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民航業高品質發展,深化民航中長期發展重大問題研究,現面向社會公開徵集課題研究單位。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研究題目及要點
(一)民航“十五五”發展總體思路和重點任務研究
深入評估“十四五”規劃實施情況,系統梳理黨的十八大以來民航發展情況,總結發展成績和主要問題;深入研判“十五五”民航發展的內外部形勢,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系統評估民航面臨的戰略要求、市場需求與資源能力條件的適配性;結合譜寫交通強國建設民航新篇章戰略進程,提煉民航“十五五”發展特徵,明確階段性任務要求,基於“兩條腿走路”思路(分別是正常發展情況和極端情況)提出“十五五”民航發展總體思路、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同時展望未來十五年遠景目標;聚焦重點任務、重點項目和重大改革舉措,研究設計“十五五”民航發展的重點任務體系。
諮詢電話:010-64091818
(二)民航未來發展形勢要求和需求預測研究
回顧我國民航過去二十年持續快速增長和三年疫情衝擊的發展歷程,總結形成行業客貨市場需求發展的規律性認識;系統研究“十五五”乃至未來十五年國內外經濟社會以及行業環境變化趨勢,清晰認識新型城鎮化、人口老齡化、高鐵網路化、消費結構升級等新形勢新變化對我國民航發展的影響與戰略要求;基於“兩條腿走路”思路,利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等多種計量方法,科學預測“十五五”我國民航市場需求規模和結構並對未來十五年進行展望,系統評估民航供給端的資源能力條件與市場需求的匹配情況並提出應對策略。
諮詢電話:010-64091818
(三)民航高品質發展指標體系和目標研究
全面系統評估“十四五”規劃發展目標指標的完成情況,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對標對表交通強國建設、譜寫交通強國建設民航新篇章等戰略目標要求,做好與交通強國民航行業評價指標和“十四五”發展目標指標有機銜接,從安全水準、關鍵資源、服務能力、運作效率、競爭力、創新力等角度,研究提出民航發展指標體系。充分考慮發展指標的前瞻性、引導性和約束性,結合“十五五”發展階段性任務,加強發展目標體系可實現的情景分析,基於“兩條腿走路”思路提出“十五五”民航發展的階段性目標,並展望未來十五年發展目標。
諮詢電話:010-64091818
(四)民航應對複雜環境和風險的預案研究
立足國家安全和行業安全形度,準確把握“十五五”期間乃至更長時期外部環境的發展趨向和基本脈絡,識別並評估民航發展的風險因素,多情景推演我國民航發展面臨的重大風險挑戰和風險底線,結合我國民航長期風險防控經驗和國際民航風險防控案例,立穩長期坐標,提出我國民航“十五五”風險應對思路和策略,針對各類重大風險研究防範化解應對預案。
諮詢電話:010-64091818
(五)航空運輸國際化和競爭力提升路徑及重大任務研究
總結我國及全球主要航空市場國際化發展規律,綜合考慮國際宏觀環境變化、全球國際運輸航空發展新趨勢等,分析“十五五”時期乃至未來十五年我國及全球主要航空市場國際化發展的新趨勢、新特徵,建立民航國際競爭力指標體系。從增強國際運輸服務能力、提升服務品質、加強資源政策保障等方面,明確促進我國航空運輸國際化發展及競爭力提升的建設路徑,提出重點市場、重要通道提升競爭力的發展思路,以及“十五五”時期的重大任務舉措。
諮詢電話:010-64091339
(六)航空運輸大眾化發展政策研究
綜合考慮國內外宏觀環境的深刻變化,分析航空運輸發展環境以及航空運輸市場的新趨勢、新特點,結合國外主要發達國家航空運輸發展經驗與我國航空運輸發展歷程,研判我國民航“十五五”時期大眾化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及存在的問題,提出我國航空運輸大眾化發展的戰略定位、發展方向、總體思路,研究提出“十五五”我國民航大眾化發展的市場空間、主要路徑和支援政策。
諮詢電話:010-64092789,64092750
(七)高鐵對民航發展影響和對策研究
通過問卷調查、專家座談、聯合OTA(線上旅遊平臺)等方式調研民航與高鐵競爭和合作現狀,系統梳理我國高鐵網路建設運營現狀和未來建設規劃,分析高鐵、民航重疊市場發展格局。通過融合機場佈局、高鐵站佈局、航班計劃數、民航航段統計數據、高鐵運營時刻表、高鐵運營統計數據等進行綜合建模分析,研究提煉高鐵對民航發展的影響範圍、影響機制和規律。分析“十五五”及未來十五年我國高鐵建設運營對民航發展的影響,提出應對高鐵影響、促進民航與高鐵合作的發展對策和政策建議。
諮詢電話:010-64091818
(八)人口老齡化對民航發展的影響研究
