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26日,民航局局長馮正霖就中小機場建設和運營情況率調研組赴甘肅省調研,實地考察慶陽機場運作情況,參加中小機場安全運營管理座談會,聽取甘肅省政府、民航西北地區各單位有關中小機場發展的意見建議。馮正霖強調,要始終堅守安全底線,以“平安機場、綠色機場、智慧機場、人文機場”為建設目標,下大力氣研究解決中小機場發展的深層次問題,推動中小機場持續健康發展。
在座談會上,馮正霖説,當前我國正處在由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邁進的關鍵階段。大眾化的航空市場是民航強國的八個基本特徵之一,中小機場是機場網路和航線網路建設的重要節點,也是推動大眾化航空市場發展的基礎和支撐。推動中小機場持續健康發展,是調整行業發展結構、拓展行業服務範圍的重要內容,也是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助推民航強國建設的具體舉措。近年來,我國中小機場數量逐步增多,旅客吞吐量在500萬人次以下的中小機場數量達到184個;規模逐步增大,中小機場的總旅客吞吐量由5年前的8254萬人次增加到去年底的11864萬人次,年均增長7.5%;能力逐步增強,大量先進設施設備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中小機場保障能力。但與此同時,中小機場的發展仍面臨安全基礎不牢固、空管保障能力不足、運營困難、監管資源緊缺等問題和短板。對此,民航局黨組將中小機場建設和運營問題作為2018年調研的重點課題之一,甘肅是系列調研的第一站,以期通過深入調查研究,下大力氣解決中小機場發展面臨的深層次問題。
甘肅省發改委、交通運輸廳,民航西北地區管理局,甘肅省民航機場集團、西部機場集團,西北空管局、中航油西北公司,慶陽、敦煌、天水機場等單位代表圍繞自身實際就推進中小機場發展作了發言。馮正霖認真聽取發言,並就中小機場發展的具體問題與各代表進行了深入交流。
安全是民航工作的基礎,也是促進中小機場持續健康發展的前提。馮正霖表示,要始終堅守安全底線,進一步築牢中小機場的安全基礎。由於在硬體設施、人員能力和管理水準方面存在短板,中小機場在民航安全管理鏈條中處於相對薄弱的環節,應打牢“基層、基礎、基本功”,加強專業技術隊伍作風建設,靠規章制度來強化安全管理;落實安全主體責任,提升硬體保障設施,加大中小機場的安全投入。
當前,我國中小機場的管理模式不同。馮正霖表示,理順中小機場管理體制,是促進中小機場持續發展的重點。地方政府參與機場建設和經營管理,是中小機場安全發展的責任主體,應履行安全管理職責,承擔中小機場發展主體責任;完善中小機場考核評價模式,把機場作為公益性較強的公共基礎設施來看待。中小機場應該更加聚焦安全管理和運營發展主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市場競爭,加強自身造血功能。可針對中小機場現有的反恐安保、消防醫療、應急救援、機場交通等業務開展制度探索和創新,進行社會化運營研究,探索與地方共用、共用的措施制度,降低機場成本支出,減少經營負擔。
中小機場建設的規劃佈局、數量品質和功能設置一直備受社會關注。馮正霖表示,按照航空發達國家發展的規律,我國中小機場的總量仍舊偏少,應進一步完善中小機場佈局;機場規劃應適度超前,但也要杜絕一味求大,應在機場遠期社會效益和近期經濟效益之間找到平衡點;要完善中小機場設計,加大對先進科技的利用,讓機場更加智慧,並且要堅持從旅客出行體驗出發,提升機場服務品質,真正把中小機場建設成為“平安機場、綠色機場、智慧機場、人文機場”。
行業監管和政策扶持也是中小機場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馮正霖表示,民航監管部門要改變監管模式,從傳統監管向重點監管、精準監管、差異監管轉變,持續提升安全監管能力,提高安全監管品質和效率。加大對中小機場的政策扶持力度,做到分類管理、精準施策、精準補貼,鼓勵航空公司加大支線運力投放、加密支線航班頻次;完善航班時刻分配辦法,為構建干支銜接的航線網路創造有利條件;進一步加快推進基本航空服務計劃,為完善交通網路、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提供有力支援。
馮正霖還表示,中小機場的建設和發展不會一蹴而就,要真抓實幹、久久為功,運用改革創新思維,從體制機制、制度建設等方面深入調查研究,切實提出中小機場發展的“治本”之策。調研期間,馮正霖實地考察了慶陽機場,詳細了解機場規劃建設、管理架構、空管運作、安全保障、生産經營、安全監管等情況,並與機場負責人、一線員工和駐場航校學員深入交流,勉勵他們深入踐行當代民航精神,切實抓好“基層、基礎、基本功”,為推動中小機場高品質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