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18時~19時,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第五場主題會議召開,11名政府官員、相關行業專家和社會組織代表聚焦“可持續交通與政策”主題,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為推動交通可持續發展建言獻策。會議中方聯合主席、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民航局局長馮正霖在會上表示,萬物得起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推動可持續交通政策的制訂和實施,既順應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時代要求,也將為全球團結抗疫和經濟復蘇注入新動能。
馮正霖表示,近年來,中國政府著力完善現代化綜合交通政策體系,不斷推動交通運輸高品質、可持續發展。中國堅持規劃引領,發佈《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建設綱要》等文件,為交通可持續發展明確方向。中國堅持多方共治,政府、市場、社會組織和公眾形成合力,構建協同高效、共同參與的可持續交通治理新格局。中國堅持法治建設,推動《鐵路法》《公路法》《港口法》《海安法》《民航法》《郵政法》等法律法規制修訂,推動形成系統完備、相互銜接的綜合交通法規體系。中國堅持深化改革,完善投融資方式,優化營商環境,建立了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和與之相適應的體制機制。
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于10月14日~16日舉辦,共有171個國家的代表以線上線下方式出席會議,其中150個國家交通部長及代表線上參會,133個國家駐華使節、在華國際組織代表近800名線上下參會。大會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組織了14場主要活動,包括開幕式閉幕式,3場全體會議,1場部長論壇,6場主題會議,以及科學技術創新論壇和企業家論壇等活動。通過視頻交流、線下交談、線上互動等多種方式,共有130余位交通部長、企業家代表、國際組織負責人踴躍發言,從民生、綠色發展、安全發展、互聯互通、應對疫情和經濟復蘇等多個領域,進行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建設性的政策對話。
大會的成果文件《北京宣言》于10月16日在大會官方網站上發佈。《北京宣言》描繪了全球可持續交通發展的未來願景,提出了加強交通合作的行動倡議,為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與交通相關的各項目標的落實提供了一個框架。
大會在國家會議中心3層設立了互動體驗區,集中展示“復興號”模擬駕駛、綠色機場、5G雲代駕座艙、智慧駕艙、5G智慧港口、智慧郵局,通過模型演示、人機互動、模擬操作體驗等方式,可以直觀地感受中國交通運輸技術創新與應用,體驗便捷高效、綠色安全的交通運輸服務。其中,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廈沙盤模型吸引了眾多參觀者。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定位為大型國際樞紐機場,是國家發展一個新的動力源,支撐雄安新區建設的京津冀區域綜合交通樞紐。近期設計年旅客吞吐量7200萬人次,遠期規劃達到1億人次。週邊配套“五縱兩橫”綜合交通體系,高鐵、城際鐵路、快軌等多種軌道交通南北穿越航廈,旅客可以通過站廳內的大容量扶梯直接抵達航廈的出港大廳,實現“零距離換乘”。馮正霖在主題會召開前,專程前往互動體驗區參觀。他表示,大興國際機場要繼續致力於“四型機場”建設,確保流程順暢、運作高效、安全舒適,助力民航強國,服務北京“四個中心”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