深入分析老齡人口群體的規模、消費與出行特徵,總結我國和重點區域未來十五年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以及對社會經濟(我國生育率、勞動力、經濟發展等)、家庭消費帶來的系統性影響,研判老齡化趨勢對民航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尤其是在延遲退休的背景下人口老齡化趨勢對“十五五”時期民航市場需求規模和結構的影響,提出針對人口老齡化趨勢的民航發展舉措。
諮詢電話:010-64091818
(九)産業升級和對外貿易趨勢對民航發展的影響研究
準確把握“十五五”時期乃至更長一段時期我國産業升級轉型、外貿結構優化調整的趨勢走向,系統分析我國民航業發展與産業升級、對外貿易發展之間的關係,重點研究高端製造業、高新技術産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對民航業提升競爭力的推動作用,産業鏈優化升級對航空産業上下游協同發展的促進作用,技術創新對民航運作效率和服務水準的提升作用,外貿發展對航空運輸需求提升的帶動作用。圍繞加強政策協同、優化資源配置、推動技術創新等方面,研究提出民航業為服務國家産業升級和外貿發展需要推進的重點任務和政策舉措。
諮詢電話:010-64092789,64092750
(十)旅遊業發展趨勢和航旅融合發展政策研究
分析旅遊業發展的現狀和産業特徵(市場規模、結構等),航空旅遊的出行特徵(國內旅遊出發地目的地、出入境旅遊出發地目的地等),以及以低空經濟融合發展為重點的航旅融合發展的現狀與趨勢,分析研判“十五五”時期旅遊業的發展趨勢、國內國際旅遊市場規模、熱點旅遊目的地市場規模和發展趨勢,分析旅遊業發展對民航國內、國際市場需求規模和結構的影響,以及旅遊業對低空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航旅融合的發展趨勢、市場重點以及市場價值,提出航空公司、機場等佈局航旅融合航線、産品的發展思路、重點任務和政策建議。
諮詢電話:010-64092730
(十一)民航安全保障和管理能力提升研究
回顧梳理黨的十八大以來民航安全保障和管理能力提升情況,準確把握“十五五”民航安全保障和管理能力提升面臨的複雜形勢,結合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和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等戰略要求,明確未來五年民航安全保障和管理能力提升的階段性任務要求,提出總體思路、基本原則、主要安全指標和主要目標,研究制定未來五年民航安全保障和管理能力攻關的重點領域和任務清單,聚焦安全監管、風險防控、生産組織、隊伍建設、設施設備、應急處置、科技支撐等重點領域,研究提出重大任務和重大項目。
諮詢電話:010-64092979
(十二)民航適航審定能力提升研究
回顧梳理黨的十八大以來民航適航審定能力提升(含初始適航和持續適航)發展情況,系統分析我國民航適航審定能力提升面臨的內外部形勢,準確把握“十五五”我國民用航空工業和民航運輸業發展對適航審定能力建設的需求,明確未來五年民航適航審定能力提升的階段性任務要求,提出總體思路、基本原則、發展指標和主要目標,研究制定未來五年民航適航審定能力攻關的重點領域和任務清單。聚焦國産航空器審定和運作、人才隊伍建設、政策標準完善、國際合作拓展等重點領域,研究提出重大項目和重大政策。
諮詢電話:010-64092308
(十三)低空民用航空發展重點和政策研究(含通用航空)
梳理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對我國發展新質生産力、賦能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新興産業、超前佈局建設未來産業的重大作用,分析總結我國低空民用航空的發展基礎、面臨的形勢和存在的短板不足。綜合考慮新時代新征程譜寫交通強國建設民航新篇章的戰略要求,立足民航職責分工,提出“十五五”時期我國低空民用航空發展的總體思路、發展指標目標,從適航審定能力建設、低空基礎設施建設、飛行服務保障體系、運作監管效能、運營服務市場管理等方面,提出促進我國低空民用航空發展的重點任務、重大政策、主要措施和工程項目。
諮詢電話:010-64092682
(十四)航線網路佈局優化研究
全面分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航線網路發展情況,總結取得的成績及存在的問題。立足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路角度,以提升民航服務國家戰略、服務人民出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為目標,研究航線網路“十五五”發展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重點,分市場、分通道、分流向、分區域細化提出“十五五”我國航空網路、通道和樞紐功能體系佈局建設目標、重點任務和政策舉措,明確航空運輸網路相關政策完善的重點和建議,提出“干支通、全網聯”、基本航空服務、空中絲綢之路、國際航空貨運、國際航空樞紐、國內航空快線、空鐵聯運、國際新興市場佈局等方面的重大工程項目和政策建議。
