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正式印發舉行新聞發佈會。民航局副局長董志毅參加發佈會並表示,民航將主動作為,站在“大交通”角度,建設交通強國民航篇,推進實施民航強國戰略。
董志毅介紹了民航在交通強國建設中的作用、目標和民航未來發展規劃。董志毅表示,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航空樞紐不僅僅是一種交通基礎設施,更是區域經濟融入全球經濟的窗口和參與國際分工與競爭的有利手段,同時也是提升城市的國際競爭力、影響力的重要載體和參與全球資源配置的一個重要平臺。特別是在交通保障國家倡導的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的“一帶一路”行動計劃中,國際航空樞紐具有廣範圍、長距離、高時效的通達服務這個獨特優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董志毅指出,在民航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民航局主動服務國家對外開放戰略,提出了以三大世界級機場群、十大國際航空樞紐為核心,29個區域樞紐為骨幹,非樞紐機場和通用機場為重要補充的國家綜合機場體系。具體到國際航空樞紐方面,著力提升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機場的國際樞紐競爭力,逐步提升成都、昆明、深圳、重慶、西安、烏魯木齊和哈爾濱等機場的國際樞紐功能。他介紹説,近年來,中國國際航空樞紐在全球航空運輸市場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在不斷增強。2018年,中國十大航空樞紐中,有8家機場進入全球客運的50強,其中包括了北京首都、上海浦東、廣州白雲、成都雙流、深圳寶安、昆明長水、西安咸陽以及上海虹橋機場。特別是首都機場,成為全球第二座年旅客吞吐量過億人次的機場。
董志毅表示,為加快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十三五”以來,民航積極推進了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世界級機場群的建設,會同各級地方政府相繼制定實施了烏魯木齊、昆明、哈爾濱、成都、重慶等5個國際航空樞紐和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的戰略規劃。現在,正在推進北京“雙樞紐”和西安航空樞紐戰略規劃的編制工作。未來,民航還將主動作為,站在“大交通”的角度,加強互聯互通,堅持全球視野,從服務全方位對外開放戰略的高度,以世界級機場群和國際航空樞紐為核心,構建多向立體、內聯外通、覆蓋全球的快速運輸通道,建設交通強國民航篇,推進實施民航強國戰略,為人民出行和貨郵運輸提供更安全舒適、便捷高效的服務,為國家發展戰略發揮更大的交通支撐作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