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資訊
第二屆“空中絲綢之路”國際合作峰會在京舉行

  9月8日,第二屆“空中絲綢之路”國際合作峰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本次峰會是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25個重點專業論壇之一,也是服貿會中唯一一場航空領域專業論壇。峰會以“聚合空中絲路臨空大産業、共建航空經濟合作新平臺”為主題,探討常態化疫情防控和促進雙迴圈格局背景下,航空産業和臨空經濟如何積極應對,促進高品質發展等熱點議題。民航局副局長崔曉峰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北京市政協副主席于魯明、河南省副省長黃強、盧森堡駐上海總領事呂可為在開幕式上致辭,國際民航組織秘書長柳芳通過視頻向峰會致辭。

  崔曉峰在致辭中表示,自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中國民航秉承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本著共商、共建、共用的原則,積極與“一帶一路”國家搭建空中絲綢之路,成立中國民航“一帶一路”合作平臺,在航空運輸政策協調、航空安全和安保技術標準合作、航空基礎設施建設對接、便利化外部政策環境溝通四個方面建立了對接機制,形成了區域合作的新模式。目前,中國已與96個“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簽署了政府間航空運輸協定,疫情期間仍與其中45個國家和地區保持著國際定期客貨運航班,為“一帶一路”合作架起了安全、快捷、高效的空中橋梁。

  崔曉峰向疫情期間“一帶一路”合作夥伴的守望相助和向中國提供的寶貴支援表示衷心感謝。他説,中國民航在疫情防控中積極採取有力措施,遏制新冠病毒通過航空運輸傳播,保護旅客及航空從業人員的健康。先後出臺五版疫情防控指南,指導航空公司、機場實施分級分區、差異化的防控策略;同時,積極出臺財政、稅費、金融、航班審批等方面的支援政策,建立國際客貨運審批“綠色通道”,推動行業共度難關。8月底,中國民航每日航班量超過1.3萬班,恢復至疫情前九成。疫情期間,中國民航與5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民航主管部門、58 家境外航空公司分享疫情防控經驗,積極參與國際組織主導的疫情防控和恢復運作相關活動,為全球民航攜手做好疫情防控和行業恢復發展貢獻力量。共向47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抗疫援助,累計運送防疫物資超過1700噸。目前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每週運營貨運1068班,是疫情發生前的2.6倍。這些航線航班成為 “一帶一路”國家攜手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和“命運紐帶”。

  崔曉峰最後表示,中國民航願在服貿會和“一帶一路”等平台下,與各國民航當局和利益相關方,在航空運輸疫情防控、航空運輸市場恢復、臨空産業經濟發展等方面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空中絲路越建越寬。目前,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顯著成效,中國民航率先恢復,發展態勢持續向好,有力支援了“一帶一路”建設。未來,中國將繼續推進更高水準對外開放,推動形成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一帶一路”合作夥伴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市場空間,與各國攜手將空中絲綢之路打造成安全健康之路、團結合作之路、智慧發展之路。

  峰會上,45位參會嘉賓圍繞“後疫情時代民航業的應對與恢復”“首都機場臨空經濟示範區助力世界級航空樞紐建設”“‘空中絲綢之路’建設中的機遇與挑戰——河南省的生動實踐”“通用航空、北斗産業發展與國際合作”等主題進行了主旨發言和深入討論。來自俄羅斯等8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駐華使館代表,國際民航組織、國際航協代表,國內地方政府領導和民航行業主管部門領導,以及國內多家航空公司、機場、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社會團體的高層領導等600余名嘉賓參加本屆峰會。

  峰會期間,《中國臨空經濟發展指數2020》同期發佈。大型航拍文獻紀錄片《追夢藍天》、“空中絲綢之路”飛行驛站等多項重點項目也在峰會中集中簽約啟動。


附件:

  •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西大街155號(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