諮詢電話:010-64092789,64092750
(十五)航空客運發展重點和政策研究
系統總結我國民航旅客服務工作現狀、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和研判社會發展形勢,明確旅客服務品質提升的方向和目標。以便利旅客出行為核心,圍繞出行效率、服務體驗提升,從機場規劃設計、新技術應用、特殊需求旅客服務保障、不正常航班服務保障、服務品質管理體系建設等方面,明確“十五五”民航旅客服務品質提升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
諮詢電話:010-64091929
(十六)航空物流發展重點和政策研究
全面分析我國航空物流發展情況,總結取得的成績及存在的問題。分析航空物流發展面臨的全球經濟走勢、新一代科技革命和産業趨勢、全球供應鏈産業鏈、跨境電商等形勢要求並提出應對策略。提出“十五五”我國航空物流發展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重點,以提升國際競爭力為目標,以提高效率與自主可控為導向,以提升服務品質和服務能力為根本,提出提升航空物流服務能力的關鍵舉措。立足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及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統籌産業鏈供應鏈安全、基礎設施和新技術新應用,明確航空物流保障體系建設重點和重大工程項目,制定“十五五”期間完善航空物流治理體系的重要舉措和保障措施。
諮詢電話:010-64091934
(十七)民航空管發展規劃研究
回顧梳理黨的十八大以來民航空管發展情況,總結發展成績和主要問題。系統分析“十五五”空管發展的內外部形勢,結合民航行業和空管中長期戰略研判未來五年階段特徵和任務要求。綜合民航空管發展情況,完成空管“十五五”業務量預測;開展綠色空管和空管效率的策略研究,提出“十五五”期間空管發展的技術清單。提出“十五五”空管發展的總體思路、基本原則、發展指標和主要目標,從安全、資源、設施、技術、人才、治理等方面研究設計重點任務、重大項目和重大政策。
諮詢電話:010-64092676
(十八)民航運輸機場建設和投融資政策研究
調研我國民用運輸機場建設、投融資情況和“十五五”建設需求,梳理存在的問題;通過問卷調查、典型機場調研、專家座談等方式調研明確各運輸機場建設和綜合交通建設需求,並依託全國民航運輸總體需求預測結果,研究主要機場的客貨運市場發展需求,分析供給與需求的適配性;準確把握我國民航發展和運輸機場建設的階段性特徵,對照現代化機場體系建設要求,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研究提出“十五五”我國運輸機場改擴建、新建、遷建工程項目和建設時序,提出納入“十五五”規劃的重大項目;基於各地規劃,提出樞紐機場綜合交通發展思路和建設項目;系統梳理中央和地方有關投融資政策,在總結“十四五”民航基礎設施投融資情況基礎上,結合對未來五年國家和行業投融資總體趨勢研究判斷,分析“十五五”民航基礎設施投資需求,特別是運輸機場建設投資需求,統籌評估全國機場建設項目經濟效益和財務可持續性,重點研究提出“十五五”運輸機場投融資政策建議,並結合民航發展基金規模預測等提出投資支援政策調整建議。
諮詢電話:010-64091742
(十九)民航院校建設和人才培養研究
立足新時代民航高品質發展需要,深入調研我國民航專業人才培養能力現狀,分析飛行、空管、機務等民航專業人才培養能力。研究提出“十五五”民航專業人才培養的總體思路和指標目標,突出各直屬院校功能定位和主攻方向,推動各院校優勢互補、取長補短。不斷優化直屬院校教育層次類型和佈局結構,在學科專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尋求各自發展方向和路徑。聚焦民航主責主業,強化院校培訓賦能作用,突出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突出行業新員工崗位勝任能力建設和領導幹部資質能力建設,在培訓課程、培訓模式、資源投入等方面提出重點任務。
諮詢電話:010-64092629
(二十)民航科技創新發展重點和政策研究
回顧“十四五”民航科技創新發展情況,總結發展成績和主要問題。堅持“四個面向”,服務國家戰略和民航高品質發展,立足民航科技創新中長期發展,全面深入分析“十五五”民航科技創新發展的國內外形勢、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資源和條件、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基於需求導向、問題導向、目標導向,通過進一步強化民航科技創新頂層設計,從擔國家責做國家事、深度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培育民航戰略科技力量、打造高水準科技人才隊伍、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支撐發展民航新質生産力等方面,研究提出未來五年民航科技創新的戰略思路、主攻方向、重點領域和主要目標。
