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資訊
第六屆CAAC-ACP安全研討會暨持續適航與維修管理研討會召開

  

  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胡振江出席會議並致開幕辭。

  

  與會業界專家和從業者以主旨演講、專題發言、互動交流等方式,圍繞相關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12月9日~10日,第六屆中國民用航空局(CAAC)-中美航空合作項目(ACP)安全研討會暨持續適航與維修管理研討會在海南省海口市召開,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胡振江出席會議並致開幕辭。

  本次會議是新冠疫情背景下中美兩國民航領域合作舉行的第一場大型會議,也是民航維修行業繼往開來、聚焦高品質發展的一次大會。本屆研討會首次以持續適航與維修管理為主題,議題包括CAAC及FAA(美國聯邦航空局)持續適航與維修管理框架、資訊在持續適航與維修管理中的作用、新冠疫情背景下監管模式的改變、維修行業的發展趨勢以及行業安全文化、封存航空器的維修與恢復等。與會業界專家和從業者以主旨演講、專題發言、互動交流等方式,圍繞相關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胡振江在致辭中指出,中美兩國作為世界大國,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兩個航空運輸體系,中美民航關係是兩國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開放共贏、攜手共進一直是中美民航關係的主基調。當前全球航空業面臨新技術革命和産業革命以及新冠疫情的深刻影響,創新發展、轉型發展和融合發展任務艱巨,宏觀環境不確定性因素增多,需要兩國進一步深化全球航空安全合作,共同應對風險挑戰,攜手築牢航空安全基礎。

  對於如何繼續發揮好ACP作用,推進中美民航關係健康發展,推動兩國民航行業高品質發展,胡振江表示,要保持長遠合作的戰略定力,中美民航在世界民航界舉足輕重,雙方要在共同發展的道路上尋找共同的目標,抓住機遇,相向而行,合作雙贏;要保持密切交往、深化務實合作,中美民航要在安全監管、運作安全、技術應用、飛機維修等諸多領域和大數據應用、無人機監管等新興領域擴大合作,在一些重大國際事務和國際標準出臺上保持互動、相互支援;要進一步完善合作機制,希望ACP項目進一步拓展項目的範圍和層次,通過實施雙方感興趣的項目,在製造、運作、維修等領域開展更多具有實質性、深入的合作。

  中美航空合作項目(ACP)機制于2004年正式建立,目前已成為中美民航協調交流的重要渠道,在增進技術部門相互溝通與理解、促進良性互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16年來作為中美民航合作的典範,為中美雙方民航安全運作和平穩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自2015年起,雙方每年舉辦“運輸航空安全研討會”和“通用航空運作安全研討會”,圍繞航空安全、飛行操作情景、跑道安全、飛機失控、持續運作安全等主題交流安全管理經驗,探討安全發展中面臨的共同問題,推動在飛行安全領域的多項合作。

  中國民用航空局總飛行師、中國民用航空局飛行標準司及民航各地區管理局、美國駐廣州總領事、美國聯邦航空局、中美各運輸航空企業、波音及商飛等製造企業、維修單位、科研院所、維修協會等180余名代表在現場或通過視頻方式參加研討會。


附件:

  •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西大街155號(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