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民航局副局長李健率調研組在上海開展航空公司運作控制風險管控專題調研,旨在進一步推進運控風險管控系統建設,強化航空公司風險防控能力。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東航集團等相關單位領導陪同調研。
調研組在對東航運控中心進行現場調研後,組織召開了經驗交流會。李健在會上表示,運控是航空公司的運作中樞,在保障公司運作安全正常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各航空公司以風險防控為核心,以大數據為基礎,以資訊技術為手段,從“人、機、環”層面全面建設運控風險管控系統,取得了一些成效,40余家公司通過了局方組織的補充審定。隨著我國民航業的快速發展,行業內外對運作安全與正常、特別是運控風險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運控建設仍需進一步加強,風險管控能力仍需進一步提升。
針對在新形勢下更好地統籌推進運控系統建設、提升運控風險管控能力,李健提出六點要求:一是要積極開拓,勇於創新,提升風險管控能力。要創新運控管理理念與管理模式,加強運控系統的開發和升級改造工作,提高運作資訊資源的一體化管理能力,切實實現風險防控機制由事件驅動型向數據驅動型的轉變;增強風險管控的科技支撐,繼續紮實推進包括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在內的各項新技術的應用發展工作。二是要嚴守底線,務求實效,建立以數據為驅動的風險管控體系。要強化三基建設,挖掘數據潛能,做好風險研判;把握時代脈搏,緊跟科技前沿,持續提升運作風險管控能力。三是要整合資源,優化配置,完善風險管控鏈條。要整合運作資源,提高調配能力;整合決策資源,完善管理鏈條。四是要績效導向,注重過程,強化運控風險管控工作機制建設。要牢牢抓住流程管理機制,建立完善績效管理機制。五是要以人為本,跨界協同,建設一支專家技術型的運作風險管控團隊。要大力推進人員資質能力建設,要積極構建一支跨領域的運作風險管控專家團隊。六是要科學決策,提高效能,構建以運控為核心的航班正常運作管理體系。要優化計劃職能,實現閉環管理;做好運作對接,健全常態協同機制和應急協同機制;推進技術創新,提升運作效率和裕度。
在經驗交流會上,華東局、中南局、東航、國航、海航、川航、順豐航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就局方在推動運作控制風險管控系統建設中的角色與作用、運作控制風險管控系統審定的要素與過程、航空公司運作控制風險管控體系搭建思路等話題進行了專題發言,與會航空公司代表圍繞如何進一步提升航空公司風險防控能力進行了實地觀摩和交流研討。來自民航局相關司局、民航各地區管理局、各航空公司、民航院校的百餘位相關人員參加了交流會。
據了解,早在2015年,民航局就發佈了《航空承運人運作控制風險管控系統實施指南》,在全行業範圍內積極引導並推動運輸航空公司構建運作控制風險管控系統。從2015年至今,各航空公司按照
要求開展了運控風險管控系統建設,借助大數據並引入科學化、精細化、客觀化的定量管理模式,對運作風險進行前置管理,逐步實現風險管理機制由事件驅動型向數據驅動型轉變,從系統角度切實提升風險管理能力和水準。目前各航空公司已基本完成運控風險管控系統建設,並已投入實際運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