諮詢電話:010-64092656
(二十一)民航綠色發展重點和政策研究
通過資訊收集、調查研究、專家論證等多種方式,系統梳理和總結我國民航綠色發展的基礎條件、潛力空間及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入分析和判斷“十五五”時期民航綠色發展面臨的內外部形勢和要求,準確識別和度量民航綠色發展面臨的壓力和風險,明確提出“十五五”民航綠色發展的基本思路、階段性目標、重點任務,圍繞科技支撐、數字賦能、交能融合、碳市場機制、國際合作等方面,完善任務體系,研究提出切實提升民航綠色發展水準的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
諮詢電話:010-64091745
(二十二)民航機場運作服務和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研究
通過問卷調查、典型機場調研、專家座談等方式調研運輸機場建設、運作服務和安全保障情況,總結我國民用運輸機場工程建設、運作服務和安全保障現狀,梳理不同類型機場存在的問題。貫徹基礎設施高品質發展要求,研究提出“十五五”提高機場建設水準、提升機場運作效率、增強安全保障能力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任務措施和政策建議。聚焦機場運作服務和安全保障存在的典型問題,研究提出專項行動計劃或改造項目建議。
諮詢電話:010-64091805
(二十三)民航行業治理法治化和管理體制改革研究
系統梳理我國現行的民航法規體系情況,全面總結我國民航法治建設和管理體制改革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新形勢下我國民航法治化建設和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及要求,明確新時代民航法治建設和管理體制改革的思路、目標及路徑,從完善民航法規體系、調整優化組織結構、加強行政執法工作、健全執法監督機制、改進復議訴訟工作、提升行政運作效率、加強管理方式創新等方面,制定相應的任務體系和保障措施。
諮詢電話:010-64091303
(二十四)民航資源配置政策一致性評估研究
堅持系統思維,梳理現有時刻、航權、資金、運力等民航關鍵資源相關政策,構建評估指標體系,對各項政策在目標、原則、實施方案等方面的一致性進行評估,分析民航在政策一致性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産生的主要原因。借鑒其他國家或行業資源配置政策的經驗,研究提出促進民航資源配置政策一致的發展思路、實施路徑。從資源配置政策設計、制定、實施、反饋等全過程提出提高資源配置政策一致性的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
諮詢電話:010-64091730
二、申報要求
(一)課題申報單位必須具有完成課題所必備的人才條件和物質條件,原則上應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課題負責人應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在相關研究領域具有較高的理論水準和豐富的相關研究經驗,並擁有副高級以上職稱,能夠承擔實質性研究工作。
(二)請按要求如實填寫《課題申報書》(附件),並加蓋申報人所在單位公章,一式五份,郵寄至中國民用航空局發展計劃司(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西大街155號,郵編100710),信封註明“課題申報”及申報課題名稱。申報書電子版發至jhsghc@caac.gov.cn。
(三)申報時間截至2024年10月30日(以寄出郵戳日期為準)。
(四)研究成果的智慧財産權歸中國民用航空局各牽頭司局所有。未經許可,課題承擔單位和參與人員不能公開發表有關研究成果。
三、其他事項
(一)牽頭司局將組織專家對課題申報書進行評審,按照分數最高者承擔課題研究的原則,確定研究項目承擔單位,並與承擔單位簽訂技術服務合同,給予相應經費支援。課題承擔單位入選名單將在本網站公佈。
(二)項目承擔單位要切實履行項目研究的主體責任,可聯合其他單位共同開展項目研究,但嚴禁將項目主體內容進行轉包。
(三)課題執行時間為簽訂合同之日起至2025年6月,2025年3月底前應基本完成課題研究工作。課題承擔單位應按課題牽頭司局要求,按時組織開展開題、中期、結題評審等。
附件:研究課題申報書
聯繫人:林嘉坤、高超,010-64091868/1818
民航局發展計劃司
2024年10月18日
附件:
研究課題申報書.doc