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優化完善航班時刻管理政策,提高航班時刻資源配置效率,更好地服務航空市場主體,在民航領域加快形成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9月17日,民航局副局長呂爾學率調研組赴上海專題調研航班時刻管理工作。
在調研期間召開的民航航班時刻管理政策研討會上,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中南地區管理局、西南地區管理局等單位彙報了近期航班時刻管理工作,國航、南航、東航、海航、春秋航、吉祥航、長龍航、順豐航空以及上海機場集團、深圳機場、三亞機場、海口機場等企業圍繞航班時刻管理政策調整優化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呂爾學肯定了各地區管理局航班時刻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績,對各航空公司、機場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表示感謝。他指出,《民航航班時刻管理辦法》實施兩年多來,航班時刻管理工作規範化、系統化水準得到提高,實現了綜合保障能力和航班總量的動態供需平衡,促進了基於功能定位的機場群建設、基於便捷通達的國家航線網建設以及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的國家基本航空服務建設,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效。但是時刻供需矛盾突出的局面依然存在,需要進一步貫徹落實“精準控、精細調”的要求,眼睛向內,充分挖潛,因時因勢合理調整優化現行管理政策,不斷提升航班時刻管理科學化水準。他指出,當前我國的疫情防控工作已經取得戰略性成果,要堅決貫徹落實“新發展格局”決策部署,充分發揮航班時刻的宏觀調控作用,立足國內航空運輸有序復工復産,強化行業“六穩”“六保”措施,奮力實現民航運輸全面恢復,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對下一步工作,呂爾學提出四點要求:一是要進一步提高對新發展形勢下航班時刻管理工作目標與任務的認識,鞏固好“精準控、精細調”的工作成效,進一步夯實民航高品質發展的基礎。二是要堅決貫徹落實來之不易形成的規則制度,儘快制定航班時刻實施細則,組織成立協調機場時刻協調委員會,建立全國統一的航班時刻監督管理平臺,加快推進航權、時刻、預先飛行計劃三網融合。三是要堅持改革創新,努力破解航班時刻管理工作中的新問題新矛盾,穩步推進航班時刻次級市場改革試點。四是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提升國家空域系統容量,增加航班時刻資源供給。
呂爾學強調,“十一黃金周”運輸旺季來臨,為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行業復蘇創造生機、增強動力,民航局在確保航空安全和提高航班正常率的前提下,統籌機場容量和保障能力,鼓勵航空公司在市場需求旺盛的國內航線上安排加班,放寬支線機場航班時刻安排限制,最大限度地滿足航空公司的航班需求。民航各單位要嚴格強化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牢牢守住安全底線,嚴格運作標準,真正做到運作總量與安全保障能力相匹配,確保安全運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