(RNP)運作。
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ADS-B)的核心是高精度衛星導航。ADS-B監視完全區別於一次雷達和二次雷達的監視,是一種新型的、高精度的、高效的空中交通管理和監視手段,能有效提高管制員和飛行員的運作態勢感知能力,可提高空域利用率,提高空中交通管制能力和服務品質。
平視螢幕(HUD)是一種機載光學顯示系統。利用HUD機載設備特性,飛機可以在不滿足相應助航燈光等級要求的機場,配合可靠的儀錶著陸系統(ILS)和低能見度運作程式,在I類地面設施上實施特殊批准的I、II類運作。HUD在強化機組情境意識、提升運作品質、降低機場運作最低標準、提高航班正常性方面效用顯著,已經得到了國內外業界的一致認可。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