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民航局召開專題發佈會,介紹“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落實情況,包括“易安檢”、客艙無線網路服務兩項便民舉措,以及推動改善一線職工工作條件、更好解決職工提升學歷需求兩件實事。
民航局綜合司副司長王海波介紹,根據黨中央關於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部署,民航局認真開展民航系統黨史學習教育,紮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今年5月,民航局印發《民航系統“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工作方案》,並於5月、6月分2批推出了黨組層面22件實事任務;民航各地區管理局、局屬各單位累計推出實事2564件。截至11月,局黨組層面22件實事中,已見效果的有16件,佔73%;各單位2564件實事中,已見效果的有2237件,佔87%。預計年終時,實事任務的完成率可在90%以上。
民航局公安局副局長李彤介紹,民航推出的旅客“易安檢”服務,查驗準、干預少、流程簡、速度快、體驗新。旅客可以在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支付寶小程式、部委欄目中的“民航公安服務”進行“易安檢”實名註冊認證,即可在航班起飛前48小時內隨時預約安檢服務,或在機場臨時購票、當場註冊、即時預約,便可在出發地機場使用“易安檢”專用通道。除支付寶小程式外,後續還將開通微信小程式、航旅縱橫、百度等申請入口。目前,12家機場正在進行測試運作。經測算,安檢通行效率可以提高30%,理想狀態下,旅客過檢時間可縮短一半。自2022年1月1日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全國40家旅客吞吐量千萬級的大型機場都將開通旅客“易安檢”服務。另外,“易安檢”小程式還將開通政策宣傳、知識查詢、問題解答等功能,以便更好的宣傳民航安檢工作。
民航局空管辦副主任陳向陽介紹,為解決客艙無線網路服務當前存在的網速慢、頻寬不足等問題,民航局主要在加快網路基礎設施升級方面下功夫,加強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協調,理順相關政策及管理要求,促進運營商提供多種地空通信網路。今年,Ku頻段亞太6D高通量衛星已正式提供服務,每架飛機可使用的網路頻寬已從原來的10兆左右提升至100兆以上。同時,我國自主建設的Ka頻段中星16號高通量衛星也加入了服務陣營,開始為部分航空公司提供驗證試飛工作。目前,客艙無線網路建設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從“局域網”到“網際網路”兩步走模式,多家航空公司先期完成在飛機上配備無線局域網工作,其中國航354架飛機已安裝,佔全機隊的81%;另一種是“網際網路”一步到位模式,航空公司一次性完成局域網及地空通信設備的加改裝,實現了空中接入網際網路,其中東航96架寬體客機已具備此能力。截至目前,具備客艙無線網路服務能力的航空公司有23家,航空器共計842架,較2020年增加了188架,同比增長29%;其中213架航空器具備地空通信能力,初步統計今年已有130多萬人次使用了空中接入網際網路服務。另外,多家航空公司還結合乘客需求、自身業務特點等,開發推廣各具特色的空中網路服務,積極探索市場化運營模式。
民航局推出的22件實事中,除了針對旅客外,還有針對一線民航職工的具體舉措。全國民航工會常務副主席王鐸在發佈會上介紹,為改善機務維修、特車駕駛、地面服務、客艙清潔等崗位職工工作條件和休息環境,民航工會全年共支援40家吞吐量百萬級以上機場和高高原機場建成了140個共用休息室,設立共用休息室“6+N”標準(“6”為一排座椅、一台空調、一台冰箱、一台微波爐、一台飲水機、一排插座;“N”為自選動作),共惠及職工8萬餘人,成為一線職工的暖心工程。目前,該項工作已被納入民航局機場服務設施提升專項行動。預計“十四五”期間在吞吐量百萬級以上機場將實現全覆蓋。
另外,王鐸還介紹,為滿足職工發展需求,更好解決民航一線職工學歷提升困難,早在2018年,民航工會就與國家開放大學合作創辦了“民航職工圓夢大學”項目,向全行業職工提供不脫産、不離崗、全網路、全天候的本、專科學歷教育。今年,民航工會持續深化其辦學管理,將招生專業由原來的8個增加到12個;與國家開放大學聯合修訂發佈了《標準化管理服務手冊》等3個制度規範,為提升教學品質提供有效制度保障;同時加強經費預算投入,為學習成績優秀、家庭生活困難及勞模先進等學員發放獎助學金400萬元。據統計,2021年“民航職工圓夢大學”共招生949名,保持了較為穩定的入學人數。截至2021年10月,共有在籍學員3877人。2018年首批招收學員已有895人完成學業,畢業率達74%。從首批畢業生看,民航學員的學習成績合格率、畢業率、學位申請率等,都創造了國家開放大學實驗學院最好記錄。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